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恩阿斯拉德
萨恩阿斯拉德 Sarn Athrad | |
地理 | |
类型 | 渡口 |
地理位置 | 阿斯卡河与盖理安河汇流处略北 |
概要 | |
词源解释 | sarn 在辛达语中意为“石头”,athrad 意为“渡口” |
事件 | 萨恩阿斯拉德之战 |
涉及书目 | 精灵宝钻 |
萨恩阿斯拉德(Sarn Athrad)是盖理安河上的一处渡口,位于盖理安河与阿斯卡河汇流处略偏北的地方。“矮人路”从此处横过盖理安河,通往蓝色山脉。[1]
历史
在米尔寇被囚之时,矮人便已经翻越了蓝色山脉到达贝烈瑞安德。为了与埃尔达交往,他们修建了“矮人路”,从碎石渡口渡过盖理安河。
第一纪元502年,千石窟宫殿之战爆发,多瑞亚斯覆灭。诺格罗德的矮人大军洗劫了明霓国斯,抢走无数财宝,包括镶着精灵宝钻的项链瑙格拉弥尔,随后他们取道矮人路返回诺格罗德。然而,他们在萨恩阿斯拉德遭到了欧西瑞安德的绿精灵的伏击:这些绿精灵由贝伦与迪奥带领。这即是萨恩阿斯拉德之战,此战中矮人军队溃败,贝伦手刃了诺格罗德的矮人王,并夺回了被矮人劫掠的珠宝:但矮人王在死前给所有珠宝都下了诅咒。于是,贝伦将所有珠宝都沉入了附近的阿斯卡河的河底,只取走了镶着精灵宝钻的瑙格拉弥尔。[2]
名字与词源
Sarn Athrad 在辛达语中意为“碎石渡口”,由 sarn(“碎石”)与 athrad(“渡口”)组成。它的早期形式有 Sarnathrod、Sarn Athra 和 Athrasarn 等。[3]
其他版本
在《失落的传说之书》中,这座渡口名为 Sarnathrod,它在阿塔诺尔(即多瑞亚斯)以南横跨阿洛斯河。[4]
在《诺多史》中,这座渡口( Sarn-athra )位于死而复生者之地以北,在都伊尔温河汇入阿斯卡河处附近横跨阿斯卡河。此处是矮人回家的必经之地。[5]
第一张《精灵宝钻》地图
在第一张《精灵宝钻》地图中,这座渡口( Athrasarn )在乌姆波斯-穆伊林(即艾林微奥)与凯隆河之间的某处横跨阿洛斯河,矮人路则远在渡口以北,于是矮人选择在此处渡河的动机便不那么明朗。
但在这份地图完毕之前,托尔金的想法改变了,死而复生者之地被向东移动了,渡口( Sarn Athra )也相应地被移至东部,也就是盖理安河与第三条支流(此时是都伊尔温河)的交汇点。矮人路在穿过阿洛斯河后转向东南,一路笔直横穿东贝烈瑞安德,随后穿过渡口并消失在地图之外。如此一来,渡口的位置便与《诺多史》中的版本吻合了。
矮人路的一条新路线也画在了这份地图上。它以更为偏东的方向穿过达姆罗德和迪瑞尔(即阿姆罗德和阿姆拉斯)的领地,因而得以在更北处跨过盖理安河,而渡口则位于阿斯卡河汇入盖理安河处以南少许。(这就是《诺多史》中都伊尔温河被改成阿斯卡河的原因)矮人路随后沿着阿斯卡河南岸,穿过多米德山下的隘口,随后转而向南,沿着蓝色山脉的东侧而行。[3]
第二张《精灵宝钻》地图
在第二张《精灵宝钻》地图中,渡口被改至阿斯卡河汇入盖理安河处以北少许,因而矮人路改为沿着阿斯卡河北岸,随后也在多米德山以南穿过蓝色山脉。矮人的城邦就在山脉东侧的不远处。[6]
《精灵宝钻争夺战》
在《迈格林》中提到,在一份1970年的文稿中,托尔金写道,萨恩阿斯拉德这个名字必须被替换成 Harathrad(“南部的渡口”)或者 Athrad Daer(“大渡口”),以便与北部那座经常使用的渡口对应。北部渡口大致位于埃欧尔的家的正东方72哩处,此处的河水较浅,流速也较缓。[7][8]
随后在另一页,托尔金写到,从埃欧尔的家沿着诺格罗德的方向离开南埃尔莫斯的这段路程并没有修好的道路,但有一条被矮人踩出来的小道一路通向萨恩阿斯拉德,这是最后一处跨越盖理安河的地点。这条小道在此处汇入矮人路,随后一路通向诺格罗德。此时又没有提及北部的渡口与穿过那个渡口的路。
同一节(《迈格林》)提到,盖理安河在萨恩阿斯拉德以南有一条“瀑布”(Falls of Gelion)。[8]然而《精灵宝钻的历史》与《精灵宝钻》中如此说到:“……盖理安河谷的地势缓缓向南下降,河道全程既无瀑布也无急流。”[9][10]
《纪年传说》中提到,第一纪元503年,多瑞亚斯毁灭后,凯勒巩和库茹芬(而非贝伦与绿精灵)在位于拉斯罗瑞尔(即阿斯卡河)上的萨恩阿斯拉德击败了矮人,却愤怒地发现精灵宝钻已不在那儿,因美丽安将瑙格拉米尔送到了欧西瑞安德的贝伦与露西恩手中。这一故事走向并没有被展开描述。此处的萨恩阿斯拉德又变成了跨越阿斯卡河,克里斯托弗·托尔金认为这点非常奇怪。[11]
引用与注释
- ↑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章,辛达族精灵。
- ↑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二章,多瑞亚斯的覆灭。
- ↑ 3.0 3.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IV. The First 'Silmarillion' Map。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I-The Book of Lost Tales Part Two,IV. The Nauglafring。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III. The Quenta。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Appendix: The Second 'Silmarillion' Map。
- ↑ The Nature of Middle-earth,Part Three: The World, Its Lands, and Its Inhabitants, IX. Elvish Journeys on Horseback。
- ↑ 8.0 8.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The War of the Jewels,Part Three: The Wanderings of Húrin and Other Writing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Quenta Silmarillion, III. Maeglin。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Part Two: Valinor and Middle-earth before The Lord of the Rings, VI. Quenta Silmarillion。
- ↑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四章,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The War of the Jewels,Part Three: The Wanderings of Húrin and Other Writing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Quenta Silmarillion, V. The Tale of Ye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