中洲的变迁-第六章
最早的《维林诺编年史》[1](The Earliest Annals of Valinor),是《中洲历史》第四卷《中洲的变迁》中的第六章节。[2]
章节详情
这份最早的《维林诺编年史》由九张钢笔墨水写就的简短手稿组成,讲述了双树纪元3000年间发生的故事。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为这份编年史做了非常详细的评述。附录部分则由三份“古英语版《维林诺编年史》”和一份用现代英语书写的独立手稿组成。[2]
这份编年史与本书第三章的《诺多史》[3],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创作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30年代早期,但要稍晚于《诺多史》。J.R.R.托尔金在完成了这份作品之后,约于二十世纪30年代后期,编写了年表的第二个版本。在他完成《魔戒》的创作后,大约在1951~1952年间,他又创作了第三个版本,并取名为《阿门洲编年史》[4][5]。因而,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整理时,将这份作品取名为“最早的”《维林诺编年史》。
这份“最早的《维林诺编年史》”由九张钢笔墨水写就的简短手稿组成。手稿上有着大量的修订和插入段。其中用墨水做的那些修改,可能是在正文初稿完成后不久写就的;而在第二层上的那些修改,是模糊且潦草的铅笔字,也不太容易辨识出来。后者包涵了两页篇幅相当可观的文段,它们介绍了有关发生在中洲的事件,且是全新的资料。
除了克里斯托弗修改了一两处细小的语法错误外,正文部分即是托尔金创作的《编年史》原稿。其他的后期改动都写在用编号标记的注释中。而那些用日期标注的注释因为量多复杂,且相互做着修订,因而克里斯托弗将它们写在所有注释的最后,以示区别。
在附录中,他还额外给出了三个版本的“古英语版《维林诺编年史》”和一张用现代英语书写的独立手稿。
创作时间
克里斯托弗在本章节的前言中提到,这份《编年史》同第三章给出的《诺多史》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大约创作于二十世纪30年代早期,但它的创作时间要晚于《诺多史》。他通过以下几点,作出此推论:
- 起初,芬罗德(即日后的菲纳芬)是在船被烧毁后,才从遥远的北方回到了维林诺;而后期的故事中,他折回得更早一些,在北方的预言后便动身返回了维林诺。尽管在《诺多史》中, 后者业已出现,然而它仅是页边的一处旁注修改,而在《编年史》里,后者已编入了正文中(见维林诺2993年[Valian Year 2993])。
- 这份《编年史》中,已出现
贝烈瑞安德[Beleriand]
这个词;然而就《诺多史》的第12小节而言,贝烈瑞安德[Beleriand]
一词都是由Broseliand
修订而来的。 - 此外,在《编年史》中,还有许多其他的专有名词都未曾出现在《诺多史》里,例如:
阿德嘉兰[Bladorion]
、达戈-努因-吉利亚斯[Dagor-os-Giliath]
、专吉斯特[Drengist]
、埃瑞德威斯林[Eredwethion]
(这个词只出现在《诺多史》的晚期修订中)。 埃瑞德罗明[Eredlómin]
增加了它晚期才有的含义“回音山脉”,而《诺多史》和第一版地图上的黯影山脉还没有“回音山脉”这个解释[6]。
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弗说自己无从判断《编年史》与《阿姆巴坎塔》创作时间的先后。不过他觉得,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因为,这两份文稿显然是创作于同一时期。
扩展阅读
- 暂无
引用和注释
- ↑ 非官方译名
- ↑ 2.0 2.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VI. The Earliest Annals of Valinor。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III. The Quenta。
- ↑ 《阿门洲编年史》基本上是一份全新的作品,但仍有一部分演化自先前的两份年表。此外,它还包含了一些有关发生在远古时代重大事件的最完整文段。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Morgoth's Ring,Part Two: The Annals of Aman。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VI. The Earliest Annals of Valinor。p.233-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