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
历法,是用年、月、日等时间单位计算时间的系统,通常根据自然现象(如天体运行)的周期而制订。托尔金将中洲世界设定为假想的某远古时期的地球,所以中洲世界的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周期,以及季节变换规律,均与现实世界相同:这就是说,一个太阳日是24小时,一个太阳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以自然周期为基准,中洲各地发展出了多套独特的历法系统。
维拉历法
历史
维拉在维林诺使用的历法,创制于太阳和月亮诞生前的双树纪元,它根据双圣树的明暗交替周期而制订,是阿尔达已知最早的时间度量方法。双圣树毁灭、日月升起后,维拉改用一种特殊的太阳历法,其中10个太阳年计为一年,1000个太阳年计为一个世纪。
日期
维林诺的双圣树泰尔佩瑞安与劳瑞林的光芒,以固定的周期交替发生明暗变化,这为历法的制订提供了依据。泰尔佩瑞安并非等到劳瑞林完全熄灭后亮起,而是在劳瑞林将要熄灭前的一段时间亮起,反之亦然:这段时间内,因为一棵圣树的光芒刚刚增强,另一棵圣树的光芒逐渐减弱,所以形成柔光交织的景象,而柔光交织持续的时间就被确定为1个双树时辰。1个双树时辰等于7个小时。
1个维拉日包含12个双树时辰,其中5个时辰只有泰尔佩瑞安发光,5个时辰只有劳瑞林发光,2个时辰双圣树交织发光。第1次柔光交织是一日之开始,第2次柔光交织是一日之终结。1个维拉日等于84个小时。
年份
维拉以1000个维拉日为一年,因此1个维拉年等于84000个小时,即3500个太阳日,大约9.582个太阳年。100个维拉年为一纪元。
双圣树的诞生是维拉历法的元年。元年之前,维拉在阿尔达世界已经定居了3500维拉年,这段时期被称作纪前年代。从双圣树诞生的元年,到太阳和月亮初次升起,总计1495维拉年,这段时期被称作福乐年代。
精灵历法
日期
精灵历法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日落为一天终结,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ré)。出于仪式用途,精灵以每六天为一星期(enquië),每天按照星辰、太阳、月亮、双圣树、穹苍和维拉的顺序依次命名。
中文 | 昆雅语 | 辛达语 | 含义 |
---|---|---|---|
星期一 | Elenya | Orgilion | 星辰之日 |
星期二 | Anarya | Oranor | 太阳之日 |
星期三 | Isilya | Orithil | 月亮之日 |
星期四 | Aldúya | Orgaladhad | 双树之日 |
星期五 | Menelya | Ormenel | 穹苍之日 |
星期六 | Valanya(Tárion) | Orbelain(Rodyn) | 维拉之日 |
月份
依据草木的生长规律,精灵通常将一个太阳年分割成若干时期,每个时期类似于较长的月份或较短的季节,但由于气候差异,不同地区精灵的纪月法有所不同。幽谷精灵制定的伊姆拉缀斯历以六个月为一年,二月和五月有72天,其余月份各有54天,共计360天。为了补足365天,需要在一月前和六月后各插入1天,在三月和四月间插入3天中间日,如此增补的5天不属于任何月份。
中文 | 昆雅语 | 辛达语 | 含义 | 时长 |
---|---|---|---|---|
第一天 | yestarë | 不详 | 第一天 | 1日 |
一月 | tuilë | ethuil | 春 | 54日 |
二月 | lairë | laer | 夏 | 72日 |
三月 | yávië | iavas | 秋 | 54日 |
中间日 | enderë | 不详 | 中间日 | 3日 |
四月 | quellë(lasse-lanta) | firith(narbeleth) | 凋(叶落、日亏) | 54日 |
五月 | hrívë | rhîw | 冬 | 72日 |
六月 | coirë | echuir | 萌 | 54日 |
最后一天 | mettarë | 不详 | 最后一天 | 1日 |
年份
精灵历法将365天计为一年,从天文角度出发,称作一个太阳周期(coranar),或者从季节角度出发,称作一个成长周期(loa)。因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周期实际略长于365天,每隔4年历法就会快出将近一天,所以,精灵每隔12年会把三月和四月之间的中间日长度翻倍,弥补12年里积攒的接近3天的误差。但是,因为累积的误差只是接近3天,实际比3天少大约134分钟,中间日的翻倍又会造成新的误差,历法每432年将比太阳年快3天左右。所以,每隔432年,最后一年本应翻倍的中间日将不会翻倍,以便进一步缩减误差。
由于精灵永生不死,他们还有一种时间跨度较大的纪年法:将144个太阳年,即连续的52596天,称作一个 yén。这种纪年和自然现象基本无关,只是体现了精灵尽可能采用6和12作为基数来计数的倾向。
杜内丹人历法
历史
杜内丹人制定的历法大量借鉴精灵历法,但经过一定程度修改,以契合人类的传统。自第二纪元起,努门诺尔王国采用努门诺尔系统历法、或称国王纪年,即使努门诺尔沦亡,第三纪元的杜内丹流亡王国阿尔诺和刚铎仍然沿用了国王纪年。刚铎王室血脉断绝后,执政宰相马迪尔以宰相纪年取代国王纪年。第四纪元,刚铎与阿尔诺重联王国之王埃莱萨宣布使用新纪年,新纪年代表着对国王纪年的回归。
国王纪年
日期
国王纪年是努门诺尔王国、阿尔诺王国和王室血脉断绝前的刚铎王国使用的历法系统。国王纪年改变了精灵历法把日落作为一天之始的习惯,规定从一个日出到下一个日出为一天。七天构成一星期,而非精灵历法以六天为一星期:作为航海民族,杜内丹人在保留精灵对一星期中每天的命名基础上,增加了对大海表示敬意的第七天。
中文 | 昆雅语 | 辛达语 | 含义 |
---|---|---|---|
星期一 | Elenya | Orgilion | 星辰之日 |
星期二 | Anarya | Oranor | 太阳之日 |
星期三 | Isilya | Orithil | 月亮之日 |
星期四 | Aldëa | Orgaladh | 白树之日 |
星期五 | Menelya | Ormenel | 穹苍之日 |
星期六 | Valanya(Tárion) | Orbelain(Rodyn) | 维拉之日 |
星期日 | Eärenya | Oraearon | 大海之日 |
月份
根据国王纪年,一年包含12个月份(astar)和不属于任何月份的特殊3天,其中六月和七月是31天,其余月份都是30天,再加上特殊的3天,总计365天。遵循伊甸人的古老传统,国王纪年的新年从仲冬开始,也就是现实世界历法中的12月22日。
中文 | 昆雅语 | 辛达语 | 含义 | 时长 |
---|---|---|---|---|
第一天 | Yestarë | 不详 | 第一天 | 1日 |
一月 | Narvinyë | Narwain | 新日,新年 | 30日 |
二月 | Nénimë | Nínui | 水之月 | 30日 |
三月 | Súlimë | Gwaeron | 风之月 | 30日 |
四月 | Víressë | Gwirith | 树木萌芽之月 | 30日 |
五月 | Lótessë | Lothron | 繁花之月 | 30日 |
六月 | Nárië | Nórui | 日照之月 | 31日 |
年中日 | Loëndë | 不详 | 年中日 | 1日 |
七月 | Cermië | Cerveth | 不详 | 31日 |
八月 | Urimë | Urui | 暑热之月 | 30日 |
九月 | Yavannië | Ivanneth | 丰实之月 | 30日 |
十月 | Narquelië | Narbeleth | 日消之月 | 30日 |
十一月 | Hísimë | Hithui | 迷雾之月 | 30日 |
十二月 | Ringarë | Girithron | 寒霜之月 | 30日 |
最后一天 | Mettarë | Penninor | 最后一天 | 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