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R. Tolkien - Ambarkanta Map (colorized).gif
阿尔达
Arda
地理
类型 世界
地理位置 一亚
住民 维拉迈雅
精灵
人类
奥克
矮人
其他各种生物
所含区域 中洲
阿门洲
极东之地
黑暗之地
概要
事件 阿尔达之春
伟大旅程
愤怒之战
最后联盟大战
魔戒大战
其他
涉及书目 魔戒I-魔戒同盟
魔戒II-双塔殊途
魔戒III-王者归来
精灵宝钻
未完的传说
画廊 阿尔达相关的图片
配图:托尔金在阿姆巴尔坎塔一文中给出的阿尔达地图

阿尔达Arda)是昆雅语里对整个世界的称呼。阿尔达先由伊露维塔所创,随后维拉们以陆地和海洋将它塑造。

阿尔达是精灵人类矮人以及一切其他凯尔瓦欧尔瓦的家园。众维拉尊奉一如的旨意治理整个阿尔达。

地理

概述

阿尔达是广袤宇宙内的一个美丽的世界,星辰、月亮和太阳都围绕着它运行,其周围围绕着环形的外环海,外环海之外便是无尽的虚空

位于阿尔达大地中央的是名为中洲的大陆,它西面与阿门洲贝烈盖尔海相望,东面与太阳大陆东海相望。坐落在世界最西端的是蒙福的阿门洲。这片大陆主要由维林诺平原和佩罗瑞山脉组成。此山脉的主峰塔尼魁提尔同时也是阿尔达最高的山。中洲的西北端由赫尔卡拉克西与阿门洲连接起来。世界的最东端则是极东之地,也被称为太阳之地。巨大的山脉太阳之墙位于极东之地的西海岸。

然而第二纪元末,阿门洲被移至世界的范围之外,阿尔达的形状则由扁平变成球形,阿门洲只有通过笔直航道才能达到。

地理变迁

详情请阅读:中洲

维拉对阿尔达地貌的原设计是基本对称的。位于阿尔达大地中央的是名为中洲的大陆,众维拉居住在中洲中央的阿尔玛仁岛上,巨灯伊路因位于中洲的北方,巨灯欧尔瑁位于中洲的南方,两盏巨灯一同照亮大地。但在巨灯纪元末期,米尔寇摧毁了两盏巨灯,大地崩裂,众海翻腾,黑暗笼罩大地,仅有星辰照明。阿尔玛仁岛和大湖也被摧毁,两盏巨灯倒下后形成了两个内海:北面的赫尔卡内海和南面的凛吉尔内海。于是维拉离开中洲来到了阿门洲维林诺山脉拔地而起,成为维拉之地的屏障[1]。在维拉的改造下,中洲被推往东边,贝烈盖尔海变的更宽。[2]


精灵苏醒之后,众神之战爆发。中洲的地貌在激烈的战斗中遭到破坏,中洲西北部毁于一旦,中洲和阿门洲之间的贝烈盖尔海变宽更深,许多新的海峡出现,中洲西部贝烈瑞安德的海岸被极大地改变了,其北方的山脉也在这次战争中形成[3]。中洲南部的凛吉尔内海不断拓宽,直到成为一片连接大陆东西海岸的大洋:于是,中洲大陆被海水分隔为二,偏居东南的那部分陆地就被称作黑暗之地[2]

第一纪元末的愤怒之战爆发后,贝烈瑞安德大部分沉入大海,只有少数土地幸存下来,其残存的部分在日后被称为林顿,成为了中洲的最西端。蓝色山脉在战争中断裂为南北两部分,海水注入裂口形成了路恩湾。大陆的沉没在中洲的北方形成了佛洛赫尔冰湾,在南方在形成了的贝尔法拉斯湾。随后,新的纪元到来,维拉迈雅自贝烈盖尔海中升起“星引之地”努门诺尔岛,此地成为了伊甸人的新家园。

第二纪元末的努门诺尔的沦亡之际,努门诺尔岛沉入大海,世界又一次被改变,阿门洲从世界中分离出去,从此只能通过笔直航道到达。阿尔达因此缩小,并由平面变成了一个球体。据说新形成的陆地代替了原本不死之地的位置,而阿门洲从此在历史的舞台上退居幕后。

历史

世界的起源

阿尔达源自于爱努的大乐章,诞生自时间之初。伊露维塔任命众维拉作阿尔达的统治者,令他们将阿尔达打造成伊露维塔的儿女的家园。阿尔达的构造与地理主要由曼威奥力,和乌欧牟建设。他们在漫长的年岁里辛勤地工作,给予阿尔达均衡对称的美丽外形,但邪恶的维拉米尔寇企图将阿尔达占为己有,于是第一场大战爆发了,阿尔达的面貌偏离了初始的计划。

战后的和平年代里,为了照亮大地,奥力雅凡娜的请求在中洲制造了两盏巨灯——伊路因欧尔瑁。维拉们便定居在中洲中心大湖中的阿尔玛仁岛上,于是被称为阿尔达之春的繁荣时期开始了,雅凡娜的种子也在阿尔达之春中蓬勃生长。但是米尔寇在巨灯纪元3450年发动袭击打碎两盏巨灯。大地陷入黑暗,世界的面貌发生剧变,阿尔达的对称性被破坏。于是维拉离开了被毁坏的居所,前往中洲以西的阿门洲,他们在阿门洲的海岸上升起高耸的佩罗瑞山脉,种下双圣树并于此建立维林诺[1]

精灵的到来

彼时维拉几乎不再关注中洲,直到精灵苏醒。在中洲东行狩猎的维拉欧洛米偶然间发现了精灵,于是众维拉为了拯救精灵而与米尔寇展开大战维拉攻破乌图姆诺,囚禁了米尔寇[3]。随后维拉说服精灵踏上伟大旅程,许多精灵在欧洛米的引导下离开中洲,西行前往阿门洲。也有许多的精灵未能抵达维林诺,他们停留在中洲的各处[3]

米尔寇获释后,他在维林诺欺骗精灵并摧毁了双圣树,夺走了诺多族精灵的珍宝精灵宝钻,随后他逃往中洲发展壮大,并与中洲西部贝烈瑞安德的精灵交战[4]。为了照亮世界,维拉们创造出了太阳月亮[5]。许多的诺多族精灵为了征讨米尔寇并夺回精灵宝钻而从维林诺来到中洲,他们与贝烈瑞安德的精灵一同对抗米尔寇[6]。不久,苏醒的人类中有一部分人西行来到贝烈瑞安德,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7]。但他们最终都被米尔寇打败,在这危难时刻维拉出手相救。维林诺的大军在愤怒之战中打败米尔寇,贝烈瑞安德在战争中沉没[8]

人类的崛起

第二纪元

在战争结束后,贝烈瑞安德幸存的精灵在埃利阿多林顿等地建立居住地。维拉迈雅贝烈盖尔海中升起“星引之地”努门诺尔岛,此地成为了伊甸人的新家园。努门诺尔的人类逐渐成长壮大并开始向东航行,在中洲建立殖民地。

在这和平年代的尾声里,米尔寇麾下的索隆来到埃瑞吉安,他诱骗众工匠打造力量之戒。但索隆自己却打造了统御众戒的至尊魔戒,索要力量之戒未果的索隆发兵攻打埃瑞吉安精灵与索隆之战便这样爆发了,精灵与矮人的援军纷纷溃败,而所向披靡的索隆最终被努门诺尔的大军打败[9]

此后努门诺尔继续不断地扩张,并且开始违抗维拉的旨意。彼时索隆在魔多东山再起,却遭到努门诺尔的攻打,于是索隆屈膝投降。在他的诱骗之下,努门诺尔人前去攻打维林诺,这导致了一场巨大的浩劫——努门诺尔的沦亡。世界的面貌在这场灾难中发生了剧变,阿门洲被移出世界,阿尔达变成了球状[10]。灾难过后,幸存的努门诺尔忠贞派抵达中洲并且建立了两个流亡王国——刚铎阿尔诺,他们与精灵联手对抗重返中洲的索隆,最终索隆失去魔戒并被打败,史称最后联盟大战[10]

第三纪元

在后续的历史中,人类位于埃利阿多的北方王国阿尔诺历经磨难,最终在邪恶王国安格玛的进攻下灭亡,而安格玛王国随后也被人类精灵联手打败。而人类位于南方的王国刚铎在数位优秀国王的带领下发展壮大,多次战胜南方与东方的敌人,但南方的王室血统最终也凋零了,从此由宰相执政。位于罗瓦尼安北方人类饱受东夷人的侵犯,在罗瓦尼安王国灭亡后迁徙至安都因河口,他们当中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定居在长湖镇,另一部分人选择南下,在卡伦纳松建立洛汗王国霍比特人从安都因河口搬至埃利阿多,最后在夏尔定居。精灵居住在幽谷黑森林洛丝罗瑞恩等地,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矮人定居在孤山铁丘陵等地,在诸多次战争中顽强对抗黑暗势力。

第三纪元末期,失踪已久的至尊魔戒现世,侵占矮人王国的恶龙斯毛格被杀,人类精灵矮人联手在五军之战中打败了索隆的大军。但索隆的阴影再度席卷中洲,他开始搜寻魔戒并发兵攻打人类精灵矮人的王国,企图称霸中洲。但魔戒终究被摧毁,索隆落败,中洲重获光明,史称魔戒大战

人类的统治

魔戒大战后,随着其他能言种族的衰微,人类崛起成为中洲唯一的统治者[11]精灵逐渐地西迁,通过笔直航道抵达阿门洲,精灵的居所大多被弃,少数留恋中洲的精灵选择留在中洲,却在漫长的年岁中消磨了肉身,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12]矮人在复兴后辉煌一时,却也不可避免地在历史中逐渐凋零[13]

人类的统治至此开始。

种族

维拉与迈雅

详情请阅读:维拉

维拉爱努的大乐章伊露维塔展现给他们的阿尔达的幻像构建成为现实的世界。维拉起初直接干涉中洲的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直至他们将居住地维林诺移至世界范围之外,此后维拉只对中洲进行间接管理。

曼威被尊为世界之王,中洲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瓦尔妲是群星的创造者、曼威的配偶,最为埃尔达所崇敬,中洲的精灵在邪恶和死亡的阴影下总是呼唤她的名字。乌欧牟居住在深海,掌管中洲的水体。他的臣属迈雅欧西则偏爱中洲的浅水和海岸。乌欧牟对中洲子民的关切最深,从未放弃对他们的引导。 雅凡娜创造了中洲的草木植物;它们在太阳纪元来临后迅速繁衍生长。欧洛米骑着呐哈尔驰骋在中洲的暮色中,捕杀米尔寇的邪恶生物。迈雅美丽安来到中洲后与辛葛相爱,成为多瑞亚斯的皇后,也是第一纪元中洲影响力最大的迈雅。

第三纪元魔戒大战前夕,五位迈雅被派遣至中洲帮助中洲各自由种族推翻索隆。这五位迈雅被称为伊斯塔尔,即巫师。他们分别是甘道夫萨茹曼拉达加斯特阿拉塔尔帕蓝多。投靠邪恶势力的迈雅包括索隆、炎魔等。

精灵

详情请阅读:精灵

精灵对中洲黑暗势力的抗争持续至第三纪元末,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精灵与魔苟斯的对抗始于第一纪元阿门洲,魔苟斯杀死费诺父亲并夺走精灵宝钻的悲剧事件。费诺与其七子许下可怕的誓言,决意前往中洲夺回精灵宝钻,并率领诺多精灵返回中洲向魔苟斯宣战。途中费诺为夺取泰勒瑞精灵的船只导致亲族残杀,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由于费诺的反叛和亲族残杀事件,维拉诅咒了跟随费诺的精灵;费诺的誓言最终也成为诺多精灵无法摆脱的诅咒。这先定了第一纪元中洲精灵的悲剧命运,他们在贝烈瑞安德的一切美好愿景都被战火吞噬,他们的赫赫战功最终都归于了不可挽回的溃败。

第一纪元的诺多精灵和辛达精灵在贝烈瑞安德建立了纳国斯隆德多瑞亚斯刚多林等隐秘王国。这些王国在兴盛时期美丽繁荣,是抵抗魔苟斯的要塞。然而由于魔苟斯势力强大,精灵之间又多有叛变不和,精灵的王国被一个个攻破。 第一纪元末维拉率领阿门洲大军前来中洲,在愤怒之战中打败魔苟斯,将其投入虚空中。这之后许多精灵西渡去了阿门洲,另一些精灵则留恋故园,留在了中洲。

第二和第三纪元是中洲精灵衰落的年代。在这两个纪元的漫长的岁月中,陆续有精灵西渡去不死之地,他们荒芜的王国成为人类的领地(例如多阿姆洛斯)。第二、第三纪元中洲的精灵沉湎在过去繁荣辉煌的记忆中,少有改变,渐渐成为一支被时光遗忘的种族。同时他们开始变得悲伤,对世界感到厌倦。托尔金在他的书信中如此描述精灵的状态:


“他们不听从规劝徘徊中洲本质上没有错,承载着他们英勇功绩的尘世土地依旧让他们悲伤*留恋。但他们想两者兼得。他们想要“西方”的和平极乐和无暇记忆,但又想留在凡人之地,因为在这里做野精灵、矮人、人类之上的最高种族比做维林诺的底端阶层有更大的声望和势力。他们因而变得痴迷于“衰落”的状态,以此感知时间的变化(太阳下世界的法则)。他们变得悲伤,他们的艺术变得古旧,他们的劳作都实则是在保存过去的记忆以防它们腐朽——尽管他们装点大地和抚平大地伤痛的古老初衷仍在。”


第二纪元精灵在索隆帮助下铸造了力量之戒,但在认清索隆真实面目后隐藏了三枚最强大的戒指。索隆因此向精灵宣战。第三纪元精灵在对索隆再次崛起的抗争中扮演了较重要的角色,但人类已成为主要势力。第三纪元末绝大多数精灵西渡去了蒙福之地,他们在中洲的故事就此终结。

人类

详情请阅读:人类

人类是伊露维塔的次生子,尽管相比其他种族人类的祖先较晚才出现在中洲,人类却注定成为中洲的主宰。

人类在中洲初醒后受到魔苟斯蛊惑,背弃了对伊露维塔的信仰,转而崇拜黑暗魔君。一部分人类悔改,逃离了东方向西行,他们成为后来伊甸人的祖先。第一纪元末维拉为奖励伊甸人对魔苟斯英勇不渝的反抗,将中洲以西、维林诺以东的努门诺尔赐给他们。然而当努门诺尔最后一任国王阿尔-法拉宗率舰队驶向维林诺、想从众神手中夺取永生时,维拉将努门诺尔倾覆,只有埃兰迪尔带领少数人逃出。埃兰迪尔和两个儿子来到中洲后建立了刚铎阿尔诺王国。第三纪元时阿尔诺覆灭,而刚铎和魔多的对峙持续至魔戒大战结束、索隆被推翻。此后埃兰迪尔后裔阿拉贡重新联合了两大王国。

和精灵不同,人类的灵魂在死后将离开世界,也就是所谓“人类的礼物”,即死亡。然而由于魔苟斯作崇,人类将死亡视为不幸而非伊露维塔的馈赠。伊露维塔还赐予人类改变命运和塑造未来的能力。

在所有的种族中人类最容易屈从邪恶。除了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之外,必死的命运是人类难以抵挡邪恶诱惑的重要原因——这导致了努门诺尔的覆灭,也困扰着后世人类。法拉米尔如此向弗罗多描述逃脱死亡的愿望带来的刚铎王室的衰落:


“努门诺尔人故国犹在时,便已渴望永生不死,并因此失去了故国。如今他们此心依然未改,因此死亡始终如影随形地存在。国王们建造比活人的屋宇还要豪华的陵墓,重视家谱卷轴上那些古老的名字胜过自己儿子的名字。断了后裔的王公贵族坐在年深日久的殿堂中,斟酌沉思着家徽纹章;憔悴枯槁的人在秘密的内室里提炼强效的不老药,或在寒冷的高塔上占卜星象。而阿纳瑞安一系的最后一位国王没有子嗣。”[14]


矮人

详情请阅读:矮人

在伊露维塔的儿女来到中洲之前,奥力就创造了矮人。为惩罚奥力的轻妄举动,伊露维塔预言矮人将时常与他的子女发生冲突。矮人不爱地面上的植被生物,而执着于地下的挖掘、采矿、建筑工作,对自己的金属和宝石工艺尤为热爱。第一纪元,矮人开凿建设了明霓国斯的洞穴,并协助芬罗德建造了纳国斯隆德;他们还打造了举世无双的项链瑙格拉弥尔。矮人在中洲最大的王国是卡扎督姆

矮人通常住在离海很远的地方,从不使用船只,他们反感大海的声音,惧怕海洋。精灵宝钻中如是描述矮人:


“由于矮人将在米尔寇的力量笼罩大地的时日里苏醒,奥力将他们造得强壮而坚忍。因此,矮人坚如磐石,性情固执,为友为敌皆十分坚定。能言的物种中,他们最能坚韧地忍耐辛劳与饥饿,承受肉体的创伤。他们存活的时间很长,远超过人类的寿命,但并非永生不死。”


矮人不轻易屈服于邪恶势力,他们大多站在反抗黑暗魔君的一方。然而矮人但凡涉及财宝,嫉妒心和占有欲就极其强烈,这往往将他们引入邪途,与其他种族发生冲突。辛葛之死与阿肯宝钻之争即为两例。

旧时精灵相信矮人由泥土塑成,死后也会归于土地。而矮人则相信自己的灵魂在死后会继续存在,他们将在世界末日的决战后协助奥力重塑世界,并被伊露维塔收为儿女。

霍比特人

详情请阅读:霍比特人

霍比特人并非一支独立的种族,而是人类的近亲。直到第三纪元末年,他们才在中洲的历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比尔博·巴金斯是首位在历史中赢得声誉的霍比特人。当他和甘道夫梭林·橡木盾等人远赴孤山历险时,他意外的在迷雾山脉中拾获了索隆失落多年的至尊戒,从而深刻改变了第三纪元末年的历史走向。除了比尔博·巴金斯,弗罗多·巴金斯山姆怀斯·甘姆吉梅里·白兰地鹿皮平·图克等霍比特人亦享有盛名。弗罗多是将至尊戒送往末日山销毁的持戒人山姆是弗罗多忠心耿耿的旅伴;梅里皮平则分别是洛汗刚铎的英勇战士。

霍比特人“热爱和平,安宁,以及犁垦良好的土地”,他们擅长吃喝,一天吃六顿饭,他们还热情好客,热衷于聚会和送礼。霍比特人见到人类会远远避开,很难被这些“大号种族”碰见。尽管这个民族享受安逸和平,他们却仍然出奇地坚忍:


事到临头之时,他们很难被吓倒或被消灭。他们也许极其孜孜不倦地追求美好事物,但这决不意味着他们一旦没有这些就不能生活。他们能挺过悲伤,仇敌和严酷天气的侵袭,这会使那些不够了解他们,只注意他们的肚皮和胖脸的人大为惊讶。
—— 《魔戒同盟》


霍比特人天性平和、欢乐、容易满足。因此,即使承受苦难困乏,他们也能很快恢复生气;即使面对贪欲邪恶,他们也能坚守本心。故而,虽然咕噜占有至尊戒长达五百余年之久,但他的内心中仍尚存光明;比尔博持有至尊戒六十年,却并未深受其影响;弗罗多一直抵御着至尊戒的力量,直到最后方才屈服。这种天性,使得这支不起眼的民族,反而能够挑起伟人和智者所畏惧担负的重任。他们最终拯救了中洲。

奥克

详情请阅读:奥克

奥克,又被称为半兽人,是邪恶君主(例如魔苟斯索隆安格玛巫王)麾下的战士。魔苟斯在大黑暗时代繁殖了这些生物,作为对精灵的嘲讽。因此,在所有种族中,精灵最为痛恨奥克。

奥克出现于第一纪元,彼时他们是魔苟斯的军队主力。成千上万的奥克在安格班被繁育出来,然后被投入到贝烈瑞安德的诸次大战中。在第一纪元末年的愤怒之战中,奥克几乎被扫荡殆尽,但仍有残余的奥克逃往东方,藏匿在山脉之中。

在第二纪元的精灵与索隆之战中,奥克是索隆的主力军。虽然索隆最终被精灵和努门诺尔人的联军击败,但他的势力在迷雾山脉以东依然强大,彼地的奥克因此得以不断繁殖增长。

在第三纪元,奥克是安格玛巫王与索隆的标准部队。魔多大多数兵力在魔栏农之战后被消灭或驱散。

描述中奥克被黑暗魔君的意志束缚与操纵,在独处时寻衅、无领导、不断内斗。然而,托尔金没有把奥克的邪恶视为其权利,更像是黑暗魔君的残酷与破坏的工具。

其他 

阿尔达的伤毁

阿尔达的伤毁(the Marring of Arda)是托尔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世界原本尽善尽美,但因米尔寇的恶行而遭到伤毁,这伤毁又给世界添加了难以言传的美和哀伤。遭到伤毁的世界又称为“被伤毁的阿尔达”(Arda Marred)[4]。这是精灵们坚信的一个概念,在最初的爱努的大乐章中,阿尔达是完美无瑕的,它被称为“未伤毁的阿尔达”(Arda Unmarred),但它遭到了米尔寇的荼毒,因此成为了“被伤毁的阿尔达”,但在世界终结之后,崭新的阿尔达会重生,它被成为“被治愈的阿尔达”(Arda Healed)。

阿尔达的终结 

阿尔达的居民相信,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永恒的。在许久之后的将来,阿尔达将经历毁灭的浩劫,而在浩劫之后,所有的邪恶将被清除,崭新而完美的阿尔达将会被重铸。在托尔金的早期构想中,这一浩劫被称为末日决战,在此战中,已逝的英雄将会重返,正义的种族将会联手彻底击败米尔寇。但在日后托尔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认为世界的重启于爱努的第二个大乐章,但遗憾的是这个构想并没有完成。

名称释义

阿尔达昆雅语中对世界的称呼,包括整个的陆地、海洋与天空。Ambar一词的意思与之大致相当,但不包括天空。阿尔达也被称为“大地王国”[15]、“阿尔达王国”[16]、“曼威的王国”[17]和“小王国”[1]

阿督耐克语中,kamât 的意思是“土地”,而 dāira 的意思是“大地”[18]。另一个词根 Abat-可能也有着类似的意思,例如国王阿尔-阿巴塔里克的名字 Abattârik(他的昆雅语名字是塔尔-阿尔达明,Ardamin的意思是“世界之柱”)[19]

昆雅语中的“阿尔达”源自于维拉语中的Aþāraphelūn,意思是“居所”。

引用与注释

  1. 1.0 1.1 1.2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一章,天地之初,万物之始。
  2. 2.0 2.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V. The Ambarkanta
  3. 3.0 3.1 3.2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三章,精灵的出现与囚禁米尔寇。
  4. 4.0 4.1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九章,诺多族的出奔。
  5.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一章,日月的出现与维林诺的隐藏。
  6.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三章,诺多族回到中洲。
  7.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七章,人类来到西边。
  8.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四章,埃雅仁迪尔的远航与愤怒之战。
  9.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四章,加拉德瑞尔与凯勒博恩的历史。
  10. 10.0 10.1 精灵宝钻努门诺尔沦亡史
  11. 托尔金信件集第211封信
  12.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Morgoth's RingPart Three: The Later Quenta Silmarillion
  13.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I-The Peoples of Middle-earthPart Two: Late Writings, X. Of Dwarves and Men
  14. 魔戒II-双塔殊途卷IV-第五章,西方之窗。
  15. 精灵宝钻维拉本纪
  16. 精灵宝钻创世录
  17.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八章,维林诺黑暗降临。
  18.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X-Sauron DefeatedPart Two: The Notion Club Papers, IV. The Notion Club Papers [Part Two]
  19. Helge Fauskanger, "Adûnaic", Ardalambion (accessed 23 June 2019)
本词条部分内容来自 Tolkien GatewayArda 词条。本维基基于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分享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