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其他的词条可能与此词条重名或近似,请参阅消歧义页面Disambig.png
汉化努门诺尔地图.jpg
努门诺尔
Númenor
地理
类型 地区
地理位置 阿门洲中洲之间的贝烈盖尔海上
国家/地区 努门诺尔王国
住民 努门诺尔人
语言 昆雅语阿督耐克语
概要
别名 阿那督尼
安多尔
埃兰娜
约扎阳
亚特兰提
阿卡拉贝斯
玛–努–法尔玛
事件 努门诺尔的沦亡
涉及书目 《精灵宝钻》
《未完的传说》
《中洲历史》
画廊 努门诺尔相关的图片
配图:努门诺尔地图,由 Blacktea 汉化

努门诺尔Númenor),是伊甸人三大家族后裔于维拉所赠予的岛屿上所建立起来的王国。其在通用语中又被称为“西方之地”(Westernesse)。它的建立者是埃雅仁迪尔之子埃尔洛斯,而他的子民被称为努门诺尔人Númenóreans)。他们不仅建立了中洲第二纪元最强的王国,其后代更在第三纪元极大地影响了中洲的历史。

历史

起源

努门诺尔是杜内丹人的王国,位于大海之上,在中洲和阿门洲之间。这片土地是借迈雅欧西之力升起赠与人类的土地,奥力打造了它,雅凡娜佑其丰饶。伊甸人称其为埃兰娜,“星引之地”,另外又称它为阿那督尼,意思是“西方之地”,用高等精灵语来说,就是“努门诺尔”。[1]

努门诺尔的第一位王,即它的建立者是埃雅仁迪尔之子埃尔洛斯,他被称作塔尔-明雅图尔,意为“第一位国王”。第二纪元32年埃尔洛斯建成了王城阿美尼洛斯,并作为第一位国王统治了410年[2]。在此时期,努门诺尔逐渐成为强大的势力。

努门诺尔人开始航向东方的中洲,航海家维安图尔成为第一个返航中洲的努门诺尔人。其后,他的外孙,也是努门诺尔第六位君主塔尔-阿勒达瑞安更是非常热爱航海,积极与中洲的精灵领袖交好[3]塔尔-米那斯提尔甚至出兵中洲以援助吉尔-加拉德对抗索隆。然而维拉禁令却不允许他们前往西方不死之地。最初,努门诺尔人遵从维拉的旨意,尽管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缘故[1]。那时,国王与民众常常攀登岛中央的美尼尔塔玛山峰,以庆祝节日或向维拉祈祷。曼威的三只巨鹰常常飞到此处,它们被称为“曼威的见证”,人们相信它们是曼威从阿门洲派遣来的,守护圣山和努门诺尔全境。[4]

黑暗降临

然而后来,对于死亡的恐惧逐渐占据努门诺尔人的内心,他们甚至开始质疑并违抗维拉禁令,想去西方寻求永生。他们在中洲建立起殖民地,掠夺剥削中洲的子民。第十三位国王塔尔-阿塔那米尔甚至公开出言违抗维拉,他也没有遵循先王们逝世前就传位于继承人的传统,甚至拒绝接受死亡。而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到这位君主的身上时,他的儿子才得以继位[4]。他的继任者塔尔-安卡理蒙依然违抗维拉,也是在这个时期,努门诺尔王室分成了两派:依旧忠于维拉的忠贞派和与国王同样反叛的忠王派[2]

而当努门诺尔第二十位国王阿尔-阿督那霍尔即位时,他彻底摒弃了以昆雅语作为国王称号的传统,而改用阿督耐克语,而这个名字的含义为“西方主宰”,这在忠贞派眼中是不敬之词。因为只有维拉曼威才被称为“西方主宰”。到了阿尔-基密佐尔时期,忠贞派受到大量迫害,连阿美尼洛斯王庭中生长的白树宁洛丝都开始凋零。忠贞派被赶到岛的东面居住,他们只能在私下里与西方的精灵往来,而这些精灵被忠王派叫做“维拉的间谍”[1]

被赶去罗门娜的忠贞派受到了王室宗亲安督尼依亲王的暗中帮助。安督尼依亲王是努门诺尔第四位国王塔尔-埃兰迪尔的女儿熙尔玛莉恩的后代,他们虽是御前议会的成员,世代忠于王室,但同时也始终保持着与维拉以及精灵的友谊。

第二十三位君主阿尔-基密佐尔娶了一位忠贞派的女人,她叫印齐尔贝丝,她的舅舅就是暗中帮助着忠贞派的安督尼依亲王埃雅仁都尔。他们有两个儿子,长子印齐拉顿和母亲一样是忠贞派。然而阿尔-基密佐尔却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幼子基密卡德印齐拉顿继位后恢复了对白树的供奉与和精灵的友谊,并再次使用昆雅语形式的塔尔-帕蓝提尔作为称号。但他的悔悟已经太迟,无法平息维拉因其父祖的冒渎而生的愤怒,而且他的国民多数也未忏悔。

第二纪元3255年塔尔-帕蓝提尔去世,他本该继承王位的女儿弥瑞尔却被他的堂弟,基密卡德的儿子法拉宗强娶为妻。法拉宗夺权篡位,自称阿尔-法拉宗,作为王后的塔尔-弥瑞尔被他称作阿尔-辛拉斐尔[2]

努门诺尔覆灭

第二纪元3255年索隆因自号“中洲之王”而引起法拉宗的不满,他发动大军自乌姆巴尔港登陆中洲,其军容之盛以至索隆主动前来向他投降。于是阿尔-法拉宗索隆作为俘虏带回了努门诺尔,从此,黑暗彻底覆盖了这片土地。德鲁伊甸人率先离开了努门诺尔去向中洲[5]

很快,索隆彻底摆脱了俘虏的地位,并成为阿尔-法拉宗的亲信。在这位迈雅的诱使下,阿尔-法拉宗兴建了崇拜黑暗之主米尔寇的庙宇,忠贞派被大肆迫害、囚禁甚至被用来祭祀。甚至,连曾经被塔尔-帕蓝提尔预言与努门诺尔命运相关的白树宁洛丝也被索隆砍伐去祭祀他的主人米尔寇。当听说索隆有如此打算之时,安督尼依亲王阿门迪尔悲痛欲绝。而他的孙子,伊熙尔杜,在夜深之时九死一生地从将死的宁洛丝上摘下一颗果实[1]

第二纪元3319年,越发衰老的阿尔-法拉宗变得愈加惧怕死亡,最后,他在索隆的唆使下带领着他筹备多年的舰队向西方进发,并最终到达了维林诺。然而就在阿尔-法拉宗踏上这片土地,甚至宣告这片土地归属于他时,大地震颤了。由于担心维林诺本身受到破坏,而又被禁止伤害或强迫人类[6],众维拉在这一刻放下了他们对阿尔达的治理权,曼威塔尼魁提尔高山之上呼唤一如,而一如展示了祂的力量。阿门洲托尔埃瑞西亚从世界中分离出去,世界的形状被彻底改变,由平面变成了圆形。而阿尔-法拉宗和他的部下被崩塌的山峦活埋,囚于“被遗忘者之穴”中。从海水中打开的裂隙吞没了努门诺尔,于是努门诺尔岛就此沉没。最后一位王后,塔尔-帕蓝提尔的继承人塔尔-弥瑞尔在攀登美尼尔塔玛的途中被海水淹没。

阿门迪尔之子埃兰迪尔带着少数忠贞派逃出了这次浩劫。阿门迪尔阿尔-法拉宗出征前就预料到了这个结局,他让儿子带着亲信迅速离开,逃往中洲,而他自己却带着三个最信任的仆从前往西方,希望可以同他的祖先“明辉”埃雅仁迪尔一样前往西方乞求维拉的原谅。然而,阿门迪尔离开之后,他的结局便再无人知晓[1]

文化

详情请阅读:努门诺尔人德鲁伊甸人

努门诺尔人包括以哈多家族后裔为首的伊甸人,他们被冠以“人中王者”的称号。他们身量高大,超过中洲最高大的人类子孙,他们眼中的光彩恰似明亮的星辰。在魔影降临之前,他们十分长寿,也没有任何病痛。因此,他们变得睿智又光荣,在各方面都比人类其余各族更像首生儿女。在黑暗降临之前,也常有精灵居住在安督尼依等西方城市。这些人类后来被称作努门诺尔人,在辛达语中即为“杜内丹人[1]

努门诺尔人热爱艺术和工艺,善于制作精美的武器和装备;然而他们鲜少参与战争,因此在这座岛上最主要的工事便是打造船只。努门诺尔人热爱航海,他们向四面航行,除了被维拉禁止的海域。在王朝前期,他们来到中洲,教授中洲的人类各种制作工艺。努门诺尔在农业方面也非常在行,他们在米塔尔玛的开阔平原饲养马匹。他们的工艺品和技术是中洲子民的创造无法相比的。努门诺尔人无论男女都喜好骑马,并待它们以尊重。努门诺尔主要的竞技和消遣包括徒步、骑马和射箭,强壮的男人爱好游泳、潜水和赛艇。鱼是努门诺尔的主要食物来源。[4]

这些努门诺尔人中间也有一些德鲁伊甸人,他们与哈烈丝家族为伴,来到这片土地。他们并不喜欢大海,人数较少。当塔尔-阿勒达瑞安要航海时,这些德鲁伊甸人十分不安,预感此举会引来邪恶,恳求国王不要再去。而当国王不听劝告,继续航海时,他们忧虑地离去了。此后他们变得焦躁不安,经常搭乘航向中洲西北部海岸的大船离开努门诺尔。若被人问道为何离去,德鲁伊甸人就答:


“我们感到脚下的大岛不再稳固,想回到我们来处的大地。”


因此,漫长的岁月中,他们的人数又一次慢慢减少。在索隆被带到岛上时,最后一位德鲁伊甸人已经逃离岛国。[5]

节日

努门诺尔的节日皆与尊崇一如·伊露维塔有关,它们分别是:

  • 一如祈尔梅(Erukyermë):“献给一如的祈祷”,在立春祝福一年伊始。
  • 一如莱塔列(Erulaitalë):“献给一如的赞美”,在仲夏赞美伊露维塔。
  • 一如含塔列(Eruhantalë):“感谢一如的恩赐”,在秋末感谢祂的恩赐。

每年的这三天,努门诺尔的国王会前往美尼尔塔玛山上一如的圣地发言,那时国王将步行上山,大群民众跟随在后,他们身穿白衣,头戴花环,但鸦雀无声,因为只有国王一人可在此地开口说话。

在三次祈祷的时节,三只鹰会在人们头顶盘旋。它们被称为“曼威的见证”,人们相信它们是曼威阿门洲派遣来的,守护圣山和努门诺尔全境。

日后,此举为阿尔-基密佐尔弃置,后由塔尔-帕蓝提尔恢复,但被阿尔-法拉宗再度弃置。

历法

努门诺尔的历法被称为“国王纪年”,它是在精灵历法基础上加以修改的。与精灵历法一样,国王纪年的一年在冬季过半时开始。然而与精灵一周六天不同的是,努门诺尔人把一周分为七天。精灵把一天的开始定义在日落之时,努门诺尔人的一天开始于日出[7]

努门诺尔人的历法是从第二纪元1年开始使用。由于每个世纪的最后一年都会减去一天,因此产生了误差。这使得每十个百年即千禧年会产生一个千年误差,这个误差为4小时46分40秒。于是每一千年,他们都会补齐这个误差。第二纪元3319年,努门诺尔沉没,这个历法系统被流亡者沿用,但很快在第三纪元开始时出现了许多麻烦。第二纪元3442年成为了第三纪元1年,原本应该作为闰年的应该是第二纪元3444年第三纪元3年),却由于纪元的交替变成了第二纪元3445年第三纪元4年)。这个变更造成了5小时48分46秒的误差。之后的历法被刚铎执政宰相修改,但并未解决误差问题。

月份

国王纪年中,一年通常有365天,分为十二个月(astar)。其中十个月有30天,另两个月是31天。这两个较长的月便是年中的两个月,即六月和七月。一年的第一天被称为yestarë,年中的一日被称为loëndë,一年最后一天叫做mettarë;而这三天不属于任何一个月。除了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年haranyë,每四年,将出现两个年中日enderi代替loëndë

* 附:努门诺尔历法月份对照表

中文 昆雅语 辛达语 含义 对应现代历法中的日期
第一天 Yestarë Minien 第一天 12月22日
一月 Narvinyë Narwain 新日,新年 12月23日-1月21日
二月 Nénimë Nínui 水之月 1月22日-2月20日
三月 Súlimë Gwaeron 风之月 2月21日-3月22日
春分节日 Tuilérë Tuilor 春分节日 3月23日
四月 Víressë Gwirith 树木萌芽之月 3月24日-4月22日
五月 Lótessë Lothron 繁花之月 4月23日-5月22日
六月 Nárië Nórui 日照之月 5月23日-6月21日
年中日 Loëndë Endien 年中日,仲夏节日 6月22日
七月 Cermië Cerveth (含义不明) 6月23日-7月22日
八月 Urimë Urui 暑热之月 7月23日-8月21日
九月 Yavannië Ivanneth 丰实之月 8月22日-9月20日
收获节日 Yáviérë Iavor 收获节日 9月21日
十月 Narquelië Narbeleth 日消之月 9月22日-10月21日
十一月 Hísimë Hithui 迷雾之月 10月22日-11月20日
十二月 Ringarë Girithron 寒霜之月 11月21日-12月20日
最后一天 Mettarë Penninor 最后一天 12月21日

星期

努门诺尔人在埃尔达所制定的星期(一星期包含六天)的基础上,将第四天改为Aldëa(辛达语Orgaladh,所指仅为银圣树泰尔佩瑞安,据说生长在努门诺尔王庭的宁洛丝便是它的后裔)。此外,他们想要一星期有第七天,又兼由于他们身为伟大的航海家,便在“苍穹日”后插入了“大海日”,即Eärenya(辛达语为Oraearon)。

*附:努门诺尔期历法星期对照表

含义 星辰日 太阳日 月亮日 白树日 苍穹日 大海日 维拉日
昆雅语 Elenya Anarya Isilya Aldëa Menelya Eärenya Valanya
辛达语 Orgilion Oranor Orithil Orgaladh Ormenel Oraearon Orbelain(Rodyn)

政治

御前议会

努门诺尔的权力机关。只有进言之权,没有制约国王之权。御前议会由来自努门诺尔各大地区的成员组成,但王储获立后也是其成员,从而可以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其他人如果对悬而未决的事务有专门知识,国王还可以随时召唤他们加入议会,或要求他们被选入议会。[4]

安督尼依亲王一直都是国王的御前议会中最主要的顾问之一,直到最后一位安督尼依亲王阿门迪尔在索隆到来之际遭到罢黜为止。[1]

权利象征

诸位国王与女王不戴冠冕,会在额上佩戴一颗如星般的白宝石,据说这项习俗是从阿勒达瑞安埃仁迪丝时期开始的。

权杖是努门诺尔王权的主要标志。安努米那斯的权杖是安督尼依亲王的银杖。

王室法律[3]

“旧法”实际上并非努门诺尔人的“法律”,而是一项沿袭下来的习俗。根据那项习俗,王位由君主的长子继承;如果君主没有儿子,那么继承人就是与君主最近的男子。

根据“新法”,如果君主没有儿子,就由他(最年长)的女儿继承王位,但她有权拒绝。经御前议会提议,还规定:女性继承人倘若过了一定期限仍未婚配,就必须放弃继承权。塔尔-阿勒达瑞安补充:王储只能与埃尔洛斯一脉的人联姻,否则就要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在此后某年,塔尔-阿勒达瑞安废除了执政女王必须婚配,否则就退位的法律。

相比之下,合法的男性继承人是不能拒绝王权的,但由于国王总可以逊位,一位男性继承人实际上可以立刻传位给他的法定继承人。

地理[4]

努门诺尔的形状是五角星形,这个五角星的每一个角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地理气候属性。它们分别是:

其中安督斯塔和哈尔努斯塔两道海岬之间夹着一个大海湾,它因开口朝向埃瑞西亚而得名埃尔达娜。全努门诺尔最美的港口——绿港埃尔达泷迪就坐落在埃尔达娜湾沿岸的正中,在早期,埃尔达迅捷的白船从埃瑞西亚出发,最常前往此地。

中部内陆叫做米塔尔玛,米塔尔玛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牧场。该地西南部是起伏的草岗,埃梅瑞依就在那里,是牧羊人生活的主要地区。在米塔尔玛有一小片地方独立于其余地区,称为“王室领地”阿兰多。港口罗门娜美尼尔塔玛山和“诸王之城”阿美尼洛斯都位于阿兰多,那里历来是努门诺尔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努门诺尔的主要河流有:发源于诺伊里南谷,流速缓慢的西利尔河和在埃尔达泷迪入海的努恩都因尼河。除了它们,努门诺尔其余所有的河流都流速湍急,流程很短,迅速入海。

西利尔河最后在广阔的沼泽和芦苇丛生的泽地中入海,诸多小河口在大片沙滩上不断变更着河道。河两侧很多哩地都是广阔的白沙滩和灰卵石滩,这里生活的主要是渔民,聚居在沼泽与水塘当中的硬地上,组成村落,其中最主要的是宁达莫斯

努恩都因尼河在入海途中形成了小湖尼西能,它因湖岸上生长着大批芳香灌木和花卉而得名。

努门诺尔主要的城市和港口有:阿美尼洛斯安督尼依罗门娜埃尔达泷迪等。

植被

努门诺尔有许多在中洲没有的植物,因为此地多是维拉特别给予他们的植物。其中最重要的植物莫过于阿美尼洛斯的白树宁洛丝。这棵白树传说是古老的银圣树泰尔佩瑞安的后裔,也是后世刚铎白树的母本。

努门诺尔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安督斯塔的高地上有大片的山毛榉树林和桦树林,低一些的地势上有橡木林和榆树林。在这个地区,拥有大量珍贵的从维拉和精灵那里获得的芳香长青树,这些美丽的植物点缀了整个努门诺尔的荣光。他们在歌谣中被传唱为欧幽莱瑞“永夏”、莱瑞洛雪“夏天的雪白”、奈莎美尔达“奈莎的挚爱”、瓦尔妲瑞安那塔尼魁拉塞以及雅凡娜弥瑞“雅凡娜的珠宝”。其中,归航长青枝便是从欧幽莱瑞上采下的枝条。正因如此多的植物,安督斯塔亦被称作尼西姆阿勒达“芳香林”。也是在这里,人们找到了金树“瑁利诺尼”,即辛达语中的瑁珑

哈尔努斯塔东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拥有大片葡萄园。而哈尔洛斯塔长有开黄色花朵的劳琳魁,努门诺尔为她的花儿喜爱她,有人相信认为这花来自维林诺的圣树劳瑞林,尽管这并不属实[4]

名字与词源

  • 努门诺尔(Númenor):“西方之地”,它是Númenórë的缩写,nūme-n意为“向下”,或“日落”,“西方”;nóre意为“国、土地”。[8][9]其阿督耐克语形式为阿那督尼(Anadûnê)。
  • 埃兰娜(Elenna):“星引之地”,是昆雅语,其完整形式为埃兰娜·诺瑞(Elenna-nórë),“以星引为名的土地”[10]。因第一批来到努门诺尔的民众是在埃雅仁迪尔之星的指引下找到这片土地的,也因为这片土地的形状是五角星形。
  • 安多尔(Andor):“赠礼之地”,an源自anna“礼物”,dor意为“土地”。这片土地是维拉赠与努门诺尔人的礼物,此名也被维拉所用。其阿督耐克语形式为约扎阳(Yôzâyan)。
  • 玛-努-法尔玛(Mar-nu-Falmar):"波涛之下的土地",努门诺尔覆灭之后得名。

灵感来源

努门诺尔是托尔金式的亚特兰提斯(Atlantis)神话,他提到过自己有再现“亚特兰提斯之梦”的想法。这可以从这个沉没大陆的昆雅语形式的名字亚特兰提(Atalantë)中看出。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于《对话录》一书中记载了亚特兰提斯的故事。根据他的描述,亚特兰提斯是西方大海(比较贝烈盖尔海)上中央的一片大陆,大陆上的居民(比较努门诺尔人)比其他地方的民众要先进得多,但由于妄尊自大,而终遭倾覆的命运。大陆倾覆后,幸存者在埃及开辟殖民地(比较流亡王国)。而据说,在亚特兰提斯的中央也有一座山脉(比较美尼尔塔玛),在它周围是一个三环形城市,这一点与努门诺尔的形状很不相同。另外,尽管最终都是覆灭的结局,但努门诺尔是在国王来到西方之后沉没,亚特兰提斯则是在一场海战中消失。

在有关亚特兰提斯的写作方面最著名的两位作家Ignatius Loyola Donnelly和Edgar Cayce提到了一些柏拉图从未提到过的事件和概念。在所有被现代作家和神秘主义者所描述的亚特兰提斯的特点之中,有一个即是亚特兰提斯两个派系(善与恶)之间的斗争,这让人不禁想起了忠王派忠贞派的迫害。

根据这些理论,亚特兰提斯文明的幸存者在埃及和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殖民,隐射了努门诺尔后裔在中洲所建的流亡王国。托尔金自己也提到过刚铎文化就类似于埃及文明[11]

轶事

C.S.路易斯的小说《黑暗之劫》中曾出现 Numinor 一词。这个词汇是刘易斯从托尔金的作品中借用的,不过,因为他只是听过这个单词、而没有见过它的拼写,所以误将 Númenor 拼错了[12]。这两位作家是一生的挚友,他们经常交流彼此的创作构思,刘易斯远在关于努门诺尔的作品出版之前,就知晓了这段故事。

引用与注释

  1. 1.0 1.1 1.2 1.3 1.4 1.5 1.6 精灵宝钻努门诺尔沦亡史
  2. 2.0 2.1 2.2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三章,埃尔洛斯一脉:努门诺尔诸王。
  3. 3.0 3.1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二章,阿勒达瑞安与埃仁迪丝。
  4. 4.0 4.1 4.2 4.3 4.4 4.5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一章,努门诺尔岛国概况。
  5. 5.0 5.1 未完的传说第四辑-第一章,德鲁伊甸人。
  6.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Morgoth's RingPart Four: Athrabeth Finrod ah Andreth
  7.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四 历法
  8. 托尔金信件集第227封信
  9. Carl F. Hostetter, "Holograph MS of Letter 227, correcting published etymology of "Númenor" (#1144)" dated 15 December 2013, Lambengolmor mailing list (accessed 15 December 2013)
  10. 未完的传说第三辑-第二章,奇瑞安与埃奥尔,及刚铎与洛汗之谊。
  11. 托尔金信件集第221封信
  12. 托尔金信件集第169封信
本词条部分内容来自 Tolkien GatewayNúmenor 词条。本维基基于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分享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