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Pospíšil - dunedain at war concept.jpg
北方的杜内丹人
Dúnedain of the North
基本信息
居住地 埃利阿多
语言 辛达语
西部语
成员 维蓝迪尔阿维杜伊阿拉贡
体貌特征
寿命 230岁左右(第三纪元早期)
160岁左右(第三纪元中后期)
身高 高大
肤色 白皙
发色 多为黑色
画廊 北方的杜内丹人相关的图片
配图:by Jan Pospíšil

北方的杜内丹人Dúnedain of the North),是努门诺尔人后裔在中洲的两大主要分支之一(另一支是刚铎人),他们定居在中洲西北部的埃利阿多地区,是北方王国阿尔诺的建立者与臣民。阿尔诺王国毁灭之后,他们隐入黯影,成为一支行事隐秘的流浪民族。

历史

建国与分裂

远在阿尔诺王国奠基之前,已经有许多杜内丹人从努门诺尔王国迁往中洲、定居在中洲西北部的埃利阿多地区。这些人主要是善待精灵的忠贞派成员,因为在国内遭到忠王派的嫉恨迫害,不得不逃到中洲的北方海岸:他们在彼地仍然能够跟吉尔-加拉德统治下的精灵们交往。这些杜内丹人移民沿着舒恩河巴兰都因河,散居在埃利阿多各地;当地的一些土著人类,也因此或多或少地拥有努门诺尔人血统。

第二纪元3319年努门诺尔被“独一之神”伊露维塔毁灭,只有虔诚敬神的忠贞派得以逃出浩劫,流落到了中洲的海岸。忠贞派的领袖埃兰迪尔在中洲北部登陆,他得到诺多精灵至高王吉尔-加拉德友善的援助,随后带领其他幸存者沿舒恩河而上,建立起了阿尔诺王国,北方的杜内丹人都归属为王国的臣民。那时,埃兰迪尔领导北方杜内丹人兴建起许多城镇和要塞,其中以安努米那斯城佛诺斯特城阿蒙苏尔之塔最为著名。[1]

第二纪元3429年,北方杜内丹人与精灵结成最后联盟,共同奔赴对抗黑暗魔君索隆最后联盟大战,许多人在达戈拉德之战巴拉督尔围城战金鸢尾沼地之祸中战死。战争严重损耗了北方杜内丹人的人口,阿尔诺王国战后的人口数量甚至不足以住满整片土地,或维持埃兰迪尔建造的城镇。尽管阿尔诺王国还将延续传承近两千年,但北方杜内丹人的衰微从这时就已经开始了。[1]

第十代阿尔诺国王埃雅仁都尔逝世以后,他的三个儿子彼此龃龉,王国因此一分为三个各拥其主的小国:阿塞丹卡多蓝鲁道尔。三个王国之间常有冲突争斗,这进一步加速了北方杜内丹人的衰落。其中,鲁道尔王国的杜内丹人数量最少,当地土著的山区人类很快夺取了政权。[2]

安格玛战争

详情请阅读:安格玛战争

大约第三纪元1300年安格玛巫王眼见北方王国内部纷争不断,于是抱着毁灭北方杜内丹人的企图,北上建立起邪恶的安格玛王国第三纪元1356年安格玛王国与北方杜内丹人初次交锋,阿塞丹国王阿盖勒布一世牺牲;第三纪元1409年,安格玛王国麾下的邪恶人类占领了鲁道尔,那里尚存的杜内丹人要么被杀,要么流亡其他王国。卡多蓝王国亦在此时遭到洗劫,残余的杜内丹人退守古冢岗老林子[2]

第三纪元1636年大瘟疫从东南方传播到埃利阿多,卡多蓝的绝大多数杜内丹人都染病死去、终告灭族。第三纪元1974年,安格玛的大军向最后一个杜内丹人王国阿塞丹发动突袭,绝大多数残余的北方杜内丹人都逃过了路恩河,阿塞丹王国宣告灭亡。虽然刚铎林顿随后发动了推翻安格玛政权的战斗,但北方杜内丹人此时已经人丁寥落,他们的国家在安格玛覆灭之后也未能重建。[2]

流浪与振兴

阿塞丹王国灭亡以后,北方杜内丹人变成了一支行事隐秘的流浪民族,其他人类对他们的起源一无所知,轻蔑地称之为游民;但是,他们的族长依然传承着阿尔诺国王的高贵血统,从未断绝。他们是埃利阿多秘密的守护者,战斗在抵御邪恶的第一线,虽然他们的辛劳和功绩少有人知,但夏尔布理等安宁的村镇,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得以存续。他们还一直跟幽谷的精灵保持着友善的关系,经常跟精灵并肩作战,或是获得精灵的帮助庇护。[2]

北方杜内丹人的流浪生活持续了一千多年,直到第十五代杜内丹人族长阿拉贡的诞生。阿拉贡埃兰迪尔的直系后裔,他经历了魔戒大战的战火洗礼,最终加冕成为刚铎阿尔诺两国的共主。在他的统治下,沦亡的阿尔诺王国得到重建,北方杜内丹人再现了昔日的辉煌与荣光。[2]

文化

语言

北方杜内丹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部语,但这种西部语从精灵语里汲取了许多词汇,变得更加丰富高贵。北方杜内丹人的统治阶级大多熟习辛达语,将其作为一种学识,代代相传。他们当中的智者还会说昆雅语,用它为著名的地点、王族与伟人命名。[3]阿尔诺王国的十位国王都以昆雅语取名,阿塞丹诸王的名称则是辛达语

丧葬

刚铎人的习俗(为死者修建如同房屋的陵墓)不同,北方杜内丹人一般将死者葬在坟丘石冢里,同时埋下丰厚的陪葬品,包括器物、服饰、珠宝、武器等。[4]古冢岗的坟场极受北方杜内丹人尊崇,因为那是在第一纪元由伊甸人的祖先建造的;他们将众多王侯贵族都葬在那里,其中有卡多蓝王国的最后一代君主。[2]

来源与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