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战争MOD宣传图片.jpg
阿尔诺
Arnor
基本信息
别名 北方王国
王者之地
地理位置 埃利阿多,除埃瑞吉安之外
首府 安努米那斯
主要城镇 佛诺斯特·埃莱因布理
领土 阿塞丹卡多蓝鲁道尔
国情信息
人民 杜内丹人人类霍比特人精灵
语言 西部语
政体 君主制
领袖 阿尔诺国王
历史信息
建立年份 第二纪元3320年
分裂年份 第三纪元861年
重建年份 第四纪元1年
配图:《中土战争2:巫王崛起》MOD宣传图片

阿尔诺Arnor),也称北方王国,是杜内丹人所建立的王国,位于中洲埃利阿多的土地上。最开始阿尔诺的宝座属于同时统治阿尔诺和刚铎的阿尔诺至高王。

历史

早期历史

第二纪元3320年埃兰迪尔建立了阿尔诺。同年,他的儿子们建立了刚铎王国。两大王国的历史从此交集。世人都知道这两个王国是流亡的杜内丹人的领地。

在阿尔诺王国建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努门诺尔人居住在埃利阿多。从塔尔-美尼尔都尔塔尔-阿勒达瑞安的时代开始,努门诺尔人向外迁徙不为多数,才造成了上述的结果。这片土地本属于伊甸人,早期的伊甸移民与原住民间的种族交流,才有了现在的居民。埃兰迪尔和他的子民得到了至高王诺多族吉尔-加拉德的援助。之后他顺舒恩河而上,建立了安努米那斯作为自己的都城。阿尔诺最初更倾向于南部的领地(刚铎),因为吉尔-加拉德之下的精灵一族生活在舒恩河的对岸。[1] 然而数日后,努门诺尔人索隆的阴影所笼罩,使得他们更向南部居住。这造成的情形是当埃兰迪尔来到一片居住地时,那儿的人们不像他们努门诺尔人,却始终与精灵有着友好的往来,也不像阿尔诺南部的刚铎,他们保留着更多关于远古时代的知识。

帕蓝提尔

帕蓝提尔,也叫“远望之物”,是数颗球状的晶石,可以起到通讯的作用,如果是一个熟练的使用者,它甚至能传输视觉影像。这些晶石原本属于埃兰迪尔和他的两个儿子。晶石由重兵看守,一直在国王的掌控下。晶石一共有七颗,三颗在北方王国,另外四颗在刚铎[1]

它们分别是:

最后联盟大战

第二纪元3430年,阿尔诺联合诺多族至高王吉尔-加拉德,共同讨伐索隆,史称精灵与人类的最后联盟。与南方刚铎的军队联合后,他们在最后联盟大战中与索隆的爪牙一决死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发生在达戈拉德平原巴拉督尔围城战中将战火直接烧到了魔多本土。埃兰迪尔和他的儿子阿纳瑞安都在战争中被杀死。不过伊熙尔杜成功将索隆手指上的至尊戒砍下,获得了胜利。吉尔-加拉德的传令官埃尔隆德劝说伊熙尔杜至尊戒投入末日山中熔毁,但是伊熙尔杜不肯,于是至尊戒被保住了。阿尔诺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其中一部分领土已经无人居住。[1]

阿尔诺的第二代国王伊熙尔杜(同时身为刚铎国王)在第三纪元2年奥克杀死于金鸢尾沼地之战中。他膝下的三个大儿子也在战争中陨落,只有年纪最小的维蓝迪尔安全地留在幽谷才保住了一命,之后他继任为阿尔诺国王。伊熙尔杜被奥克追赶时,至尊戒从他的指间脱落,从此失去了下落。[1] 阿尔诺国王再也不能从这场毁灭性的损失中恢复曾经的强盛。

维蓝迪尔和他的后裔并没有要求取得刚铎的王权,王国自此南北分裂。阿尔诺的统治者保留着“至高王”的称号,而南方的统治者则只称自己为“国王”。[请求来源]

衰落及分裂

阿尔诺的都城曾是暮暗湖畔的安努米那斯。之后于第三纪元861年佛诺斯特取代其成为了都城,因为故都人烟渐渐稀少,逐渐被废弃。

第三纪元861年[2],随着第十代国王埃雅仁都尔的去世,埃雅仁都尔三个儿子的王位争夺使阿尔诺陷入了内战的动荡。[3] 长子阿姆莱斯本来要求得到阿尔诺全境的统治权,但后来改为只拥有阿塞丹地区作为他的领土,而其他的儿子则各自成立了新的王国——卡多蓝鲁道尔

法律上来说,阿尔诺由阿塞丹国王阿盖勒布一世重新修建,而卡多蓝则隶属于阿塞丹。然而即使阿塞丹被完全摧毁了,大部分阿尔诺子民被持续的战争走向灭亡,霍比特人仍然生活在夏尔人类生活在布理及其他村落;杜内丹人则在幽谷南部河角地重新建立了家园,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家喻户晓的北方游民[3]

与安格玛的斗争

安格玛巫王 by John Howe

第三纪元中期,阿尔诺的最大敌人便是由巫王统治的安格玛。在瑁维吉尔的统治时期(大约是第三纪元1300年),这股新势力已经发展到越过埃滕荒原。这片土地住满奥克索隆的爪牙,并开始入侵鲁道尔卡多蓝[3] 巫王实际上是索隆手下的戒灵之王。数年后,阿塞丹阿盖勒布一世重新要求得到卡多蓝的统治权,并在风云丘陵修筑防御工事。然而,阿盖勒布不幸在安格玛鲁道尔秘密联盟后而发动的战争中牺牲。不过他的儿子阿维烈格卡多蓝联手,击退了敌人。他成功地在数年之中守住了前线。接着,第三纪元1409年安格玛越过苍泉河,再次与卡多蓝开战。这次,风云丘陵被攻占,阿维烈格也在此牺牲。阿蒙苏尔陷落后,帕蓝提尔却被救出,并成功带到了佛诺斯特卡多蓝成为了人烟荒芜之地,但是安格玛却被来自林顿幽谷的精灵给拦住了去路——埃尔隆德翻过迷雾山脉,从罗瑞恩带来了援军。[3]

大瘟疫

另一个威胁出现在北方王国的面前,这一次的敌人是刀剑不入的大瘟疫。最初,它发生在东部,靠近魔多东北部的鲁恩内海附近。在罗瓦尼安肆虐后,它又蔓延到了刚铎欧斯吉利亚斯[4] 第三纪元1636年,它夺走了刚铎国王泰伦纳和他家族的性命。[2]在疫情严重的地方,人口死亡率高达50%。这次的瘟疫几乎对刚铎的西部无太大影响,但是却向北蔓延到了卡多蓝

卡多蓝的疫情可谓严重,古冢岗最后的杜内丹人终告灭族。巫王派遣出恶灵古冢尸妖来加剧疫情的扩大及恶化。夏尔霍比特人和其他所有种族也遭到瘟疫波及,受灾严重。瘟疫向北传播时威胁逐渐减弱,阿塞丹的北部地区几乎未受影响。[3]

阿塞丹的陷落

第三纪元1974年,阿塞丹历史的最后一章掀开了序幕。巫王在严冬中发动了入侵。佛诺斯特的都城陷落,剩下的阿尔诺势力被驱赶到至路恩河对岸的林顿。国王阿维杜伊被迫逃离到佛洛赫尔,向当地的雪人寻求帮助。[3]他的儿子阿拉纳斯来到海港,告知奇尔丹阿塞丹陷落一事。奇尔丹迅速作出回应:派出一艘船北去营救阿维杜伊佛洛赫尔的雪人看到船只的到来感到十分不安。[3] 洛斯索斯人的首领对阿维杜伊说:

别骑上这个海怪!要是这些海人有吃的和别的我们需要的东西,那就让他们拿来,你可以留在这里,直到巫王回家去。夏天他的力量就变弱了,但现在他的呼吸是致命的,他的寒冷手臂伸得很长。[3]


然而雪人的建议是正确的 。一场大风暴挟着遮天蔽日的大雪从北方扑来,将船吹到了冰上,并将冰堆上船身。冰压坏了船的外壳,船沉没了。[3] 末代国王阿维杜伊就这样死去。先知瑁贝斯的预言成真了,他不幸地成为了阿塞丹“最后一位国王”。[4] 由此北方王国灭亡了,但霍比特人仍安然无事地生活在夏尔。霍比特人从本族的首脑人物当中选出一位长官来代行已逝国王的权力。[5] 第三纪元1979年,泽地的布卡成为夏尔首任长官。[2]

与安格玛的最后一战

阿塞丹的信使来到刚铎,希望南方的杜内丹人同伴能在对抗巫王时伸出援手。然而,刚铎自身也被东来者的威胁所困扰,不能立即回复阿塞丹方面。自从第三纪元1944年,国王昂多赫尔和他的两个儿子在营地之战中战死后,刚铎就一直处于衰弱的状态。阿尔诺的阿维杜伊试图取得刚铎的王权,却被刚铎议会给回绝了。埃雅尼尔是当时的常胜将军,也是王室成员之一。他对王位的要求得到了刚铎议会的许可。[4]

国王阿维杜伊之后向刚铎发出紧急救援讯号,安格玛正不断地入侵他的领土。埃雅尼尔二世也无法立即回应这一请求,因为刚继位的他需要先安抚国内的状况。国王派遣出一艘强力的船只将他的继承人埃雅努尔送到北方的海港,支援阿塞丹。不幸的是,他们没能及时拯救阿塞丹,北方王国自此覆灭。埃雅努尔来到灰港时,精灵和人类都十分高兴,并为他们的强壮体格和威严所惊奇。船上下来的这只威武的军队是北部中洲数百年没有见过的强大。其中,战马尤其获得奇尔丹人民的称赞,因为它们许多都来自安都因河谷奇尔丹埃雅努尔以及阿尔诺剩下的军队联合,这是自最后联盟之战后,精灵与人类所联合的最强势力。大军再次渡过路恩河,向北行军。当时巫王占据着佛诺斯特的都城,联盟大军就这样长驱直入。[4]

安格玛的灭亡

巫王看到浩浩大军来临时并没有把他们看作非常大的威胁。他狂妄自大,没有在要塞里等待敌人进攻,而是出城迎战,想把他们像几年前阿维杜伊的势力一样轻松击退。但这次战役不同的地方在于刚铎有着强大的陆地和海上兵力。大军继续前进,而非作防御之势,在暮暗丘陵向巫王发动了猛攻,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安格玛的军队完全抵挡不住这攻势,开始撤往他们的都城佛诺斯特。可是,任何撤退在这时都已徒劳。[4]

刚铎的骑兵主力绕过丘陵从北方冲杀而至,将他们杀得一败涂地,后世称这场著名的战役为佛诺斯特之战巫王放弃了他的新征服地,逃回了安格玛。可埃雅努尔的骑兵仍穷追不舍。祸不单行,格罗芬德尔幽谷率领精灵大军前来迎击巫王,将安格玛彻底击败。最后关头,巫王骑着黑马冲向埃雅努尔埃雅努尔本来可以抵挡他,但他的马却无法直面邪灵,急忙逃开。当埃雅努尔骑马赶回时,格罗芬德尔说了一句有名的预言:

别去追他!他不会回到这片土地。他的末日尚远,亦不会死于人手。[4]


这个预言直到一千多年之后才在佩兰诺平野之战中实现。

杜内丹人族长

国王阿维杜伊死后,他的儿子阿拉纳斯觉察到北方杜内丹人已经没有足够实力重新建立阿塞丹王国。他带领着不多的子民,成为一支穿行在埃利阿多的流浪民族。他不再称自己为国王或王子,而是族长这一头衔。正是靠着他们,阿尔诺的王族血脉才得以延续另一个千年,直到第四纪元1年,阿尔诺王国重建。阿拉纳斯带他儿子阿拉海尔幽谷,将他托付给埃尔隆德,让他在这平安长大成人。从此到第三纪元结束,杜内丹人族长的儿子一直延续着这一传统。除此之外,埃兰迪尔家族的传家宝也保存在那里:安努米那斯的权杖巴拉希尔之戒纳熙尔圣剑的碎片和埃兰迪尔之星[3]

杜内丹人隐入黯影,等待了许多年月,等待阿尔诺王国的重生之日。杜内丹人族长一共有十六位,皆为直系继承人,阿拉贡是第十六位也是最后一位。[3] 他们在埃利阿多遇上过许多威胁,很多族长皆是英年早逝。例如阿拉贡的父亲阿拉松二世就是被奥克杀死的。

魔戒大战

魔戒大战爆发的时刻,阿尔诺王国陷落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近千年,但是北方军队仍然参加到这场战斗当中。阿拉贡二世是一名北方杜内丹人游民,在冲突发生时有几百名手下加入。阿拉贡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取道亡者之路,并参加到对抗乌姆巴尔的战斗中,最后还截获了海盗的船只。在他自己的旗帜下,阿拉贡一行人加入了最后的战斗——魔栏农之战,令索隆倒台的一战。

其他北方地区也陷入大大小小的纷争之中。洛丝罗瑞恩遭遇了三次不同的入侵,但都被凯勒博恩瑟兰杜伊率领的精灵大军给击退了。最后,凯勒博恩一举拿下多古尔都,终结了索隆在北方的势力。

夏尔同样也卷入了战火之中——萨茹曼恶棍帮霍比特人组成的民兵组织。这是魔戒大战中的最后一役,结果是萨茹曼的死亡以及他手下被抓捕或死亡。后世称为傍水镇之战,代表着霍比特人在这场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6]

王国复辟以及重联王国的建立

德内梭尔之子法拉米尔,即为最后的执政宰相,将权力交给了新的国王,但之后国王又将宰相一职交还给他。阿拉贡二世甘道夫加冕成为国王埃莱萨,重建阿尔诺王国,并入重联王国之中,定都安努米那斯[7] 之后,他与精灵公主阿尔玟成婚,她之后被封为阿尔诺与刚铎的暮星王后。索隆消亡后,阿尔诺又重回太平,人民重新定居于此。虽然阿尔诺的人口数量仍不及南方的刚铎,但他日阿尔诺会成为人口更加密集的地区,即使夏尔从中独立出去。这片由重联王国环绕的土地比当时的两大王国要大上很多。在北部,王国的领土涵盖路恩河迷雾山脉之间所有的土地。在南部,涵盖西边的黑蛮地,南至远哈拉德,东至鲁恩。这个新盛王国安稳地踏入第四纪元,埃尔达瑞安子承父业,成为了王国的国王。

王国领土

城市、要塞和瞭望塔

语言

阿尔诺人流淌着努门诺尔人的血脉,所以他们的主要语言是西部语。因为和林顿精灵比邻,所以他们中至少一部分人,特别是上层阶级,会流利地讲出昆雅语辛达语

名字与语源

阿尔诺是个口语中的词汇,意为“北方王国”。北方王国在昆雅语中写作Turmen Follondiéva,在辛达语中写作Arthor na Forlonnas。这些名字很快无人使用,多数人还是选择叫“阿尔诺”——“王者之地”。在辛达语的诗歌中,阿尔诺的全称是Arannor,仿照昆雅语中的Arandórë[8]

严格来说,Arandórë变换成辛达语应写作Ardor。而托尔金避免写成Ardor选择写作Arnor的原因是从最初辛达语到人类语发展的趋势会发生这一语音演变。现在看来,更合理的解释是这名字是昆雅语中arnanóre / arnanor辛达语arn(a)dor> ardor而得到的。无论如何这名字写作怎样的形式,因为埃兰迪尔的赫赫大名有了“王者之地”的含义,并彰显北方王国的地位高过南方王国。[9][10]Arnanórë这一变形后来也有看到。[9]

其他版本

在早期的版本中,它起先被称作“阿塞登(Artheden)”,后来被称为“阿塞丹(Arthedain)”。[11]

另见

引用与注释

  1. 1.0 1.1 1.2 1.3 精灵宝钻魔戒与第三纪元
  2. 2.0 2.1 2.2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二 编年史略(西部地区的编年史)。第三纪元
  3.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一 列王纪事-第一篇,努门诺尔诸王。第三节 埃利阿多、阿尔诺,以及伊熙尔杜的继承人
  4. 4.0 4.1 4.2 4.3 4.4 4.5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一 列王纪事-第一篇,努门诺尔诸王。第四节 刚铎,以及阿纳瑞安的继承人
  5. 魔戒I-魔戒同盟卷I-楔子
  6.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I-第八章,夏尔平乱。
  7.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I-第五章,宰相与国王。
  8. J.R.R. Tolkien, "Words, Phrases and Passages in Various Tongu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in Parma Eldalamberon XVII (edited by Christopher Gilson), p. 28
  9. 9.0 9.1 托尔金信件集第347封信
  10. Wayne G. Hammond and Christina Scull (eds), The Lord of the Rings: A Reader's Companion, p. 17
  1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I-The Peoples of Middle-earthPart One: The Prologue and Appendices to the Lord of the Rings, VI. The Tale of Years of the Second Age
本词条部分内容来自 Tolkien GatewayArnor 词条。本维基基于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分享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