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魔戒》名称指南
本文是 J.R.R. 托尔金教授就《魔戒》一书中人物和地点等名称的定名法,为译者撰写的说明,意在解释各名称背后的写作意图和构思,从而帮助译者呈现更符合作者本意的译本;文中汇集众多《魔戒》相关的词源学资料,亦可以一窥托尔金教授为《红皮书》设计英语译文的巧思;汉语译本中,世纪文景的《魔戒》译者对本文也多有参考。
本译文的底本采用1975年《托尔金指南》中经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修订的版本,综合2005年《〈魔戒〉读者参考手册》中的增补和《魔戒》附录中的一些解释;世纪文景版《魔戒》中的相关译注亦作为补充材料一并提供。
说明
《魔戒》一书的最早译本,荷兰语 In de ban van de ring 于1956 - 1957年出版,瑞典语 Sagan om ringen 于1959 - 1961年出版。翻译过程中,J.R.R. 托尔金教授均有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尤其是译本中对一系列自创名称的修改。1956年7月3日,托尔金教授就荷兰语译本的问题致信雷纳·昂温(即信件190号,收录于托尔金书信集):
按托尔金教授的设想,《魔戒》的理想翻译应当是:
然而,在漫长的信件沟通后,荷兰语译本仍然只落实了托尔金教授的部分要求;此后瑞典语译本也经历了相同的情况,瑞典语《霍比特人》(Hompen)更是译得毫无章法。1957年12月7日,托尔金教授致信雷纳·昂温(即信件204号)说:
最终只能托尔金教授主动出马。他仍然坚持认为,《魔戒》译本中许多人名和地名都需保持必要的英语风格;但他逐渐明白,大多数译者常常会像荷兰语及瑞典语译者那样想当然耳,止步于斯。所以,与其固守定名法完全不变,他决定还是撰写一份说明文稿来辅助他们。1967年1月2日,托尔金教授致信 Gyldendals Bibliotek 出版社的 Otto B. Lindhardt, 后者正在筹划出版《魔戒》的丹麦语译本:
自此,《魔戒》各国译者都会从艾伦与昂温出版社得到这篇“说明”的复印件,作为辅助。托尔金教授去世后,其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修订该文,并收于1975年出版的《托尔金指南》(A Tolkien Compass)中,定名为《〈魔戒〉名称指南》(Guide to the Nam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2]
2005年,托尔金研究专家韦恩·G. 哈蒙德(Wayne G. Hammond)与克里斯蒂娜·斯卡尔(Christina Skull)出版了《〈魔戒〉读者参考手册》一书,收有《〈魔戒〉名称指南》的新版抄本,定名为《〈魔戒〉命名法》(Nomenclature of The Lord of the Rings)。该版本基本保留了托尔金教授原稿的形式,包括各种缩写(如通用语缩写为 "CS", 辛达语缩写为 "G.", “译入语言”缩写为 "LT" 等),只修订了标点和索引,酌情改善了语句组织,并以方括号[ ]
加注;《托尔金指南》中的版本经克里斯托弗的改写,在保留原意的前提下,格式和行文更加通俗易懂,降低了阅读门槛,仍是目前最通行的版本,也是本译文采用的底本。
“ | 本文为《魔戒》一书特殊词汇的定名法,系 J.R.R. 托尔金教授为此书译者所写;本文初撰之际,《魔戒》仅有荷兰语和瑞典语译本。付印前,本文经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之手修订;文中所引原书页码及章目均以《魔戒》第二版为准。 | ” |
—— 编者
|
本文未收录的所有人物、种族和地理位置名称,除应根据译入语言将复数后缀 -s, -es 用相应表达替换外,须全部在译本中保持不变。
《魔戒》译者应当阅读本书第三卷附录六中《第三纪元的语言与种族》和《翻译原则》两篇,并对其设定足够熟悉:《红皮书》是用当时的通用语言写成,《魔戒》作为其译本,用英语整体替换了通用语。因故,书中用现代英语拼写的名称实为通用语名称的译名,而这些通用语名称又常常译自辛达语等其他语言,不过并非全部如此。综上所述,译者应使译入语言和英语一样,代表《红皮书》原文中的通用语。所以,这些用现代英语拼写的名称在转译时需要尽可能意译。
德语、荷兰语及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与英语同属日耳曼语族,大部分名称都能轻松处理,如 Black Country, Battle Plain, Dead Marshes, Snow-mane. [1]少数名称的翻译则不然;笔者用通用语言翻译精灵语名称的过程中,为了把部分名称改写成英语读者耳熟能详的风格,也费了不少工夫。Rivendell [2]是个成功的例子,译自辛达语 Imladris, “裂隙中的深谷”。这样的名称如果直接音译,相当于在语言设定中加入了陌生语素,破坏精心构思的定名法。不过,译者也可以按词义为 Rivendell 构思一个合适名称,加入其实际地形的考虑;毕竟,书中的通用语名称有时也不一定是最准确的翻译。
有些名称的翻译还存在进一步的困难。尤其是在夏尔,一些人物和地点的名称原本存在具体含义,但从通用语转化为英语后,所包含的英语词汇若非已过时不用,就是只见于部分方言(如《魔戒》附录六中所述)。笔者认为,本书译者应适当了解译入语言中人物与地点的定名法,熟悉一些旧的命名语素和地区性的称呼。下文提供的说明意在帮助译者辨别故事中的特殊名称,这些名称多由现代英语词汇构成,如 Rivendell, Snow-mane 等,需要用译入语言的相应词汇进行对译,以还原这些名称在通用语中的原始样貌;如若可能,亦需表现出旧称与别称的流变。下文时有提到德语和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的一些旧词和方言,可以作为相应英语词汇的对译;笔者提到这些词汇,意在帮助译者构思合适的名称,并非展示自己除语源方面的兴趣之外,对这些现代语言有多了解。
人物和种族的名称
在原始文稿中,本分类名为人物、种族和其他生物(Persons, Peoples, Creatures),经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修订改为人物和种族的名称(Names of Persons and Peoples)。
Appledore
“苹果树”(apple-tree)的旧称,英国地名中还有保留。译者应在译入语言中找到对应的旧称或方言,代替这个名称。
- 德语:aphalter(中古高地德语);
- 冰岛语:apuldur;
- 挪威语:apald(古瑞典语).
原文 | Appledore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苹果树 | 苹果花 | 金苹果 | |
德语 | Affalter | Ackerkratz[1] | |
法语 | Pommerel | Aballon[2] | |
芬兰语 | Omppu[3] |
- ↑ 《魔戒》最通行的德语译名仍来自玛格丽特·卡鲁(Margaret Carroux, 1912—1991)在1969至1970年间出版的最早译本。玛格丽特·卡鲁在翻译期间积极与托尔金教授沟通,还委托出版社安排了会面。她翻译时细致参考了《〈魔戒〉名称指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经过2008年的修订,卡鲁版的许多地名有了更贴切的翻译。
《魔戒》另一个主要的德语译本,由德语《精灵宝钻》译者沃尔夫冈·克雷格(Wolfgang Krege, 1939—2005)于2000年推出。相对卡鲁版对语言风格的忠实还原,克雷格版的翻译更为本地化,或者按他自己的话说,“卡鲁版忠实得像同声传译……但若是托尔金在2000年用德语来写《魔戒》,就会是我的译本的模样。”但是,该译本仍因为流行语过多等原因而饱受争议。
在本文中,若无特别说明,德语译名均为卡鲁版在前,克雷格版在后。 - ↑ 《魔戒》的法语译本分为新旧两版。旧版为弗朗西斯·勒杜(Francis Ledoux)在1972至1973年间译出(《霍比特人》亦是他在1969年译出),书后只包含附录一的一小部分;直到1986年套装本出版时,附录才有了蒂娜·乔拉斯(Tina Jolas)的全文翻译。
勒杜版译本风评不佳,从译名到用词都极不连贯。而2012至2016年出版的《霍比特人》和《魔戒》法语新版,由丹尼尔·洛宗(Daniel Lauzon)翻译,细致参考了《〈魔戒〉名称指南》,全本风格统一,较为忠实地还原了托尔金教授的作品,是目前最权威的法语译本。
在本文中,若无特别说明,法语译名均为洛宗版在前,勒杜版在后。 - ↑ 《魔戒》及托尔金教授其他著作的芬兰语译本,主要译者均为克尔斯季·尤瓦(Kersti Juva)。起初她是应埃拉·彭纳宁(Eila Pennanen, 1916—1994)之邀,协助翻译了《魔戒》前两部,随后独自翻译了第三部,自此所有托尔金教授的著作几乎都是由她和诗歌译者帕努·佩卡宁(Panu Pekkanen, 1932—1986)包揽。尤瓦译本忠实而严谨,从《霍比特人》到《刚多林的陷落》都备受芬兰读者好评。
Baggins
我希望这个词能让人联想到“袋子”(bag)——见比尔博与斯毛格的对话:
“ | 我是从袋子的底端来的,但从来没被袋子套上过。 I came from the end of a bag, but no bag went over me.[1] |
” |
—— 比尔博
|
所以,这个名称也要(在霍比特人看来)和 Bag End 相关。Bag End 这个词意即 the end of a 'bag' 或 pudding bag, 都代表“死胡同”(cul-de-sac),是比尔博祖宅的名字。(其实,这是伍斯特郡我姨妈[2]家农场的名字,这个农场在一条小道的尽头。)另见 Sackville-Baggins, 该名称的译名需要同时体现'“麻布袋”(sack)和“袋子”(bag)。
原文 | Baggins[3]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巴金斯[4] | 巴金斯[5] | 巴金斯 | |
德语 | Beutlin | ||
法语 | Bessac | Sacquet | |
芬兰语 | Reppuli |
中译:巴金斯、袋底洞、萨克维尔-巴金斯。见弗罗多·巴金斯、袋底洞、洛比莉亚·萨克维尔-巴金斯等。
- ↑ 霍比特人,第十二章,来自内部的消息。
- ↑ 即简·尼夫(Jane Neave, 1872—1963),托尔金母亲的妹妹,她曾在1911年夏季陪托尔金和他的弟弟希拉里到瑞士健行,这段旅程成为梭林一行攀登迷雾山脉的主要灵感来源。1961年,她提出可以出版一本以汤姆·邦巴迪尔为主角的小册子,于是托尔金编了《汤姆·邦巴迪尔历险记及其它来自红皮书的诗歌》(1962)。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汤姆·希比(Tom Shippey)在《通往中洲之路》(The Road to Middle-earth)一书中指出,比尔博的姓氏巴金斯(Baggins),很可能脱胎自 bagging 这词,按《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这词“在英国北方,指的是正餐之间的进食;今天,尤其在兰开夏郡,则指午后的进食,有分量的‘下午茶’”。
希比指出:“《牛津英语词典》使用 bagging 的完整拼法,是因为‘比较得体’,托尔金知道人们在使用这字时,几乎都会省略最末一个字母 'g', 因此比尔博的姓氏采用的是 beggin 的拼法。”沃尔特·爱德华·黑格于1925年出版的《最新哈德斯菲尔德区方言词典》(A New Glossary of the Dialect of the Huddersfield District)也收录了 baggin 一词,托尔金为此书写了推荐文,据黑格解释,baggin 指的是“一餐,即现在一般指的‘茶点’,但以前遍指任何餐点,与 bagging 通用。之所以有此称谓,大概是一般工人带去工作地点吃的的食物,都是用 bag(袋子)之类的东西装着”。
在18世纪末,哈德斯菲尔德大概是约克郡南部最与世隔绝的区域,许多在别处已销声匿迹的用语,当地方言仍照常使用。托尔金在推荐文中说,在《高文爵士与绿骑士》中若干暧昧不明的字词用语,赖有黑格此作解明。 - ↑ 文景译注:托尔金要求译名包含“袋”这一元素,以和“袋底洞”建立联系,但这一要求在译成中文时无法满足,只能妥协,采取音译。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托尔金为译者写的《〈魔戒〉的术语》中写到,比尔博的家在本地俗称“袋底”,是“刻意要让哈比人联想到‘袋子’或‘布丁袋’的底端,也就是‘死胡同’的意思”。“袋底”是托尔金姨母位于伍斯特郡的农场的俗称,因为在一条巷子底端。
Banks
这个姓氏显然源自居住地,其中 bank 取其“山坡、陡坡”之意。需要翻译成译入语言中相同意义的名称。
原文 | Banks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河岸 | 河岸 | 河岸/班克斯[1] | |
德语 | Hang | Steilhang | |
法语 | Cotelier | Talus | |
芬兰语 | Törmä |
中译:河岸。见威利·河岸。
- ↑ 威利·河岸被译为“威廉·班克斯”。
Barrow-wights
在 barrow(grave-mound, 坟丘)中盘踞的邪物;见本文 Barrow 条目。这个名称是笔者自造词,其对应翻译也应根据译入语言自造。荷兰译本用了 grafgeest[1] (grave-ghost)一词,瑞典译本则译作 Kummelgast(gravemound-ghost).
原文 | Barrow-wights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古冢尸妖 | 古墓尸妖 | 古冢阴魂 古墓老鬼[2] | |
德语 | Grabunholde | Grabwichte | Gräbergäuche[3] Hügelgräber-Geister[4] |
法语 | Esprits des Tertres | Êtres des Galgals | |
芬兰语 | Haudanhaamut |
中译:古冢尸妖。见古冢尸妖。
- ↑ 《〈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收录的2005年版本,将荷兰语译名 grafgeest 误作 grafghest.
- ↑ 龚志成译《罗佛兰登》中的译名。
- ↑ 埃巴-玛加丽塔·冯·弗赖曼(Ebba-Margareta von Freymann)译《汤姆·邦巴迪尔历险记》中的译名。
- ↑ 汉斯·J·许茨(Hans J. Schütz)译《罗佛兰登》中的译名。
Beechbone
这个名称明显是由恩特语或精灵语译成通用语的;因此也同样需要照此意译。(如 Buchbein, 或者 Buchenbein[1] 更贴切一些?)
原文 | Beechbone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榉骨 | 柏骨 | 比奇伯恩 | |
德语 | Buchenbein | ||
法语 | Osfayard | Osdehêtu | |
芬兰语 | Pyökkiluu |
中译:榉骨。见榉骨。
- ↑ 《〈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收录的2005年版本,将 Buchenbein 误作 Büchenbein. 该词实际德语译名为 Buchenbein.
Big Folk, Big People
意译。
原文 | Big Folk Big People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大种人 | 大家伙 | 大人族 | |
德语 | Großes Volk Große Leute | ||
法语 | Grandes Gens | ||
芬兰语 | Isot ihmiset |
中译:大种人。见人类。
Black Captain[1]
意译。
原文 | Black Captain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黑统帅 | 黑影将军 | 黑将军 | |
德语 | Schwarzer Heermeister | Schwarzer Feldherr | |
法语 | le Capitaine noir | ||
芬兰语 | Musta Johtaja |
中译:黑统帅。见安格玛巫王。
Black One[1]
意译。
原文 | Black One | ||
---|---|---|---|
汉语 | 文景 | 朱版 | 旧版 |
黑魔头 | 黑暗王 | 黑手 | |
德语 | der Schwarze | ||
法语 | le Noir[2] | ||
芬兰语 | Musta olento |
中译:黑魔头。见索隆。
Black Riders[1]
意译。
中译:黑骑手。见那兹古尔。
Bolger
见本文 Budgeford 条目。
- ↑ 文景译注:托尔金特意指出该霍比特人姓氏要音译。这一家族的成员经常采用听来高贵的名字,也一律按照标准英文人名来音译。
Bounders
意指“看守边界(bounds, sc. boundaries)的人”。日常生活中几乎不用,但英语词典中有这个词汇,且并未标记为废弃词;这也许是因为十九世纪末 bounder 作为一个俚语仍然广泛传播过,指“粗俗莽撞的人”,后来渐渐成为和 cad[1]一样的蔑称。笔者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其他人提起这个词,或许它已经被年轻一代遗忘了。Max Schuchart 的荷兰语译本作 Poenen(cads), 大概是词典里的 bounder 只有 patser(bounder, cad)这一个义项。在书中,笔者确实有意让读者联想到这个俚语,但“看守边界的人”仍是其首要意义。(不过,就算有可能,译者也无需模仿这个小小的双关笑话。)
中译:边界守卫。见边界守卫。
- ↑ cad:
1. <旧>粗俗的男子,(无教养的)下等人;口出污言秽语的人;无赖。
2. <英>听差;干粗活的帮手。
Bracegirdle
一个真实存在的英格兰姓氏。这个姓氏用在书中,显然是要让读者联想到霍比特人吃得太胖,肚子绷住腰带的场面。理想的译名应能让读者有相同的印象,可以参照 Tight-belt, Belt-tightener, strainer, stretcher 翻译。(这个英语姓氏确实存在,采用罗曼语动宾构词,如 Drinkwater = Boileau[1]. 不过翻译时无需寻找真实姓氏以对应。)用 Gürtelspanner 或许可行?
中译:绷腰带,见普莉姆罗丝·绷腰带。
- ↑ 法语。
Brandybuck
这是个罕见的英格兰姓氏,笔者曾经见过。不过,它的英语词源在此并不重要;在书中,这个姓氏明显是被用来结合 Brandywine River 和 Oldbuck 的元素,参见相关条目。后者中的 buck 是一种动物:古英语中的 bucc (雄鹿,具体品种为黇鹿[1]或狍[2])或 bucca(雄山羊[3])。
注意:地名 Buckland 同样包含了这种动物,即德语中的 Bock. 而英格兰的常见地名 Buckland, 其实一般源自 book-land, 来自一种土地租约形式。
“ | 老雄鹿家族(Zaragamba)把姓氏改成“白兰地鹿”(Brandagamba)时,名称中的第一个元素其实意为“边界地”,因此“边界鹿”(Marchbuck)才是更贴切的翻译。只有非常大胆的霍比特人,才敢当面称呼雄鹿地统领为 Braldagamba(“醉酒鹿”)。[4] | ” |
—— 《魔戒》附录六
|
中译:白兰地鹿[5]、雄鹿地。见梅里阿道克·白兰地鹿、雄鹿地等。
- ↑ fallow: 黇鹿,扁角鹿(一种欧洲小鹿,毛色淡黄,夏天有白斑)
- ↑ roe = roe deer, 狍(分布于欧亚两洲)
roebuck: 狍(尤指雄狍) - ↑ he-goat. 另见泽地的布卡。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 ↑ 文景译注:根据本书附录六,Brandybuck 一名包含 Brandy 这一元素,它与 Brandy River 有关,Brandy River 则来自精灵语的名称 Baranduin, 因此译名应当适当体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据此将 Brandy 音译为“白兰地”,Brandy River 译为“白兰地河”,Brandybuck 译为“白兰地鹿”,而 Baranduin 按照精灵语名称翻译规则译为“巴兰都因(河)”。
Brockhouse
Brock 是獾的旧称,直到十九世纪末还在乡村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出现,因此知名词典中都有收录,包括双语词典。所以,荷兰语和瑞典语译本的错译恐怕没有什么借口了。[1]荷兰语译本的 Broekhuis(你没看错,这个译名在书中出现的四处地方都是照此拼写)简直荒谬:“裤子屋”[2]算是什么意思?瑞典语译本的 Galthus, “野猪屋”也好不到哪儿去,猪又不会掘洞!瑞典译者显然没看懂 Brock 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去查,毕竟他还把 Burrows(掘洞)翻译成了 Grävlingar(瑞典语 gräflingar, gräfsvin 意为“獾”).
许多地名中都有 Brock 这个词,由此也衍生出许多姓氏,譬如 Brockbanks 等。而 Brockhouse 作为霍比特人姓氏,显然是因为獾能开掘错综复杂、井井有条的洞府。
- 德语:Dachsbau 应该可行。
- 丹麦语:Grævling.
中译:獾屋。见獾屋家族。
Butterbur
就笔者所知,英国还没有这个姓氏,虽然 Butter(黄油)一词使用广泛,(用在地名中的)组合词也不少,如 Butterfield. 在书中,根据植物 Butterbur[1](Petasites vulgaris)作了修改,以和布理常用的植物相关姓氏相符。该姓氏的译名最好包含 butter 的对译,不然也可以用含有 butter 一词的植物名,如德语 Butterblume, Butterbaum, 荷兰语 boterbloeme. 或者,还可以用某种根茎粗厚的植物名称代替。(黄油菊是一种多肉植物,根茎粗厚,花叶肥大。)
Butterbur 先生的名字 Barliman 只是 barley(大麦)和 man(人)的结合,对酿酒人兼客栈老板而言十分合适,应当意译。
Captains of the West
意译。
中译:西方众将领。
Chief, The
意译。
中译:头头。见洛索·萨克维尔-巴金斯。
Chubb
一个真实存在的英格兰姓氏。被选作霍比特人姓氏,原因是它在英语中与 chubby(体型上的圆胖)一词联系紧密。(据称这个词源自 chub[1], 一种河鱼。)
中译:胖伯。见法尔科·胖伯-巴金斯。
- ↑ "chub"意为:
1. 圆鳍雅罗鱼。
2. 裸首隆头鱼;白鲑。
Corsairs
意译。他们的设定和地中海海盗相同:既是海上劫匪,又在陆上据有大本营。
中译:海盗。见乌姆巴尔的海盗。
Cotton
和许多现代姓氏一样,这个姓氏也源自居住地,由 cot
(小屋、陋室[1])和 -ton
(town 在地名中的常见形式,古英语中的 tūn 即村庄)组成;所以,它也应该照此翻译。
这是个很寻常的英格兰姓氏,虽然会让现今读者自然联想到 cotton(棉花), 但起源上二者并无关系。确实,霍比特人对烟斗草相当在行,而考虑到烟斗草是由努门诺尔人自西方传入,这种说法多少比较可信;但笔者并不认为他们已经驯化了棉花。考虑到其他语言里大概率不会有一个和棉花对应的常用地名,译名就不要求这种对应了,毕竟这对故事情节也并不重要。参见本文 Gamgee 条目。
另外,族谱中 Cotman 这个名字,意为“住小屋的人”[2],在较全的词典里可以找到,且也是一个常见的英格兰姓氏。
“ | 实际上,“科顿”(Cotton)代表 Hlothran, 是夏尔相当常见的村名,该词衍生自 hloth- (“两室的居所或地洞”)和 ran(u) (“山坡上一小群这类居所”)。它作为姓氏,可能是 hlothram(a)(“村民”)的变体。Hlothram 是农夫科顿祖父的名字,笔者将其译成了“科特曼”(Cotman)。[3]
|
” |
—— 《魔戒》附录六
|
中译:科顿[4][5][6]、科特曼[7]。见托曼·科顿、科特曼等。
- ↑ "A cottage or humble dwelling". "cot": <古>村舍;小屋。
- ↑ cottager: 住乡间小屋者;农场雇工;佃户。
cot-dweller: 住小屋的人。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 ↑ 文景译注:科顿(Cotton),霍比特人姓氏。托尔金指出,它由 cot 和 ton 组成,意为“小屋屯”,与“棉花”无关。译者综合考虑后决定音译。见附录六。
- ↑ 文景译注:托尔金指出,该名由cot和ton组成,意为“小屋屯”,与“棉花”绝无关系;但附录六表明,“棉花”的含义可以与 Gamgee 的“棉签”含义形成有趣的玩笑,虽然霍比特人其实不知道这一点。
- ↑ 文景译注: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一文中亦指出,“科顿”(Cotton)这个姓由 cot 和 ton 两个成分组成,意为“小屋屯”,与“棉花”无关。但他也曾提到,“甘姆吉”(Gamgee)一词有“脱脂棉”的意思(他童年时学到这个词,不过现在它已经过时了),而“科顿”(Cotton)有“棉花”的意思,因此这两个名字虽然在中洲没有关系,但在现代英语中却有联系,这里的笑话就是来自这个联系。
- ↑ 文景译注:托尔金指出,该名构词为cot(小屋)+man(人),应意译为“住小屋的人”;译者考虑到这不符合中文读者习惯,故采取音译。
Dark Lord, Dark Power
意译。
Dead, The
意译。
中译:亡者。见山中之民。
Dunlendings
翻译时不做改动,只需处理单复数表达。这个名称代表洛汗语中的 dun(n)lending, 用于称呼 Dun(n)land 地区的住民。
- ↑ 文景译注:形容词形式为 Dunlending 和 Dunlendish. 托尔金要求该词尽量保持 dun 的元素来音译,但中文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只能妥协。
Easterlings
意译,参考“东方之人”[1](在书中指来自鲁恩内海以外不知名地区的人)。
Elder Kindred, Elder Race, Elder People
意译。如果译入语言中 old 有两种表达方式,就用更古老的那一种(英语中,更古老的 elder 既高贵又亲切[1])。
不过,西方精灵的复数形式 Elda-r 和 Elder 这两个词的相似,其实并非有意安排。Elda, 即“精灵”这个词,是《魔戒》写作之前很久就已经完成的构思。译者并不需要还原这种相似;这既不重要,也没什么建设性。试比较 Elder Days, 意指一段更古老的年代,那时他们的先祖曾是历史的主角。
中译:年长亲族、年长种族、年长子民[2]、远古时代。见精灵、第一纪元。
Elf-friend
意译。这个名称是受了 Ælfwine 的启发。后者是一个日耳曼古老名字(如伦巴第国王 Alboin )的英语形式,虽然有记载的那些叫 Ælfwine 的人并不太关心这个名字在古英语中有什么意义。
中译:精灵之友。见精灵之友。
Elven-smiths
意译。《魔戒》中这个古体的形容词 elven 和英语中略带贬义的 elfin[1] 不能混为一谈,这个词带给读者的联想和笔者构思完全不同。翻译时,可以使用译入语言中 elf 的对译,或者只译出复合词里第一个元素,也可以当作 elvish+smiths 的形式,并使用 elvish 的对译。
- 关于德语译本:笔者谨慎指出,德语中的 Elf 和 elfen 或许不能和 elf, elven 完全对应。笔者认为,德语 Elf 这个词是直接从英语引入的,或许也包含了笔者不愿让读者联想到的那层意义:比如德雷顿笔下[2],或是《仲夏夜之梦》中的小精灵(我想,Elf 这个词第一次在德语里出现,就是在《仲夏夜之梦》的译本中)。这些住在花里,长蝴蝶翅膀的“精灵”只不过是 elf 莫名其妙的退化版本。
不知译者可否考虑使用 Alp(或者用更好的 Alb, 词典里仍然作为变体列出,从历史角度看更为合适)这个词,它才是 elf 在德语里真正的同源词。如果它的词意和英语 oaf[3] 一样都指调皮刻薄的精怪,elf 的情况其实也是一样。笔者不得不说,那些“精致”幻想文学的误导,和乡谈中这种向贬义退化的用法相比,实在是有害得多。《魔戒》这套“神话”中的精灵,和传统民俗认知中那些“小精灵”(fairies)并不相同。而正如笔者所述[4],希望译名能采用最古老的形式,让故事的读者自己建立起正确的联想。[5]
- 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alf 即堪用。
中译:精灵工匠。见格怀斯-伊-弥尔丹。
- ↑ "elfin":
1. 小精灵似的;小妖精似的;小精灵(或小妖精)所做的。
2. 幼儿的,幼儿时代的。
3. 活泼淘气的,调皮的。
4. 矮小的,小巧的。
5. 有魔力的,有法术的。
来自中古英语 elven (elf), 自古英语 elfen, ælfen (nymph). - ↑ 指迈克尔·德雷顿,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人。他的诗作 Nimphidia 中对传统意义中“小精灵”的描述最为托尔金教授所诟病。托尔金教授在著名批评作品《论仙境奇谭》中有言,“Nimphidia 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小精灵故事了。Oberon 的宫殿里,墙砖是蜘蛛腿,窗户是猫眼球,瓦片是蝙蝠翅膀。Pigwiggen 骑着活蹦乱跳的蜈蚣,给他的情人 Mab 王后送去一只用蚂蚁眼睛做的手镯……”
- ↑ "oaf":
1. 痴儿;蠢人。
2. 粗笨的人。
3. 畸形儿。
4. <废>(民间传说中用以偷换人间姣美小儿的)低能(或畸形)小精灵。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阿瑟·兰瑟姆在1937年12月13日写信给托尔金,质疑用“小孩子们”(little boys)一词来称呼非人类的半兽人似有不妥。1937年12月19日,托尔金写信给艾伦与昂温出版社(即信件20号),同意这侮辱性的字眼用得“相当愚蠢,不太得体”,并想着改为 oaves 或许好一点。但他后来修订文本时,还是让保留了 boys 一词。附带一提,《牛津英语词典》列了 oaf 这词的两个复数用法:oafs 与 oaves. oaf 的定义是“精灵(elf)的幼童,地精(goblin)的幼童,理当是精灵遗弃的丑陋孩子或低能儿(changeling);因此,这词意指私生子、畸形儿或呆笨的孩子,也泛指傻瓜、弱智、蠢货、驴蛋者流”。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 ↑ 事实证明,托尔金教授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全世界对 elf 一词的既有印象。
Enemy, The
意译。
Ent
需要音译,不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复合词,如 Entwives 中。这应该是安都因河谷语言,包括洛汗语中对这个种族的称呼。不过,它实际上是古英语中“巨人”的意思,这样就和洛汗的语言史设定保持了一致。不过,本书中的 Ents 并非源自日耳曼神话,人物和形式都没有参考。Entings “Ent 的后代”[1]这个词,除单复数外,翻译时也须保持不变。这个种族的辛达语名称为 Onodrim.
- ↑ 《托尔金指南》收录的1975年版本中,此处为 "children of Ents". 《〈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收录的2005年版本中,此处为 "descendants [children] of Ents". 方括号
[ ]
是编辑者的注释,所以托尔金教授的原稿想必是 descendants.
Evenstar
Arwen Undómiel 的称号,是昆雅语 Undómiel 的译名,需要意译。
中译:暮星。见暮星。
Fairbairns
意译。这是个英语姓氏,Fairchild 的北方变体。笔者使用这个姓氏意在表达山姆的女儿埃拉诺精灵般的美貌,这种美貌也在她的后代中长久继承。现代英语形容发色时,fair 一词主要意指金发[1]而埃拉诺也确实以金发闻名;笔者确实想让英语读者产生如此联想,不过这一细节并不需要严格翻译。
Fair Folk
美丽的种族(来自威尔士语中的 Tylwyth teg, 美丽种族,即小精灵[1]),精灵的别名之一。意译。
中译:美丽种族。见埃尔达。
- ↑ "fairies".
Fallohide
这个名称稍具难度,如有可能的话还是翻译为好,毕竟它在通用语中含有实际意义,虽然是个旧词,元素也比较古老。这个名称来自英语的 fallow + hide(德语中的同源词分别为 falb 和 Haut), 意为“苍白的皮肤”[1]。fallow 意为苍白、微黄,现今已不再使用,只在 fallow deer[2]中出现;而 hide 也不再指人类皮肤(除了描述皮革衣物时可能发生的借代)。所以,这确实是个古体词,但翻译时无需模仿这些古体元素。见马尔科和布兰科[3],及《魔戒》附录中所述洛汗语和一些霍比特词汇的关系[4]。
中译:白肤族。见白肤族。
Fang
《魔戒》卷一第四章中的狗,意译。这个名称自然和英语 fang 意义相同,“尖牙或突出的牙齿”(古英语中的 fengtōp, 德语中的 fangzahn)。不过和它一起出现的狗名 Grip 和 fang 已经不再使用的动词形式意义相同,笔者认为德语译名仍用 Fang 较为合适。
中译:尖牙。见尖牙。
Fatty Lumpkin
意译。kin 显然是一个“指小表爱”后缀。
中译:胖墩儿。见胖墩儿。
Fell Riders
意译。
中译:凶恶骑手。见那兹古尔。
Fellowship of the Ring
正文内意译;如有可能,在标题中也意译。
中译:护戒同盟(正文)、魔戒同盟(标题)。见护戒同盟、魔戒I-魔戒同盟。
Ferny
布理的一个姓氏,意译。Fern[1], Ferny[2] 和 Fernie 都是英格兰姓氏;不过无论这些姓氏起源如何,Ferny 主要是作为布理常见的植物相关姓氏加入书中的。
Firefoot
意译。
中译:火足。见火足。
Firstborn, The
精灵的别称之一,意译。(Firstborn, 因着精灵是所有独立起源的能言种族中,最早出现的一个;他们的苏醒早于人类和矮人。至于霍比特人,显然是人类中特殊的一支。)
中译:首生儿女。见精灵。
Fladrif
见本文 Leaflock 条目。
中译:弗拉德利夫。见树皮王。
Flourdumpling
意译。
中译:面汤团。见威尔·白足。
Free Folk, Free Lords of the Free, Free Peoples[1]
意译。
中译:自由种族、自由之民的自由领袖、自由人民。见自由种族。
- ↑ 《托尔金指南》收录的1975年版本中,这三个名称以分号
;
并列,这与文中其他并列情况并不相同。《〈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收录的1975年版本中,这三个名称与类似情况一样,以逗号,
并列。
Gamgee
一个英格兰姓氏,不过并不常见;它的起源并不明确,似乎也并非英语。另外,这个词其实也表示“脱脂棉”(这个词是笔者童年所识,已经无人再用),源自杰出的外科医生 S. 加姆季发明的“加姆季敷料”[1](他去世于1886年)。在翻译时,最好将它作为没有实际意义的名称处理,在符合译入语言拼写习惯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不变。
“ | 甘姆吉。根据红皮书中列出的家族传统,加尔巴西(Galbasi)这个姓氏及其简化版本“加尔普西”(Galpsi)都是来自“加拉巴斯”(Galabas)这个村子,普遍认为是来自 galab- (“猎物”[2])和 bas- 这个大致等同于我们的 wick 和 wich 的古老元素。因此,“甘米奇”(Gamwich, 读作 Gammidge)似乎是个十分贴切的翻译。但是,将“甘米奇”缩短为“甘姆吉”以表现“加尔普西”的过程中,并不是有意体现山姆怀斯与科顿家族的联系,不过加入他们的语言中真有任何依据,那类笑话必定会颇具霍比特人味道。实际上,“科顿”(Cotton)代表 Hlothran, 是夏尔相当常见的村名,该词衍生自 hloth- (“两室的居所或地洞”)和 ran(u) (“山坡上一小群这类居所”)。它作为姓氏,可能是 hlothram(a)(“村民”)的变体。Hlothram 是农夫科顿祖父的名字,笔者将其译成了“科特曼”(Cotman)。[3]
|
” |
—— 《魔戒》附录六
|
- ↑ Gamgee tissue, 是加姆季医生发明的一种医用敷料,以纱布包裹脱脂棉吸水,用于预防伤口感染。因其应用广泛,伯明翰等地习惯上将脱脂棉都叫作 gamgee, 托尔金教授也正是在此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童年。
- ↑ 文景版此处似误译,原文为 game.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 | 这个名称比较棘手,但毕竟是核心角色(山姆)的姓氏,所以相当重要。该名称并无明显的意义,所以根据“将通用语词汇处理为英语风格”的说法,它所对应的通用语名称应该在那个时代也没有什么意义…… Gamgee 的第二个 g 发软音[1]……
根据普遍规则,如果霍比特人名没有明显的意义,就应该原样保留,并按英语等译入语言的习惯来发音。这样的话,把 Gamgee 还原为当时的形式 Galbasi 或简化版本 Galpsi 再来翻译,或许比较合理。 不过,Gamgee 确实是个比较特殊的案例。虽说 Galbasi, Galpsi 的意思在当时并不了然,但是按他们家自己的说法是来自 Galabas 这个村名,后者则是有实际意义的。Galabas 包括一个意为“娱乐”的词根[2]和一个通用语中常见的地名词尾,和英语中那些简化过的或完整的词尾一样,如 接下来要讲的是个人经历方面。除了本书虚构的内容之外,Gamgee 一词在现实中也曾有过耐人寻味的广泛使用。我幼年时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又怪又好笑,一直没有忘记。不过这个名字之所以奇怪,全因大家当时都用它来称呼(外科上的)“脱脂棉”。我当时还以为加姆季医生就是照着脱脂棉给自己取的名字。多年之后,为了逗孩子们开心,我捏造了“老头儿甘姆吉”(Gaffer Gamgee)这个人物。当然,我一半是虚构,一半是参照了度假时见过的一个乡下老汉,他喜欢隔着花园篱墙和路人攀谈。这个人物并没来得及被我加入《霍比特人》,是后来(1932年[3])才开始撰写的;数年以后,本书的最初几章里就有了他的出场。 显然,正因为我把 gamgee 一词和“脱脂棉”(cottonwool)挂钩,山姆·甘姆吉熟识的那家人才会被我写成“科顿”(Cotton)家族(“棉花小路”[4]是我幼年非常熟悉的一个地名)。当然,我那时已经很清楚这个名称和“棉花”不会有任何关系。不过,这纯属我自己的小幽默,于故事而言并不重要,甚至不太恰当;虽然这个名字和夏尔的许多灵感一样,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又及:根据英格兰地名学会的解释[5],Gamgee 这个姓氏来自法国地名 Gamaches. 根据中世纪的记录,同样来自这个地名的姓氏包括 de Gamesches, de Gamagis, de Gemegis 等,看起来都和 Gamgee 很相似。基于这个说法,我认为故事里的 Gamgee 如果像 Took 等姓氏一样,被当作来源不明的姓氏对待,效果会更好一些;比如,这个名称也许来自夏尔之外,甚至源于和通用语毫无联系的语言。 |
” |
—— 本文的早期手稿
|
“ | 如果我没有听说过“加姆季敷料”,就不会使用 Gamgee 这个名字了;我小时候曾经以为伯明翰有个加姆季医生(无疑与敷料同出一门)。这个名字我也总是忘不掉。后来,老头儿甘姆吉第一个出现;对我的孩子们而言,他算是个传奇人物了(他的形象取材于现实中的一个老头儿,当然名字并不相同)。不过你也发现了,书中它被处理成了实际霍比特人姓氏的译名,源自制索场附近一个(以制索为业的)村庄,译成英语风格是 Gamwich(读作 Gammidge)...[1] | ” |
—— 信件144号,1954年4月25日
|
“ | 大概30年前我们在拉莫纳湾[2](那时还比较荒凉,不便到达)度假,当时那里有个有趣的老汉,喜欢和人议论八卦、寒暄天气的那一套。因为想逗儿子们开心,我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老头儿甘姆吉;后来,我那些家庭小故事中类似的老汉也都叫这个名字,那时我正开始创作《霍比特人》。选“甘姆吉”这个名字一开始只是出于头韵的考虑,不过这个名字并不是我自己造的,而是从幼年记忆中一个滑稽的词汇而来。事实上,这个名字是我小时候(伯明翰)对“脱脂棉”的称呼(甘姆吉和科顿两家的联系也出于此)。对于这个名字最初的起源,我知之甚少……[3] | ” |
—— 信件257号,1964年7月16日
|
Gamling (the Old)
一位洛希尔人的名字,和在洛汗的几个其他名字(Shadowfax, Wormtongue)一样,都转化成了现代英语的形式,但翻译时这个名字最好保持不变。它原本的形式是 Gameling(其中 a 为短元音 ă), 这也是洛汗语中为霍比特人所似曾相识的名称之一,毕竟是英语(代替实际的通用语)形式,可能是 Gamlen, Gam(b)lin 等姓氏的起源。试比较 The Tale of Gamelin[1], 这是一首中世纪诗歌,后来成为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的素材。(这个词源自词干 gamal-
“老的”,斯堪的纳维亚诸语言中屡见不鲜,但在其他地区,只有古英语诗作和古高地德语的人名中才有出现。)
中译:老甘姆林。见甘姆林。
Goatleaf
布理典型的植物相关姓氏,它是忍冬[1]的一个旧称。试比较法语 chèvrefeuille(中世纪拉丁语有 caprifolium 一词,不过或许源自当地语言). 德语翻译应该并不困难,毕竟有现成的 Geiszblad(即 Geissblatt)可用。
中译:金银花。见哈里·金银花。
- ↑ "Honeysuckle or woodbine".
honeysuckle:
1. 忍冬。
2. 耧斗菜;杜鹃花。
woodbine = woodbind:
1. 欧洲忍冬。
2. 五叶地锦。
3. 紫茎忍冬。
Goldberry
意译。
中译:金莓。见金莓。
Great Enemy
意译。
中译:先代大敌。见魔苟斯。
Grey Company
意译。
中译:灰衣劲旅。见灰衣劲旅。
Greyhame[1][2]
现代英语化的“洛汗语”[3] grēg-hama, 即“灰色衣装[4]”,甘道夫在洛汗的别名。Grēghama 和 Greyhame 这两个名字放到译入语言里,读者大概是看不懂的;而 Grey-
对英语读者而言则有实际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比较恰当的做法,是把这个绰号翻译出来,就像伊奥梅尔将之翻译为通用语一样[5]。因此:
- 荷兰语:Grijsmantel, 正确。
- 瑞典语:gråhamn “灰色幻影”,错误。
- 德语:Graumantel 何如?
- ↑ 《〈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注:《魔戒》初版中这一名称写作 Grayhame, 本文的手稿亦作 Grayhame. 《魔戒》再版时,正文更正为现行的 Greyhame.
- ↑ 在《托尔金指南》收录的1985年版本中,本条目位于 Grey Host 与 Grey Pilgrim 之后;在《〈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收录的2005年版本中,本条目位于上述两条之前,想必是托尔金教授原本的排序。
- ↑ 《〈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收录的2005年版本,在此处使用了 Rohanese 一词,该词极少出现。托尔金教授本人在刚铎的河流与烽火丘中用过这个词,《〈魔戒〉读者参考手册》曾有所引用;除此之外,在绝大多数文本中,普遍用 Rohan 指代洛汗语。
- ↑ coat: <古>(某职业或某阶级)惯常穿的服装。
- ↑ 魔戒II-双塔殊途,卷III-第二章,洛汗骠骑。
- ↑ 文景译注:灰衣(Greyhame),洛汗语,hame 意为“衣袍,斗篷”。该词与“雪河”(Snowbourn)的构词法相似,都是一个现代词和一个古词的组合。
Grey Host
意译。
中译:灰色大军。见山中之民。
Grey Pilgrim
甘道夫的别号之一,是辛达语词汇 Mithrandir 的译名,在译入语言中需要意译。
中译:灰袍漫游者。见甘道夫。
Grip
农夫马戈特家犬的名称。意译。
中译:利爪。见利爪。
Grubb
一个霍比特姓氏(复数形式为 Grubbs[1]),意译。如有可能,请尽量音形兼备。这个姓氏意在使人联想英语动词 grub, “在土壤中挖掘、扎根[2]”。[3]
中译:挖伯。见劳拉·挖伯等。
Guardians
意译。
中译:守护者。见维拉。
Halfling
“霍比特人”的通用语名称。这并非一个真实存在的英语词,不过构词方式正确,所以应该也算数。这个词表示“一半大小的人”,译者也得构造一个对应的词语,且包含“半”的意思。荷兰语译本保留了 Halfling(读者想必很容易看出这是 half 的衍生词,虽然荷兰语中并无这种用法).
中译:半身人。见霍比特人。
Harfoots
这是个复数形式,从上下文来看相对简单易懂,由 hairfoot(脚上多毛的人)变化而来。其演变过程大致等同英语中的 hǣr-fōt > hērfot > hĕrfoot, 包含常见的 er > ar 变音。中古英语中的 hair 虽然与古英语中 hǣr/hēr 相关,但并非由它直接变化而来;后者其实更对应德语的 Haar. 所以,德语中 Harfuss 这个词在各方面都合乎要求,不论是意义、形式还是微小的音变。见本文 Fallohide 条目。
中译:毛脚族。见毛脚族。
Harry[1]
译为类似的常见男名即可。
中译:哈里。见哈里·金银花。
- ↑ 原标题:Harry < Herry < Henry.
Hayward
意译。这个词原指守卫篱墙、防止牲口走失的地方小吏,现在它已经过时,主要作为姓氏出现;不过,我们的霍伯·篱卫在书里的确负责这一职务。这个词由 hay (此处并不指草,而是篱笆)和 ward(守卫)组成。试比较雄鹿地的地名 High Hay, Hay Gate, Haysend 等。如果译入语言中存在类似的旧词,对翻译无疑大有助益。荷兰语译名为 Schutmeester(已经很接近了,这个词指的是看守畜栏或篱笆地的人), 瑞典语则是 stängselvakt “树篱看守”,非常符合笔者的意图。
中译:篱卫。见霍伯·篱卫。
Healer, The Healers
意译。
中译:医者。见医者。
Heathertoes
一个布理姓氏。它在英语中并无对应,虽然 Heather- 确有在一些真实姓氏中出现。荷兰语译名是 Heideteen, 德语也许可以用 Heídezhen? (这大概是大种人对霍比特人的一个戏称,因为他们赤足行走,由趾间搜刮石楠、嫩枝和草叶。)
中译:石楠趾。见马特·石楠趾。
Hobbit
保留不译,因为这个名称在当时的夏尔已不存在具体的意义,也并非由通用语(或英语等译入语言)而来。
“ | 霍比特。这个名字是发明出来的。西部语中但凡提到这支民族,都用“班纳基尔”(banakil),即“半身人”。但当时夏尔和布理的居民用的是“库都克”(kuduk),这在别处都见不到。不过,梅里阿道克实际上记载过,洛汗之王用的是“库德-督坎”(kûd-dûkan)这个词,意思是“穴居者”。如前所述,霍比特人曾说过一种与洛希尔人密切相关的语言,因此“库都克”很可能是“库德-督坎”一词的残留形式。出于已经解释过的理由,笔者将后者译成了“霍尔比特拉”(holbytla),倘若该词当真曾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古代语言中,那么“霍比特”(hobbit)这个词完全可以是它的一个退化形式。[1] | ” |
—— 《魔戒》附录六
|
中译:霍比特人。见霍比特人。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Holman
一个英格兰姓氏,不过在这里取 "hole-man"(洞府中人,发音相同)之意,需要据此意译。
中译:霍尔曼。见“绿手”霍尔曼等。
Hornblower
Hornblow 和 Hornblower 都是英格兰姓氏。在夏尔,这个姓氏显然与职业存在联系。需要意译。
中译:吹号,见托博德·吹号。
Isengrim
见本书卷三第601页:“一些古老家族有选取听来高贵的首名的习俗;特别是那些出身白肤族的,例如图克家和博尔杰家。”[1]这是个日耳曼古名,现在它通常让人想到《列那狐的故事》[2]中的那匹狼。显然,这个名字不包含通用语元素,所以最好保留不译。
中译:艾森格里姆。见艾森格里姆三世·图克等。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 ↑ 指西欧民间故事常见的诡计者形象 Reynard the Fox, 凭借其狡猾机敏在动物间招摇撞骗、进退自如,最常对上的冤家便是他的叔叔,野狼 Isengrim。列那狐的故事源自12世纪的拉丁谐剧诗 Ysengrimus, 并在后世文学中开枝散叶。托尔金教授所译的中古英语长诗《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中便有列那狐的戏剧性出场;莎士比亚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朱丽叶的表兄 Tybalt 之名便是取自列那狐故事中的“猫中王子”,剧中 Mercutio 也曾用这个称号戏弄过他。
Leaflock
意译,因为这个名称原本是精灵语 Finglas(fing “头发” + las(s) “树叶”)的通用语直译。同样的还有 Skinbark, 是精灵语 Fladrif 的通用语直译。
- ↑ 文景译注:树叶王(Leaflock)和树皮王(Skinbark),直译的话应是“树叶为发”和“树皮为肤”,这也分别是他们的精灵语名字“芬格拉斯”(Finglas)和“弗拉德利夫”(Fladrif)的含义。
Maggot
一个并无实际意义,只在发音上带有霍比特风格的名称。它在英语中指“蛆虫”,但这其实并非笔者本意。荷兰语译本作 Van de Made(made 即德语中的 Made, 古英语中的 maþa[1], 害虫); 虽说从英语词源学上来看,根据词义找到对译一般可行,但最好还是像瑞典语译本那样,对这个名称保留不译。
Marigold
作为花名翻译。之所以取用这个词,不仅因为它是个常见英文名,也是因为其中包含 gold(金)一词,还指一种金色花朵(即金盏花);这暗示了山姆怀斯的家族也拥有一部分白肤族血统,这部分血统因加拉德瑞尔夫人的眷顾而得以在他的子女当中体现出来,如金发的埃拉诺和嫁到皮平家的戈蒂洛克丝(Goldilocks 可指“金凤花”)。然而,在译入语言中对应的花名可能没有这种构词,无法体现原意(如法语对应的 souci),最好用更合适的黄色花朵名替换。瑞典语译者解决了这个问题,译为 Majagull 并加注 Ringblom(瑞典语 ringblomma “金盏花”,见同源德语词 Ringelblume); 荷兰语译者译为 Meizoentje(意为 daisy, 百合花)辄止。后者虽然译得不错,但并未考虑到 Marigold 本就有一个名叫 Daisy 的姐姐(即戴西·甘姆吉);而且,荷兰语译本里也没有收录霍比特人家谱。
- ↑ 文景译注:对霍比特人姓名译法的说明: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一文中对许多人名提出了特殊的翻译要求,如:普通霍比特人的姓氏若有含义,均应意译;图克家和白兰地鹿家的人名通常要求音译(他们经常取听起来显得很有贵族气息的名字)。译者的原则是尽可能满足作者的要求,但由于中文和《指南》一文针对的拼音语言区别极大,难免出现无法两全其美的情况,故不得不采取一些妥协。(1)霍比特人的女子名常常使用珠宝、花朵的名称,按要求应尽量意译;但这样的译法会产生大量完全不符合中文读者习惯的人名,故译者权衡再三后还是采取了音译的处理方法。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山姆怀斯的姊妹玛丽戈德(Marigold)这个人名的情况:托尔金特地要求把她的名字译成对应的金色花朵名(“金盏花”),这是因为她拥有霍比特人中十分罕见的金发;她是金发这个事实,体现了山姆怀斯也拥有一部分白肤族血统,这部分血统因加拉德瑞尔夫人的眷顾而得以在他的子女当中体现出来,如金发的埃拉诺和戈蒂洛克丝(Goldilocks 可指“金凤花”)。尽管译者综合考虑之下决定将 Marigold 音译,但有必要将这个名字后的考虑传达给读者。(2)托尔金有意使用了一些现代英国姓氏(或将其稍加调整),以创造故事与现实的联系,从而赋予故事历史感,这种情况下译者也采用了中文常见的音译,如“加德纳”(Gardner),显然是由“园丁”(Gardener)一词而来。
Mugwort
一个布理姓氏,自然是植物名(Artemisia 即蒿属植物,法语名为 armoise, 与苦艾草同属,后者在法语中为 armoise amère)。如果译入语言的对应植物名比较适合,就直接译出(如德语 Beifuss);或者也可以译成形态上类似的其他草本植物,因为取 Mugwort 这个名字,除了它发音上有霍比特风格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中译:艾蒿。见艾蒿先生。
Necromancer
意译。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在1964年7月16日写给克里斯托弗·布雷瑟顿的信中,托尔金解释说,死灵法师的功能“其实就是给出一个甘道夫必须离开、让矮人们和比尔博自谋出路的理由——这对情节是很重要的。”(信件257号)
死灵法师(一般来讲)是与死者交流和行事的巫师或法师。在《中洲历史》卷十《魔苟斯之戒》(Morgoth's Ring)的《埃尔达的风俗与社会准则》(“Laws and Customs Among the Eldar”)一文中,对索隆为什么被称为“死灵法师”给出了解释。精灵死后,其魂魄 (fëa)会被释放出来,邪恶的魂魄可能会寻求与活人结交,试图寄居在活人体内,要么是为了奴役寄主,要么是为了抢夺别的魂魄的躯体。托尔金写道:“据说索隆就干过这种事情,并且教导他的追随者们,如何去摄居别人的躯体。”
Neekerbreekers
一种虚构的昆虫;可以在译入语言中虚构一个发音相似的名字(根据笔者的设想,这种昆虫和蟋蟀差不多)。
- ↑ 文景译注:这是托尔金发明的昆虫名,应按相似读音创造。
Noakes
在译入语言中保留,或替换为类似风格的名称。
Noake(s) 或 Noke(s) 是个英格兰姓氏,或许出自一个小地名 No(a)ke, 后者又是由早期英语 atten oke “橡树生处”而来。不过这个词意早已无人问津,所以翻译时并不需要加以考虑;这个名字在本书故事中也并不重要。
中译:诺克斯。见老诺克斯。
Oldbuck
见本文 Brandywine, Brandybuck 条目。后缀 -buck
来自人名 Buck, 其古体是 Bucca[1]. 这位霍比特人的首名 Gorhendad 应当保留不译,该词在威尔士语中意为“曾祖父”。至于为什么将这位雄鹿地居民的名字处理为威尔士风格,已在本书附录内作了说明[2]。
中译:老雄鹿。见戈亨达德·老雄鹿。
- ↑ 见泽地的布卡。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Oliphaunt
保留不译。这是 elephant “大象”的一种古体形式,作为霍比特人对大象的乡俗叫法;这是考虑到有关这些南方巨兽的故事,应该是在很久以前传到夏尔的。要保留这个命名上的细节,只需把译入语言“大象”的词首 E 替换成 O. 这样的话,即使没有对应的古体形式,这个名称的词意和风格也可以充分保留。荷兰语译本放弃了原文的古体风格,直接用“大象” olifant 作为译名,毕竟这个词在荷兰语中并没有经历英语中的相应变化。英语中的 Oliphant 源自古法语 olifant, 但其中的 o 音应该还是出于英语或德语一系:如古英语 olfend 和古高地德语的 olbenta(骆驼). 一般来说,那些罕有机会一睹真容的异国动物,在不同语言的转述中总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所以,前述的 olfend 和 olbenta 大概终究还是和古典意义上的 elephant (这是个源自希腊语的拉丁词)脱不了干系。 [1]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托尔金曾发表过一首题名为 lumbo, or Ye Kinde of Ye Oliphaunt 的长诗,是名为《非自然世界与中世纪韵律中的奇遇》(Adventures in Unnatural History and Medieval Metres, Being the Freaks of Fisiologus)的两首系列诗中的一首,刊载于埃克塞特学院1927年6月出版的 Stapeldon 杂志(第40期第7页)。这两首长诗的写作题材沿自公元2世纪的希腊博物志《博物学者》(Physiologus),属于古老的动物寓言。
- ↑ 文景译注:毛象(Oliphaunt),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中提到,该名是霍比特人对“大象”(elephant)的说法,很可能是 elephant 的变体,故要求该名音译。但他的要求是针对接近英语的拼音文字而言,中文的音译不可能令读者联想到“大象”,故此处采用“毛象”这个听起来通俗,又比大象古老的名称来意译。
- ↑ 文景译注:猛犸(Mûmak, 复数 Mûmakil),哈拉德人对他们在战斗中使用的一种类似大象的巨兽的称呼。刚铎沿用了 Mûmakil 这个名称,以称呼同一种生物。这种生物便是霍比特人语言中的“毛象”(Oliphaunt)。基于类似 Oliphaunt 译法的考虑,于此将 Mûmak 及其复数形式 Mûmakil 都译作“猛犸”。
Orald
Orald 和 Forn 都是邦巴迪尔的别称,源自通用语之外的语言,根据原则应当保留不译。Forn 实际上是斯堪的纳维亚语中“(属于)古老(时代)”的意思;本书中所有矮人的名字都是古诺斯语,以对应原文中实际设定的人类北方语言,这些人类同洛希尔人是近亲,但来自黑森林的另一端。Orald 意为“非常古老”,是个古英语词,对应了洛希尔人及其亲族的语言;该词最好保留不译,不过既然德语中有完全对应的同源词汇 uralt, 德语译本应该可以采用。
中译:欧拉尔德、佛恩。见汤姆·邦巴迪尔。
Orc
这种生物当时在通用语中的称呼;根据原则,应该译为英语或相应的译入语言。在《霍比特人》中,除一处[1]之外,它都被译为 goblin “哥布林”;不过这个翻译,包括笔者所知的其他欧洲语言中的相应名称在内,其实都不十分准确。《魔戒》和《精灵宝钻》中的 orc, 固然包含了 goblin 的一些传统特征,但二者不管是在起源、作用,还是与精灵的关系等方面,都不能混为一谈。无论如何,对笔者来说用 orc 这个发音称呼这种生物十分合适,所以应当保留不译。[2]
这个称呼译入日耳曼语族时,应该拼成 ork(如荷兰语译本), 但 orc 已经被笔者自己广泛使用,在英语版本里作修改也不太现实,不过它的形容词形式 orkish 还是拼对了。该词在灰精灵语中为 orch, 复数则是 yrch.
笔者起初是借用了古英语中的 orc(见《贝奥武甫》112行 orc-neas[3] 及其训诂 orc = þyrs “食人魔”,heldeofol “地狱恶魔”). 它和现代英语中的 orc 或 ork 应该并无联系,后者用于称呼海豚科的各种海兽。 [4]
- ↑ 指奥克锐斯特。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在1937年初版《霍比特人》中,(甘道夫在黑森林外叮嘱的 "goblins, hobgoblins, and orcs")是 orc 这个词的唯一一次出现(Orcrist “兽咬剑”这个词除外)。在《魔戒》中,托尔金几乎完全放弃使用 goblin 这个词(出现次数不到十次,而且全在《魔戒同盟》和《双塔殊途》中),一贯用的是 orc.
- ↑ 原文为 eotenas ond ylfe / ond orcneas, 《托尔金指南》收录的1975年版本中作 orc-nass.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在为译者写的指南《〈魔戒〉的术语》中,托尔金写道:“我是从古英语中提取了这个词(《贝奥武甫》第112行,orc-neas),以及这样的注解:orc = þyrs(食人魔怪), heldeofol(地狱恶鬼). 这与现代英语中的 orc 和 ork(指的是各种海豚类的海兽)完全无关。”
- ↑ 文景译注:奥克(Orc),复数是 Orcs. 他们是黑暗势力一方最常见的爪牙。托尔金对这种生物有独特的设定,他在《〈魔戒〉名称指南》中指出,尽管他在《霍比特人》一书中将其泛称为“哥布林”(goblin),但在他的设定中,这种生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哥布林”,各国译者在翻译时也不可将其转化成本国语言中对 goblin 的叫法,而应保留 Orc 这一名称的拼写,以传达异化感。因此译成中文时,将 Orc 音译成“奥克”是最符合托尔金要求的做法,而不是意译成“半兽人”。相应地,由于托尔金有时仍会使用 goblin 一词作为 Orc 的通用语说法,他作品中的 goblin 也采用 Orc 对应的含义来意译,即“半兽人”。
Pickthorn
一个布理姓氏,含有实际意义,应当意译。
中译:摘荆棘。见汤姆·摘荆棘。
Pimple
一个蔑称,意译。
中译:痘王。见洛索·萨克维尔-巴金斯。
Proudfoot
一个霍比特姓氏(也是英格兰姓氏),意译。
中译:傲足。见奥多·傲足等。
Puddifoot
泽地的一个姓氏,意为 puddle “泥坑” + foot “脚”。意译。
- ↑ 根据本文说法,文景版译为“圆足”似有欠妥,可能是将 puddi- 作 pudgy 或 pudsy 理解。
Quickbeam
恩特名。译自辛达语中 Bregalad “急性子的树”。书中之所以给他取这个名字,显然是因为他性子(相对于恩特而言)很急;如果能造出类似的复合词作为译名,就再好不过了(如德语 Quickbaum?)。译入语言中大概不太可能有现成的树名能表达出这个意思,Quickbeam 和 Quicken 在英语中都指花楸树("rowan" or "mountain ash"),也能表示花楸果(service tree)。这个双关是笔者有意加入的,Quickbeam 的歌里也提及了花楸树[1]。
Ring-wraiths
译自黑语中的 Nazgûl, 后者由 nazg “戒指” 与 gûl 组成,指心智被索隆完全控制的几位奴仆,他们的肉体已经完全消隐。这个名称应当译为对应的复合词,其成分尽量与 Ring-wraith 意义相近。
中译:戒灵。见那兹古尔。
Rumble
一位霍比特老妇人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当时的)夏尔并没有实际意义,按译入语言中的类似形式翻译即可。
中译:朗布尔。见寡妇朗布尔。
Sackville-Baggins
Sackville 是个英格兰姓氏(比 Baggins 更贵气),在本书中和 Baggins 放在一起,显然是因为 sack 和 bag 在英语(同时也在通用语)中表达一样的意思,以及两个姓氏构成的小小滑稽效果。这个姓氏应当译为对应的复合词,其成分多少应与 sack 或 bag 类似。[1]
中译:萨克维尔-巴金斯。见洛比莉亚·萨克维尔-巴金斯。
- ↑ 在《〈魔戒〉的术语》中,托尔金如此评价 Sackville-Baggins 这个名字:“萨克维尔是一个英式名字(与巴金斯相比更有贵族气息)。当然了。它能与巴金斯的故事联系起来,多亏了英语中 sack 和 bag 两个字的相近意义,并且这种组合具有一种细微的喜剧感。”萨克维尔-巴金斯这个名字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萨克维尔-韦斯特,特别是作家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Vita Sackville-West, 1892—1962),她的作品《诺尔庄园与萨克维尔一家》(Knole and the Sackvilles, 1922)主要就是关于她的贵族家庭和在诺尔的古老宅邸。她在1930年发表的小说《爱德华时代的人们》(The Edwardians) 详细地描写了一战前英式贵族们的生活,成为了当年的热销小说。
Scatha
这个名称来自古英语[1]的“毁坏者、敌人、强盗”,因此在故事中属于洛汗语名称,应当保留不译。
中译:斯卡萨。见斯卡萨。
- ↑ 即 sceaþa: one who injures; enemy, ravager; warrior.
Shadowfax
这是个盎格鲁化的洛汗语(已被转为古英语)词,原为 Sceadu-faex, 意为“拥有暗灰色鬃毛(与皮毛)”,是用古英语词汇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所以,这个名称并非通用语来源,在翻译时应当保留不译,虽说以其洛汗语形式 Scadufax 保留会更好些。不过既然在文本中这个名称其实已经同化为现代英语(即原书的通用语),所以译入日耳曼语族时照此同化,应该更尽如人意。Fax “鬃毛,皮毛”一词在英语中已不再使用,只在姓氏 Fairfax 里有出现(也无人问津)。这个词也见于古高地德语(faks)和中古高地德语(vahs, vachs),不过就笔者所知也已经过时;不过,就像英语中的 fax 一样,它们也可以用在这个名称的翻译中:比如 Schattenvachs 或许可行? Fax (faks) 一词在冰岛语和挪威语中仍作为“鬃毛”使用,不过 shadow 在这些斯堪的纳维亚语言中并没有对应词。芬兰语译本作 Schaduwschicht (暗影闪光),瑞典语译本作 Skuggfaxe.
Sharkey
这是个绰号,已被转化为通用语形式(就本书的英语而言,则是盎格鲁化),源自奥克语 sharkû “老人”一词。所以,这个名称应该转拼成译入语言的风格;那个小小的准昵称后缀 -ey
也该一并译出。
- ↑ 文景译注:托尔金指出这来自黑语的“老头”,应音译。
Shelob
虽然这个名字(就笔者所见)听来很适合蜘蛛,不过在一些异族(如奥克)语言中,它实际上是由 She 和 lob[1] (英语方言中对蜘蛛的一个称呼,可见于《霍比特人》中比尔博所唱的歌。[2][3])组成。荷兰语译本对 Shelob 原样保留,但瑞典语译本将之换成了 Honmonstret, 稍嫌无力。
- ↑ Lob 源自古英语 loppe, lobbe, 中古英语 loppe, lop(p), lob.
- ↑ 霍比特人,第八章,苍蝇与蜘蛛。
- ↑ 比尔博的歌中亦有 Attercop 这一称呼,根据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这个词源自古英语 at(t)or-coppa, 中古英语 atter-cop(pe), 意为“蜘蛛”。伊丽莎白·玛丽·莱特(Elizabeth Mary Wright)在她的《乡村方言与民间传说》(Rustic Speech and Folk-lore, 1913)第五章《方言中的古旧文学词语》("Archais Literary Words in the Dialects")中指出:“很多在一两个世纪前就从广泛流通中销声匿迹的愉人的古词,在乡间的隐蔽之所仍然能找得到,仍然健在和强健,尽管已经白发苍苍。”在此语境下,她对 attercop 作了讨论:“该词源自古英语的 attorcoppe, 意为蜘蛛,ator, attor 是‘毒’,coppe 的意思可能是‘头’,因为传统的观点是,蜘蛛是一种有毒的昆虫。”作为实例,她引用了13世纪中古英语诗歌《猫头鹰与夜莺》(The Owl and the Nightingale, 托尔金也很熟悉这首诗)中的一行,其中猫头鹰挖苦夜莺只吃“attercops, 肮脏苍蝇和虫子”。
伊丽莎白·玛丽·莱特(1863—1958)是一名语文学家和教师,也是托尔金的老师约瑟夫·莱特(1855—1930)的妻子。约瑟夫·莱特是六卷本《英语方言词典》的编者,同时也是牛津大学的比较语文学教授。托尔金和莱特家是至交好友,托尔金还担任了约瑟夫·莱特的遗嘱执行人。 - ↑ 文景译注:希洛布(Shelob),该词由 she 与 lob 构成,意即“母蜘蛛”。
Shirriff(s)
事实上,这是英语 sheriff “郡治安官”一词的变体,现已不用。笔者采取这一变体,是为更好体现和 Shire 的联系。在本书中,Shirriff 和 Shire 并不是当时通用语中的常见词汇,而是霍比特人使用的专有名词,源自他们的早期语言,与洛汗语相近。既然它只是地方名词,并非通用语,不一定要完全译出,按译入语言的风格稍作修改即可。不过,译名的词首应当 和译本中的 Shire 保持一致。
- ↑ 文景译注:夏警(Shirriff)。托尔金要求该词意译,意为 Shire + Officer, 但词首应体现出与 Shire 的联系。故译作“夏警”。
Skinbark
Fladrif 的英语(即原书的通用语)直译。该名称需要意译。
- ↑ 文景译注:树叶王(Leaflock)和树皮王(Skinbark),直译的话应是“树叶为发”和“树皮为肤”,这也分别是他们的精灵语名字“芬格拉斯”(Finglas)和“弗拉德利夫”(Fladrif)的含义。
Smallburrow
霍比特人姓氏,有实际意义。意译。
中译:掘小洞。见罗宾·掘小洞。
Snowmane
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名字(指希奥顿的坐骑),但已经(像 Shadowfax 一样)转化成现代英语的形式,原文为 snāw-mana. 所以,这个名称要么按其洛汗语形式 Snawmana 保留,要么译出(特别是对于日耳曼语族而言),如德语就可译为 Schneemähne.
中译:雪鬃。见雪鬃。
Stoors
霍比特人第三个分支的名称,体型更壮。这个名称来自早期英语 stor, stoor[1], 指“强壮”,现在已经不用。它并非通用语中的常见词汇,而是霍比特人使用的专有名词,所以不需要译出,或者只需要根据语音转写成译入语言的风格;不过,译入语言中对应词语的古风或方言变体,也一样可行。
中译:斯图尔族。见斯图尔族。
- ↑ 指古英语中的 stōr, 在中古英语中为 stour.
Swertings
借山姆之口说出,是夏尔地区对“太阳地”(即远南地区)黑肤人类的称呼,(对霍比特人而言)带有传说性质。它不是通用语中的常用词语,只是霍比特人本地使用的专有名词,所以或许也该保留不译;不过它显然是由 swart 一词而来,后者仍在使用(如 swarthy),因此也可以用译入语言中“黑色,暗色”的同源词汇来代替。试比较 Swarthy Men(黑肤人类),它的通用语对译。
- ↑ 文景译注:斯乌廷人(Swertings),夏尔居民对生活在遥远南方的黑皮肤人类的称呼。该名与通用语中的“黑肤人类”(Swarthy Men)显然有联系。托尔金要求该名音译,如能包含“黑”的意思最好。
Thistlewool
意译。
中译:蓟羊毛。
Took
来源不明的霍比特姓氏,原形式为 Tûk. 应保留不译,并按译入语言的发音风格进行转拼。
在翻译 Took 家族的霍比特人名时,其形式和拼写都应保留,如 Peregrin, Paladin, Adelard, Bandobras 等。需要注意的是,Bandobras 的绰号 Bullroarer 是通用语词,需要意译(可能的话以 B 音开头,以押上头韵)。这个名字也出现在《霍比特人》中,即 Bullroarer Took[1]. 笔者创作这个绰号时,意指人类学家使用的同一词汇,是未开化的民族所用的一类乐器,能发出咆哮的声音;不过在任何词典中都找不到(连《牛津英语词典》补编里都没有[2][3])。
- ↑ 在《霍比特人》中,这位吼牛·图克是老图克的“曾叔祖”(great-grand-uncle),那是因为当时托尔金教授设定他为艾森格里姆二世·图克之子。但根据最终敲定的家谱,他应该是艾萨姆布拉斯三世·图克之子,比早期版本小一代,应该是老图克的叔祖,而非曾叔祖。同时,《魔戒》楔子中也一直把他写作艾森格里姆二世之子,这直到2004年才加以修改。
- ↑ 其实这个词《牛津英语词典》确有收录,不过是位于 Bull 词条下,定义为“数英寸长的平滑木片,两头或一头收窄,其中一端扎有皮条,打旋时能发出断断续续的嗡鸣或啸声,传播距离甚远。”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托尔金在给译者的指南《〈魔戒〉的术语》中谈到,当初写作时,他相信“‘吼牛’(bullroarer)是人类学家对一种野蛮民族所用、能发出吼叫声的乐器的称呼,但我翻遍各种辞典却查不到这个词”。
《牛津英语词典》里倒是有 bullroarer 这个词,在牛这词条第一项第11意中,举例说自1881年以来有此用法:“一种长数英寸的扁平木片,一端或两端窄,拴在绳子上甩动旋转,可以发出呼噜声或吼声,传到远处。在英文中……称之为 whizzer 或 bull-roarer.”
阿登·史密斯(Arden R. Smith)在2000年12月号的 Mythprint 杂志发表的短文《托尔金的 Bullroarer 一词的可能来源》("Possible Sources of Tolkien's Bullroarer", 第12期(总第235期)37页)中指出,bullroar 这字在J.G. 弗雷泽的十二卷版《金枝》(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1911—1915)提到了许多次;而在安德鲁·兰(Andrew Lang)的《习俗与神话》(Custom and Myth, 1884)一书中也有专章谈论 bullroarer, 说“英国的乡下孩子都很熟悉”这种玩具,兰还说:“……在所有的玩具中,bull-roarer 最为普及,也拥有最特殊的历史。在民俗学中,bull-roarer 可以专辟一章来研究。这种乐器在社会各阶层都可发现其踪迹,在粗俗与文明的神话庆典场合里都用。” - ↑ 文景译注:吼牛(Bullroarer),常译成“吼板”,是一种乐器,这里作为绰号有双关的意味。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一文中要求该名意译,可能的话要以 B 音开头,但遗憾的是,中文无法满足这一点。
Treebeard
精灵语名称 Fangorn 的译名。意译。
中译:树须。见树须。
Twofoot
意译。
中译:双足。见双足老爹。
Underhill
意译。
中译:山下。见山下家族。
Wandlimb
与 Fimbrethil 所指相同,但并非后者的翻译。需要意译。是一位恩特婆的名字。
- ↑ 文景译注:嫩枝娘(Wandlimb)直译应是“嫩枝为四肢”。菲姆布瑞希尔(Fimbrethil)是她的精灵语名,但不是 Wandlimb 的翻译。
Whitfoot
按 white + foot 翻译。
中译:白足。见威尔·白足。
Windfola
即 Wind-foal(如风马驹), 不过应当保留不译,因为它来自洛汗语,相对通用语而言是外来语。
- ↑ 文景译注:追风驹(Windfola),来自古英语的 wind(风)和 foal(驹)。托尔金指出,此名是洛汗语,故应音译;但译者考虑到这个名称包含的是英语读者可以轻易辨认的词根,决定意译。
Wingfoot
一个绰号,按其原意 winged-foot (腿如添翼)翻译。
中译:飞毛腿。见阿拉贡。
Wizard[1]
见第二版索引。
中译:巫师。见伊斯塔尔。
- ↑ 《托尔金指南》中收录的1975年版本未收入本条目。
Wormtongue
洛汗奸臣 Gríma 的绰号,已经被“现代英语化”,即原洛汗语的 wyrm-tunge[1], “蛇舌”。
Woses
被“现代英语化”的洛汗语词,意为“林中野人”[1]。该词并非完全虚构,对应的洛汗语词为 wāsa, 复数为 wāsan, 如果一直保留至现代英语,应该拼作 woses. 其实,称呼这些野人为 woodwoses 会更合适,因为古英语中确实存在 wudewāsa 一词,训诂为“faunus, satyrus(皆为半人半羊的生物), 蛮族人类、邪恶生灵”。这个词在都铎治下已经变形为 woodoses(常常被误拼成 woodhouses)并在纹章学中保留,因为 woodhouse 指的是身披草叶的多毛野人,常常被画在纹章两臂之下。 wāsa 这个词素最初意为“孤独的,被抛弃的人”,现在则用作“孤儿”,如德语 Waise 和荷兰语 wees. 这个名称的灵感无疑来自这批人类的实际处境:他们是古时人类被入侵者逐出家园后的遗民,或是法外之徒的后代,在山林间过着削衣贬食的蛮荒生活。
地点的名称
在原始文稿中,本分类名为地点(Places),经克里斯托弗·托尔金修订改为地点的名称(Place-names)。
Archet
中译:阿切特。见阿切特。
Ashen Mountains
中译:灰烬山脉。见埃瑞德砾苏伊。
Bag End
中译:袋底洞。见袋底洞。
Bamfurlong
中译:豆园庄。见豆园庄。
Baránduin
中译:巴兰都因。见巴兰都因河。
《魔戒》附录
白兰地河。霍比特人给这条河取的名字,是精灵语词“巴兰都因”(Baranduin, 重音在 and
)的变体,来自 baran
“金棕色”和 duin
“大河”。“白兰地酒”貌似是“巴兰都因”一词在现代的自然退化形式。实际上,更早一些的霍比特名称是 Branda-nîn, 即“界河”,本来译作 Marchbourn 更确切,但由于一个约定俗成、而且指的是其颜色的笑话,当时该河通常被称作 Bralda-hîm, 意思是“醉人麦芽酒”。
但是必须注意,老雄鹿家族(Zaragamba)把姓氏改成“白兰地鹿”(Brandagamba)时,名称中的第一个元素其实意为“边界地”,因此“边界鹿”(Marchbuck)才是更贴切的翻译。只有非常大胆的霍比特人,才敢当面称呼雄鹿地统领为 Braldagamba(“醉酒鹿”)。[1]
Barrow-downs
中译:古冢岗。见古冢岗。
Barrowfield
见上一条目。意译:有坟丘的地区。
中译:陵地。见陵地。
Battle Gardens, Battle Pit
意译。
Batter Smials
中译:更好的斯密奥。见更好的斯密奥。
Black Country, Black Land
魔多在通用语中的意思。意译。
中译:黑暗国度、黑暗之地。见魔多。
Black Stone
意译。
中译:黑石。见埃瑞赫黑石。
Blackroot Vale
中译:黑源河山谷。见黑源河山谷。
Blessed Realm
中译:蒙福之地。见阿门洲。
Bonfire Glade
中译:焚林地。见焚林地。
Brandy Hall
中译:白兰地厅。见白兰地厅。
Brandywine
中译:白兰地河。见白兰地河。
Bree
中译:布理。见布理。
Bree-hill, Bree-land
中译:布理山。见布理山。
Brockenbores
中译:獾地洞。见獾地洞。
Buck Hill, Buckland
Bucklebury
中译:雄鹿镇,见雄鹿镇。
Budgeford
中译:博杰津。见博杰津。
Bywater
中译:傍水镇。见傍水镇。
Chetwood
中译:切特森林。见切特森林。
The Cleft ('of the Spider')
中译:裂罅,见奇立斯乌苟。
Cloudyhead
中译:云顶峰。见云顶峰。
Coomb
中译:宽谷。见宽谷。
Crack of Doom
中译:末日裂罅。见末日裂罅。
Crickhollow
中译:克里克洼。见克里克洼。
Deadman's Dike
中译:死人堤。见佛诺斯特。
Deeping Coomb
中译:深谷宽谷。见宽谷。
Derndingle
“ | 秘林谷(Derndingle),托尔金指出该名应尽可能选取带有古风的字眼意译,它起源为人类语言,其中 dingle 意为“(树叶遮蔽的)小深谷”,dern 的含义“秘密的”则已失传。 | ” |
—— [2]
|
中译:秘林谷。见秘林谷。
Dimholt
中译:迪姆霍尔特。见迪姆霍尔特。
Dimrill Dale
中译:黯溪门,见黯溪门。
Doom, Mount Doom
中译:末日山。见末日山。
Dunharrow
“ | 黑蛮祠(Dunharrow),洛汗的一处避难所,原为野蛮人的神庙。托尔金要求该词最好意译,取“山上的异教神庙”(the heathen fane on the hillside)之意,其中 harrow 的含义与“靶子”毫无关系。[3]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黑蛮祠。见黑蛮祠。
Dunland
中译:黑蛮地。见黑蛮地。
Dwarrowdelf
中译:矮人挖凿之所。见墨瑞亚。
Eastemnet
“ | 东埃姆内特(Eastemnet),emnet 是洛汗语词,意为“平原”。托尔金要求该词音译。[4]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东埃姆内特。见东埃姆内特。
Eastfarthing
中译:东区。见东区。
Elvenhome, Elven Door, Elven River
中译:精灵家园,精灵之门,精灵之河。见埃尔达玛、都林之门、埃斯加尔都因。
Entwade, Entwash, Entwood
中译:恩特浅滩,恩特河,恩特森林。见恩特浅滩、恩特河、恩特森林。
Ettendales
“ | 在《〈魔戒〉的术语》一文中,托尔金在这条目下注释着“一般认为这是通用语(非精灵语)地名,虽然它含有废弃不用的字意 eten(食人妖、妖怪)”。古英语 eoten, 中古英语 eten, 通常都翻译成“巨人、怪物”。在1925年托尔金和戈登版本的《高文爵士与绿骑士》中,etayn 这一形式出现了两次(第140和732行),注释为“妖怪、巨人”。在《贝奥武甫》中,怪物葛婪代很清楚源自水中食人妖的传统,但是它也被认为是 eoten(第761行)。 | ”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
|
中译:埃滕山谷。见埃滕山谷。
Farthings
中译:(夏尔)四区。见夏尔四区。
Fenmarch
“ | 芬马克(Fenmarch),洛汗语。托尔金指出,fen- 意为“沼泽地”,march 则是“边界线”的古词,本应是 mark. 他建议翻译时作为 Fenmark 来处理。[5]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芬马克。见芬马克。
Firien
中译:费瑞恩,见菲瑞恩森林。
Folde
中译:伏尔德。见伏尔德。
Frogmorton
中译:蛙泽屯。见蛙泽屯。
Gladden Fields
中译:金鸢尾沼地。见金鸢尾沼地。
Golden Perch
中译:金鲈酒馆。见金鲈酒馆。
Great Smials
中译:大斯密奥。见大斯密奥。
Grimslade
“ | 格里姆斯雷德(Grimslade),格里姆博德的祖传家宅。slade 源子古英语,意为“森林中的空地,山坡上的洼地”。[6]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格里姆斯雷德。见格里姆斯雷德。
Halifirien
中译:哈利菲瑞恩。见哈利菲瑞恩。
Hallows, The
中译:圣地,见圣地。
Hardbottle
中译:硬厦镇。见硬厦镇。
Harrowdale
中译:祠边谷。见祠边谷。
Haysend
中译:篱尾。见篱尾。
Helm's Deep, Helm's Dike, Helm's Gate
中译:海尔姆深谷,海尔姆护墙,海尔姆关口。见海尔姆深谷。
Hill of Guard
中译:警卫山。见明多路因山。
Hoarwell
中译:苍泉河。见苍泉河。
Hobbiton
中译:霍比屯。见霍比屯。
Hold
中译:要塞。见黑蛮祠。
Hollin
“ | 冬青郡(Hollin),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中要求此名意译。Hollin 是“冬青”一次的古老说法,故译名也选用“郡”字,以贴合古风。[7]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冬青郡。见埃瑞吉安。
Hornburg, Hornrock
Irensaga
中译:艾伦萨加。见艾伦萨加。
Isengard, Isenmouthe
“ | 艾森毛兹(Isenmouthe)意为“铁口”。托尔金指出,虽然该名用来表示精灵语名“卡拉赫安格仁”的通用语翻译,但它在故事发生的时期已经极其古老,词形陈旧,词义也显得晦涩了,因此不妨音译。[8] | ” |
—— 文景译注
|
Lake Evendim
中译:暮暗湖。见暮暗湖。
Langstrand
中译:长滩。见安法拉斯。
Limlight
中译:利姆清河。见利姆清河。
Lockholes
中译:牢洞。见牢洞。
Longbottom
中译:长谷。见长谷。
Lune
中译:路恩。见舒恩河。
Marish
中译:泽地。见泽地。
Mathomhouse
中译:马松屋。见马松屋。
Mering Stream
中译:梅尔林河。见梅尔林河。
Middle-earth
中译:中洲。见中洲。
Midgewater Marshes
中译:蚊水泽。见蚊水泽。
Mirkwood
“ | Mirkwood 不是我的发明,而是个很古老的名字,富于传奇色彩。远古日耳曼人扩张的地域以南有座连绵起伏的大森林,形成一道壁垒,mirkwood 可能就是原始日耳曼语对它的称呼。在某些传统中,幽暗密林常被用来指代哥特人和匈人之间的边界。我现在是凭着记忆来说:mirkwood 这个词极其古老,一个证明就是,极古老的德语中有 mirkiwidu 这个词,尽管表示“幽暗”的 merkw- 词干在德语中只有这一个例子(只有在古英语、古撒克逊语和古诺斯语中才有较多出现),而且 widu- > witu- 这个词干在古德语(我想是这样)中仅限于“树木”的含义,不是很常见,而且并没有保留在现代德语中。在古英语中,mirce 只在诗歌中才有出现,而作“幽暗”或“阴郁”讲的时候,仅限于《贝奥武甫》第1405行 "ofer myrcan mor"(越过幽暗的沼泽);在其他地方,它的含义是“污浊”(murky)> “邪恶的、地狱般的”。我想,它一向都不仅仅是个色彩词“黑色”,从最初就带有“阴郁”的意思……在我看来,mirkwood 在现代英语中仍然能够解读(而且带有恰如其分的含义),实属难得:不管 mirk 是从古诺斯语来的借词,还是古英语词的翻新。[9]
|
” |
—— 信件289号,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
|
“ | 在《霍比特人》之前,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小说《沃尔芬家族的故事》(A Tale of the House of the Wolfings, 1888)中也将一座有类似含义的大森林冠名为 Mirkwood, 托尔金很熟悉这部小说。 | ”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
|
中译:黑森林。见黑森林。
Mirrormere
中译:镜影湖。见镜影湖。
Mount Doom
中译:末日山。见末日山。
Norbury
中译:北堡。见佛诺斯特。
Over-heaven
中译:穹苍高天。见伊尔门。
Rivendell
“ | 幽谷(Rivendell),精灵语名为“伊姆拉缀斯”(Imladris)。托尔金要求 Imladris 音译,Rivendell 意译(本书附录六中将它作为适合意译的名称给出,《〈魔戒〉名称指南》中则指出是“意译,或音译,视情况择优”),而 Rivendell 按字面翻译是“裂隙中的深谷”,故译为“幽谷”。“幽”有“深”的含义,且有隐蔽之意。幽谷是迷雾山脉中的一处谷地,埃尔隆德之家就在这里。《霍比特人》中比尔博一行也曾造访此地。曾用译名为“林谷”或“瑞文戴尔”。[10] | ” |
—— 文景译注
|
“ | 托尔金在他给译者的指导手册《〈魔戒〉的术语》中,提到瑞文戴尔(Rivendell)又名“克罗温戴尔”(Cloven-dell),而且是“通用语的译名,原文是 Imladris(t), 意指‘裂隙底的深河谷’”。Imladris 是辛达语,首次出现是在《魔戒》中;《霍比特人》中没有出现这个名字。 | ”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
|
中译:幽谷。见幽谷。
Rushey
中译:灯芯草岛。见灯芯草岛。
Sarn Ford
中译:萨恩渡口。见萨恩渡口。
Scary
中译:斯卡里。见斯卡里。
Shire
“ | 在托尔金给翻译者们的指南《〈魔戒〉的术语》中,他表示 Shire 这个词来自古英语中的 scír, 这个词“似乎很早就取代了古日耳曼语中的‘地区’”一词。在英格兰,这个词被用在许多地名中。 | ”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
|
中译:夏尔。见夏尔。
Silverlode
中译:银脉河。见银脉河。
Snowbourn
中译:雪河。见雪河。
Staddle
“ | 斯台多(Staddle),托尔金要求该名意译,但又要尽可能读音相似,译成中文时实不可行,故取折衷,译为“斯台多”(“台”隐含原文“基础”之意)。[11]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斯台多。见斯台多。
Starkhorn
“ | 尖刺山(Starkhorn)。托尔金指出,该名意思是“直立如尖刺的山峰”,但并非通用语,故应音译。stark 虽有“光秃、严苛”之意,但这并非作者初衷。考虑到原名包含英语读者可以轻易辨认的元素,译者决定意译。[5]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尖刺山。见尖刺山。
Stonewain Valley
中译:石马车山谷。见石马车山谷。
Stoning-land
中译:石国。见刚铎。
Sunlands
中译:太阳地。见哈拉德地区。
Sunlending
“ | 桑伦丁(Sunlending),“太阳之地”,阿诺瑞恩的洛汗语翻译。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中指出,该名并非指气候,而是与阿纳瑞安(该名意为“太阳之子”)的名字和他的纹章相关,译成欧洲语言时应予以保留。又因中文里“扶桑”一词可指“太阳升起之地”,故取“桑”字。[5]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桑伦丁。见阿诺瑞恩。
Tarlang's Neck
中译:塔朗颈。见塔朗颈。
Teeth of Mordor
中译:魔多之牙。见尖牙之塔。
Three-farthing Stone
中译:三区石。见三区石。
Tighfield
中译:制索场。见制索场。
Tindrock
中译:刺岩岛。见托尔布兰迪尔。
Tower
中译:塔。见塔丘等。
Treegarth
中译:树园。见欧尔桑克树园。
Underharrow
中译:下祠村。见下祠村。
Upbourn
中译:上河村。见上河村。
Watchwood
中译:监视森林。见欧尔桑克树园。
Waymeet
中译:路会镇。见路会镇。
Weathertop
中译:风云顶。见风云顶。
Wellinghall
中译:涌泉厅。见涌泉厅。
Westemnet
中译:西埃姆内特。见西埃姆内特。
Westernesse
中译:西方之地。见努门诺尔。
Westfarthing
中译:西区。见西区。
Westfold
中译:西伏尔德。见西伏尔德。
Westmarch
中译:西界,见西界。
West Marches
中译:西部边界。见西埃姆内特。
Wetwang
中译:湿平野。见湿平野。
Whitfurrows
中译:白犁沟。见白犁沟。
Wilderland
“ | 托尔金在给译者的《〈魔戒〉的术语》指南中,对 Wilderland 作了如下说明:“这是我自创的字(在英文中其实找不到),来自荒野(wilderness, 原指人烟罕至、野兽横行之地)一字,也带有动词 wilder(路走偏了)和 bewilder(使……感到惊奇)之意”。 | ” |
—— 朱译《哈比人》插图注释本
|
中译:大荒野。见大荒野。
Withywindle
中译:柳条河。见柳条河。
事物的名称
本分类下只有少数需要解释的名称,这些名称或出自精灵语,或是被改写成现代英语的通用语词汇,仅需正常翻译。
Elder Days
中译:远古时代。见第一纪元。
Evermind
中译:永志花。见永志花。
Ithilstone
中译:伊希尔晶石。见伊希尔晶石。
Kingsfoil
“ | 王叶草(kingsfoil)。托尔金指出,foil 是“叶子”的意思。[12]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王叶草。见阿塞拉斯。
Lithe
“ | 莱斯日(Lithe)。托尔金在《〈魔戒〉名称指南》中指出,Lithe 应音译,不可因其时间和节日性质意译。故将 Lithe 译作“莱斯”。[10] | ” |
—— 文景译注
|
“ | 莱斯日(Lithe),音译,理由见楔子中对“莱斯日”的译者注,同理夏尔历中的月份名称也采用音译。Yule 作为一个英语中存在、且有特殊含义(即“圣诞”)的词,也不可依其现代英语含义意译,而应音译。后文的 Yuletide 仿照“圣诞季节”译为“尤尔季节”。[13]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莱斯日。见莱斯日。
Longbottom Leaf
中译:长谷叶。见长谷叶。
Mathom
“ | 马松(mathom),意思类似于“鸡肋”。托尔金根据古英语的 máðm(意为“珍贵之物,财宝”)一词造出了该词,并指明这并不是西部语,因此应音译。[10]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马松。见马松。
Old Toby
中译:老托比。见托博德·吹号。
Old Winyards
中译:老窖陈酿。见老窖陈酿。
Púkel-men
中译:菩科尔人。见德鲁伊甸人。
Rope-walk
中译:制绳子的行当。见制索场。
Smials
“ | 斯密奥(smial)。托尔金要求该词音译,且要体现出与“斯密戈”的联系。[10]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斯密奥。见斯密奥。
Springle-ring
中译:跃圈舞。见跃圈舞。
Tale (of Years)
中译:编年史略。见编年史略。
Westmansweed
中译:西人草。见烟斗草。
Yule
“ | ...Yule 作为一个英语中存在、且有特殊含义(即“圣诞”)的词,也不可依其现代英语含义意译,而应音译。后文的 Yuletide 仿照“圣诞季节”译为“尤尔季节”。[13] | ” |
—— 文景译注
|
中译:尤尔日。见尤尔日。
引用与注释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二篇,翻译原则。
- ↑ 魔戒II-双塔殊途,卷III-第四章,树须。
- ↑ 魔戒II-双塔殊途,卷III-第六章,金殿之王。
- ↑ 魔戒II-双塔殊途,卷III-第二章,洛汗骠骑。
- ↑ 5.0 5.1 5.2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第三章,洛汗大军集结。
- ↑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第六章,佩兰诺平野之战。
- ↑ 魔戒I-魔戒同盟,卷II-第三章,魔戒南去。
- ↑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I-第二章,魔影之地。
- ↑ 托尔金信件集,第289封信。
- ↑ 10.0 10.1 10.2 10.3 魔戒I-魔戒同盟,卷I-楔子。
- ↑ 魔戒I-魔戒同盟,卷I-第九章,跃马客栈。
- ↑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第八章,诊疗院。
- ↑ 13.0 13.1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四 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