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ey - king brand and king dain ironfoot.jpg
河谷之战
Battle of Dale
魔戒大战的一部分
时间 第三纪元3019年3月17日 - 27日
地点 河谷城孤山
结果 东夷被赶出河谷邦,不再侵扰彼地
战斗双方
河谷邦人类
孤山矮人
索隆结盟的东夷
指挥官
布兰德
戴因二世
巴德二世
梭林三世
不详
人员伤亡
布兰德王戴因二世牺牲,许多人类矮人阵亡 具体数量不明,但应死伤惨重
配图:布兰德王与“铁足”戴因二世 by Steamey

河谷之战Battle of Dale),是魔戒大战中北方战线的一场决战。自由民族虽然付出惨重的代价,河谷邦山下王国的国王双双牺牲,但他们最终赢得了对东夷的决定性胜利。

背景

第三纪元2941年,在埃瑞博山的山脚下发生了扫清北方三股半兽人势力的五军之战,北方地区此后一直处在安定繁荣之中,人类治下的河谷邦与矮人治下的山下王国和睦相处。然而,伴随着黑暗魔君索隆在南方的东山再起,战争阴云在魔戒大战的前夕重新笼罩了北方。来自魔多的使者三番五次地恐吓北方国家的领袖,而河谷邦王国的东部边界奔流河受到索隆辖下东夷的直接威胁。[1]第三纪元3019年的三月中旬,当南方战场如火如荼之际,一支跟索隆结盟的东夷大军也对河谷邦山下王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过程

东夷的进攻下首当其冲的是河谷邦王国,它当时的统治者是布兰德王。布兰德试图阻止敌军越过王国的边境奔流河,但他最终以失败告终,不得不撤退回到首都河谷城,东夷大军渡过界河,长驱直入。幸运的是,布兰德王在河谷城得到了戴因二世率领的山下王国矮人的援助,两族联军在孤山山脚下和敌军展开激烈的战斗。[2]

孤山下的战斗持续了三天,联军且战且退,最后靠近了孤山的城门,此时是三月十七日。战况窘迫,进入孤山的矮人城堡避难对联军来说已成定局,但他们的统帅却没能够支撑到这一刻。布兰德王倒在了城堡的大门前,而戴因二世出于和他深厚的情谊,挥动战斧屹立在布兰德的遗体旁,直到死亡降临。[3]剩余的人类和矮人,包括两位阵亡国王的继承人巴德二世梭林三世,都逃进了固若金汤的孤山要塞,他们在那里遭到敌人的围困。[2]

围困持续了十天左右,战局似乎已毫无希望。然而,南方战场与此同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折:持戒人弗罗多摧毁了黑暗魔君的至尊戒索隆魂飞魄散,魔多彻底垮台。当南方战线大捷的消息传到北方,索隆的北路军大惊失措。被困的人们趁机冲杀出来,大败敌人。三月二十七日,东夷军队余众在巴德二世梭林三世的追赶下逃回老巢。河谷的战事就此结束,东夷此后再也没有侵扰过河谷邦。[2]

意义

尽管不属于抗击魔多的主要战场,但河谷之战依然在魔戒大战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山下王国和河谷邦未能抵御东夷的洪流,他们不仅可能跟多古尔都的索隆军队会合,一举拿下瑟兰杜伊黑森林王国,而且可能越过迷雾山脉,对埃利阿多造成重创。正如甘道夫恰如其分地指出的那样:

确实,索隆的主要攻势被导向了南边,但即便如此,倘若不是布兰德王和戴因王挺身阻挡,索隆也本可以在应付刚铎的同时,将右手远远伸出去重创北方。当你们想到伟大的佩兰诺之战时,别忘了河谷之战。想想本来会出什么事吧!埃利阿多惨遭龙焰烧灼,野蛮之剑在那里扫荡!刚铎可能失去王后!当我们现在凯旋,本来可能只面对那里的断壁残垣。[4]
—— 甘道夫


改编设定

指环王:王者无敌

在《指环王:王者无敌》的加长版中,当洛汗骑兵正在埃多拉斯全军集结时,吉姆利告诉莱戈拉斯,他十分希望身边能有一支孤山的矮人军队助战。莱戈拉斯对此回答道:孤山的矮人与黑森林的精灵不可能南下参战,因为战火已经烧到了他们的家门前。导演彼得·杰克逊在电影的导演音轨评论版里指出,这段台词是对原著中河谷之战、林下之战和三次洛丝罗瑞恩战役的暗示。诚然,他十分希望能够将这些情节搬上银幕,以此展现魔戒大战是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但囿于时间和条件,剧组不可能再搭建更多的布景,或是拍摄更多昂贵的战争戏份了。

来源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