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派
![]() | |
---|---|
忠贞派 The Faithful | |
基本信息 | |
别名 |
精灵之友 |
地点 |
安督尼依 罗门娜港 佩拉基尔港 |
主要成员 | 见忠贞派列表 |
宗旨 | 忠于埃尔达精灵和维拉,反对忠王派 |
成立日期 | 第二纪元2251年 |
事迹 | 建立杜内丹人流亡王国 |
涉及书目 | 《精灵宝钻》 |
配图:忠贞派逃离努门诺尔 by Ted Nasmith |
忠贞派(The Faithful),是指努门诺尔王国的两大政治党派之一,与忠王派互为敌对关系。忠贞派素来只占努门诺尔国民的少数,他们坚守对维拉的信仰,友善对待埃尔达精灵,因此遭受掌权的忠王派的迫害。在努门诺尔沦亡的灾难中,仅有忠贞派努门诺尔人因其虔诚,得以逃过浩劫,他们最终在中洲西部建立了两大流亡王国:刚铎与阿尔诺。
政策、信仰与文化
尽管忠王派的敌意日益高涨,但忠贞派仍坚持使用精灵的语言,欢迎托尔埃瑞西亚的精灵们来到他们的土地上。忠贞派仍然尊重和热爱维拉,并没有试图反对维拉对努门诺尔人向西航行的禁令。然而,他们“也没有完全摆脱族人的苦恼”,因为魔影给所有的努门诺尔人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他们同样为死亡的想法所困扰。然而,与忠王派不同的是,忠贞派选择了相信了维拉使者的话,并且相信被埃尔达称为“赐予人类之礼”的死亡并不是一种邪恶。正是在这一选择上,他们与努门诺尔的大多数人差异最大。[1]
历史
早期历史
在第十四位国王塔尔-安卡理蒙统治期间,忠贞派成为了一个忠王派不同的政党,并坚持保持着他们人民的古老习俗。在后来的日子里,忠贞派向安督尼依亲王寻求帮助;历代安督尼依亲王都效忠并且尊重国王,但他们也从一开始就对埃尔达怀有特别的爱,并尊崇维拉。在魔影增长时,他们竭尽所能帮助忠贞派。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未公开言明立场,宁可用更贤明的建议来导正掌权诸王的心意。然而,日后他们也因被认为是忠贞派成员而遭到敌视。
像忠王派一样,忠贞派也在中洲定居,他们最著名的定居点是位于安都因河口的佩拉基尔港,但与当时努门诺尔的趋势不同,忠贞派并不想征服当地的原住民。当然,在忠贞派殖民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暴行,但总体上他们的扩张较为平和。由于两党之间的敌意,忠贞派把佩拉吉尔建在远离南方忠王派殖民地的地方。忠贞派有时也向北航行到林顿,与那里的精灵们保持友谊。
遭到迫害
后来,努门诺尔的国王开始怀疑忠贞派的忠诚;他们禁止使用精灵语,并将所能查获的忠贞派尽数强制由西迁到东边的罗门娜港去居住,并派人监视,防止他们与“维拉的奸细”交谈。直到阿尔-基密佐尔的儿子塔尔-帕蓝提尔即位,忠贞派的人才得以过了一段平安的日子。但当塔尔-帕蓝提尔逝世,他的侄子罔顾律法,强娶了他的女儿弥瑞尔并登基成为“阿尔-法拉宗”国王后,忠贞派的末日才真正到来。
法拉宗在掌权后并没有立即开始迫害忠贞派;他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索隆身上。此时索隆自号为“人类之主”并开始攻击努门诺尔人在中洲的定居点,于是法拉宗亲率大军进攻魔多,要求索隆投降并宣誓效忠。索隆见自己不能用武力打败努门诺尔人,就决定通过腐化将他们引入毁灭。于是索隆前来投降,国王把索隆作为人质带到了努门诺尔。不久之后,索隆运用他蛊惑人心的力量将大多数努门诺尔人的心转向了黑暗。他告诉他们,用人作祭品来祭拜米尔寇,他们就可以逃脱死亡。自然地,他们最常从忠贞派中挑选牺牲者,但控告的罪名从不明说是他们不拜“赐予自由者”米尔寇,而是他们恨恶国王、阴谋叛国,或散布谎言与毒计谋害同胞。
逃离沦亡
这种残酷的遭遇持续了几十年,直到阿尔-法拉宗日渐衰老,极度害怕他的生命即将结束。因此,他听取了索隆的建议,制造了大量的武器与船只,并违反禁令向西航行到阿门洲,维拉的土地,以索取永恒的生命。当最后一位安督尼依亲王阿门迪尔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知道努门诺尔人一定会在与维拉的战争中遭遇毁灭性的失败,因此他将国内仅存的忠贞派全部召至罗门娜,并决定先发制人地向西航行,向他们的祖先埃雅仁迪尔那样乞求维拉的宽恕。在他离开之前,他建议他的儿子埃兰迪尔准备九艘船,并将它们停泊在罗门娜港,等待下一步的结果。阿门迪尔向西航行后,再也没有人听到他的消息,但根据他的建议,埃兰迪尔和他的儿子们在努门诺尔沦亡的灾难中幸存下来。一股强风把他们的船向东刮,把他们吹到了中洲的海岸上。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两个流亡王国阿尔诺和刚铎,它们的主要居民由留在中洲的忠贞派和原住民的后代组成。
名字与词源
忠贞派在昆雅语中又被称为“埃兰迪利”,即“精灵之友”[2]。在阿督耐克语中他们被称为“宁茹齐林”(Nimruzîrim)[3],同样意为“精灵之友”。[请求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