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
- 有一些其他的词条可能与此词条重名或近似,请参阅消歧义页面。
![]() | |
---|---|
霍比特人 Hobbits | |
基本信息 | |
居住地 | 夏尔,布理 |
语言 | 霍比特语 |
体貌特征 | |
寿命 | 平均90-100岁之间 |
身高 | 2-4英尺 |
肤色 | 栗色到白色不等 |
发色 | 棕色,金色很罕见,晚年是白色和灰色 |
画廊 | 霍比特人相关的图片 |
配图:《霍比特人精装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
霍比特人(Hobbits)是一个体型很小的种族,主要居住在地底的洞府里。霍比特人与人类有着亲缘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的一种,并因此属于后来儿女。他们在中洲平静生活了漫长的年月,直到第三纪元末期才突然变得重要且著名。他们也被称作“半身人”、“佩瑞安人”。
在其他译本中也被译作“哈比人”。
历史
起源
霍比特人历史悠久,他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他们几乎从不引人注目,[1]因此,直到第三纪元才有关于他们的记载,彼时他们住在安都因河谷的上游,大绿林边缘和迷雾山脉之间。彼时的霍比特人已经分化成三个略有区别的族群:毛脚族、斯图尔族和白肤族,他们与附近的人类、矮人与精灵都有来往。当魔影在大绿林中滋生时,霍比特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开始一批批地向西迁徙。
最早出发的是毛脚族,他们漫游过埃利阿多,最远到达了风云顶,彼时其他的霍比特人还停留在罗瓦尼安;随后西迁的是斯图尔族,他们从红角口越过迷雾山脉后,沿着响水河向南迁徙,最后定居在河角地和黑蛮地;最后出发的是白肤族,他们翻越了幽谷北方的山脉,沿着苍泉河南下。
当霍比特人迁徙到埃利阿多时,原本生活在此地的杜内丹人已经开始衰落,于是霍比特人们便定居在阿尔诺王国的荒野中。由于鲁道尔与安格玛的威胁,许多霍比特人继续西迁,并最终停留在布理,而部分斯图尔族离开了河角地,他们回到罗瓦尼安,定居在金鸢尾原野。来到埃利阿多后,霍比特人学习了西部语和字母,仅保留了少数原有的本族词汇,而斯图尔族的语言受到了黑蛮地人的影响。
定居夏尔
第三纪元1601年,经由阿塞丹国王阿盖勒布二世许可,一些霍比特人从布理出发,他们越过巴兰都因河,占领了对岸位于巴兰都因河和远岗之间的所有土地,并将这片土地命名为夏尔,夏尔纪年由此开始。不久后,来自黑蛮地的斯图尔族来到了夏尔。夏尔随后便遭到了大瘟疫的袭击,但霍比特人们最终度过了这次劫难并再度繁荣壮大起来。
佛诺斯特之战时,霍比特人派出弓箭手帮助杜内丹人对抗安格玛,此战后,安格玛的威胁被清除,夏尔的霍比特人从此过上了长久而安定的生活。
由于一次意外,罗瓦尼安的霍比特人斯密戈在安都因河内发现了魔戒,他带着魔戒躲入了迷雾山脉的地底。
来自迷雾山脉的奥克最终打破了夏尔霍比特人的安定生活,霍比特人在绿野之战中打败了奥克,班多布拉斯·图克并发明了高尔夫球运动。随后夏尔的霍比特人在漫长冬季中遭遇了饥荒,在这段贫乏时期里,尽管有着甘道夫的帮助,仍有许多霍比特人因严寒和饥饿而死。
在后来的严酷寒冬时期,夏尔的粮食再次告罄,好在甘道夫与北方游侠为霍比特人提供了食物。北方的白狼也趁机侵扰夏尔,霍比特人再次为保卫家园而战。
魔戒重现
第三纪元末期,霍比特人突然闯入人们的视线中。当孤山矮人梭林·橡木盾寻找一同冒险的同伴时,甘道夫向他推荐了夏尔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比尔博就这样踏上了一场意外之旅。旅途中,比尔博得到了咕噜的魔戒,并收获了精灵与矮人的友谊。五军之战后,比尔博带着财宝回到了夏尔。
多年后,年迈的比尔博将魔戒留给了他的侄子弗罗多·巴金斯。魔戒大战期间,由于黑骑手的追逐,弗罗多带着魔戒前往幽谷,与他同行的是霍比特人山姆、梅里与皮平.在埃尔隆德的会议上,弗罗多和同伴们加入了护戒同盟,他们需要前往末日山销毁魔戒。但旅途中的变故使持戒人弗罗多和同伴山姆离开众人,两人结伴继续往末日山前进。而梅里和皮平一度被奥克抓走,最后在佩兰诺平野之战中重逢。最后关头,受到魔戒蛊惑的弗罗多和咕噜在末日山中争夺魔戒,最终导致咕噜与魔戒落入熔浆中。魔戒销毁后,四位霍比特人荣归故里,他们带领夏尔的霍比特人打赢了傍水镇之战,结束了魔戒大战。战后,弗罗多和比尔博随着精灵西渡,而山姆、梅里与皮平回到了夏尔的安宁生活中,夏尔得到了重联王国认可的自治权,西界红皮书代代相传。
令人遗憾的是,在此后的纪元里,除了大种人类以外的一切能言种族都衰落了,霍比特人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族群分支
霍比特人分化成三个略有区别的族群:毛脚族、斯图尔族和白肤族。
毛脚族肤色较深,体型更小也更矮,他们没有胡须,不穿鞋子,手脚整洁又敏捷,偏爱高地和山丘。在古老时期,毛脚族与矮人交往密切,在迷雾山脉脚下住过很久。毛脚族是最普通、最典型的霍比特人,人数也最多,也最久沿袭了居住在隧道和地洞中的祖传习惯。
斯图尔族体型更宽,身体更强壮,手脚也都更大,是霍比特人中最像人类、跟人类关系最好的一支,也是唯一会长胡子的霍比特人。他们偏爱平地和河畔,过去曾在安都因河两岸流连许久。他们曾在南方定居过一段时间,因此在语言上与其他的霍比特人有一定的区别。泽地与雄鹿地居民有着较为明显的斯图尔族特征。
白肤族肤色更加白皙,发色更浅,比另外两族更高更苗条,热爱树木和林地。白肤族人数最少,与精灵的关系更好,更擅长语言和歌谣,喜欢打猎而非耕作。由于他们略为大胆,也更有冒险倾向,经常成为毛脚族与斯图尔族部落中的领袖或首领,即使在比尔博生活的时代,留有显著白肤族血统痕迹的名门望族还有不少,例如图克家族和白兰地鹿家族。
种族特征
亲缘关系
霍比特人与人类有着亲缘关系,不过后来两族疏远了。他们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与精灵、矮人要近得多;古时候他们照自己的习惯说人类的语言,喜欢和嫌恶的事物与人类十分相似。但是两族的亲缘究竟如何已不可考。[1]因此通常假设,霍比特人属于伊露维塔的后来儿女, 并且与人类的创造过程相同。这也暗示着霍比特人有人类的宿命。[2]
身高
霍比特人是一个矮小的种族,比矮人稍矮,身高从两呎到四呎不等,如今很少有长到三呎的。据说他们古时的身高比如今要高,著名的“吼牛”班多布拉斯·图克便有四呎五吋高。他们常被称为“半身人”或“小种人”,而相对的,霍比特人会把其他的人类称为“大种人”或“大号种族”。
外貌
霍比特人通常有着圆脸,眼睛明亮且双颊红润,显得和善而美丽。他们穿戴色彩鲜亮的衣服,尤其喜欢黄色和绿色。他们几乎不穿鞋,因为他们脚底有结实的厚皮,脚面上覆盖有浓密的卷毛,正像他们的头发,通常是棕色的。他们有着长而灵巧的手指。
习性
霍比特人是一个快乐的种族,他们热爱和平、安宁且不用冒险的田园生活,以及犁垦良好的土地,最喜出没的地方是秩序井然、耕种得宜的乡野,不喜欢复杂的机械。他们习惯于欢笑,且爱好饮食,喜欢简单的笑话和一天六餐,将吸烟视为一门艺术。他们热情好客,热衷于聚会和送礼、收礼。他们都从来不曾尚武好战,也从不自相残杀。他们对历史知识并无兴趣,只有少数人愿意钻研典籍。
尽管这个种族享受安逸和平,他们却出奇得坚忍,面对艰难险阻时,他们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忍耐力和适应能力。他们能挺过悲伤、仇敌和严酷天气的侵袭[1]。在流浪时代,霍比特人很快地适应了新的环境、风俗和语言。在漫长冬季时期,甘道夫钦佩于他们不抱怨的勇气。[3]另外一个有关霍比特人有着坚定且有耐力的性格的例子是咕噜,尽管它携带了魔戒好几百年,但是魔戒的邪恶力量并没有将它转变为一个戒灵(如那九个人类国王一样)。[4] 霍比特人令人惊叹的特质在孤山之旅和最著名的魔戒之战中也得到了验证。
能力
霍比特人听觉敏锐,眼光锐利,通常很胖,但动作敏捷又灵巧。霍比特人有着出色的逃遁能力,这一能力来自遗传、练习以及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因此无法被模仿。他们十分温和,但必要的时候他们也会使用武器,由于眼力敏锐,瞄准精确,他们射箭很准,而且本领不局限于弓箭,他们还擅长投掷石子。
寿命
霍比特人的生命周期比非努门诺尔人后代的人类要长,平均90到100岁之间。年轻霍比特人的成年日子是33岁。[5]两个有记录的活得最长的霍比特人(除了咕噜)是老图克(130岁)和比尔博·巴金斯(超过了131岁)。
种族文化
烟斗草
霍比特人对烟斗草有着惊人的喜好,他们将吸食烟草视为一门值得骄傲的艺术,事实上,霍比特人正是中洲烟草文化的发明者和传播者。烟斗草是夏尔地区的重要经济产业,常见的烟斗草品种包括产自夏尔的长谷叶、老托比和南区之星,而布理的南丘叶则并不太受欢迎。吸烟的习惯随后传到了其他种族当中,得到了人类、矮人与巫师的一致喜爱。
住所
所有的霍比特人起初都住在地下的洞府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得不适应其他形式的住所。在比尔博生活的时代,通常只有最富裕和最贫穷的霍比特人还遵循着旧习俗。最贫穷的生活在最原始的地洞里,即窟窿,窗子只有一扇或是没有。富裕的人们则兴建起豪华的住所,但适合修建这种宽敞分叉的隧道(霍比特人称之为斯密奥)的地点并不是随处可见。在平地和洼地上,随着家族的繁衍,霍比特人也开始在地面上修建房屋。
建造农舍和谷仓的习惯,据说始自白兰地河旁的泽地居民,即东区的霍比特人。霍比特人很可能是从杜内丹人学来了建筑工艺,也可能是从精灵那里习来。但他们在应用时展现了自己的风格。他们的房屋通常又长又矮,而且舒适。最古老的那种是模仿斯密奥而建,覆以干草或稻草,或用草皮做屋顶,也有着凸出的墙。那个阶段属于夏尔早期,自那时起霍比特人的建筑物形态早已改变。霍比特人用学自矮人或自创的手法加以改进。偏爱圆形窗子乃至圆形门户,是霍比特人尚存的主要特色。
夏尔霍比特人的房屋和洞府通常很大,其中住着庞大的家族。有时许多亲戚能和平共处,居住在一处拥有许多隧道的祖传屋中。[1]
语言文字
霍比特人在流浪时代早期便学会了字母,并开始遵循杜内丹人的方式书写。那段时期,霍比特人忘记了先前使用的各种语言,此后都说“通用语”——即名为“西部语”的语言,它流传开来遍及阿尔诺和刚铎诸王统治的全部疆土,以及从贝尔法拉斯到路恩河的所有河滨。不过,霍比特人还保留着一些本族的词汇,还有月份和日期的本族名称,以及一大批继承自过去的人名[1]。
在长期的隔绝下,他们的言辞和口音与刚铎的人类略有不同,当佩里格林·图克于魔戒大战时期来到刚铎时,这便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 | 奇特的口音无损于彬彬有礼的言词,霍比特人是个谈吐文雅的种族[6]。 | ” |
—— 贝瑞刚德
|
历法
夏尔的历法有几项特色与精灵、人类的历法不同,但一年的长度是相同的。流浪时代及之前的年岁里,夏尔的历法中没有“星期”的概念,只有依据月相决定的“月份”,彼时他们记载日期、计算时间都是模糊而不准确的。当他们定居在埃利阿多后,便采用了杜内丹人的“国王纪年”,但搬迁至夏尔后,夏尔的霍比特人又将其改为“夏尔纪年”。此后,无论外界的历法如何变化,夏尔的霍比特人依旧采用“夏尔纪元”。
管理
夏尔分为四个部分:北区、南区、东区、西区。每个区各自分为数个自治领地,由当地的古老望族统治,每个家族自己管理自家事物,邻里之间鲜有争斗纠纷,因此几乎也就没有政府之类的存在。
夏尔原本受阿塞丹王国的统治,阿塞丹灭亡后,夏尔人选出了一位首领来代行国王的权利,这位名义上的最高管辖者被称为长官。长官是夏尔议会的议长,也是夏尔民军和霍比特武装队的指挥官。由于夏尔的议会和武装力量均只在紧急状况下集结,长官在和平年代里并无实权,只剩下名义上的尊贵。长官之职主要是一个军事职务,所以它严格遵循男性继承法。
夏尔的第一任长官是老雄鹿家族的布卡,在他之后共有十一名出身老雄鹿家族的霍比特人接任长官一职。老雄鹿家族离开夏尔开垦土地后,图克家族的族长(也被称为“大图克”)被选举为长官,此后的长官均由大图克担任。
夏尔首府大洞镇的市长也被称为夏尔市长,是夏尔唯一真正的官员。大洞镇市长任期七年,每七年一次在白岗的自由集会上民选产生。市长的权力相当有限,工作基本只包括主持节日宴会。不过,因为夏尔邮局局长和夏警长官两个职位由市长兼任,所以市长对邮递服务和治安警备也有管理职责。
夏尔的执法人员被称为夏警,其职能类似于警察。夏尔的治安警备服务由两部分组成:夏警负责处理夏尔的内部事务,边界守卫负责保护边境、管理外地人。
全夏尔只有十二名夏警,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各三名。实际工作中,他们与其说是警察,不如说是牲口看守,处理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牲口走失。夏警和边界守卫的最高领导是夏警长官,该职位由大洞镇市长兼任。[1]
一些有名的霍比特人
名称与语源
霍比特人(Hobbit)衍生于洛汗语中保留的古老词汇霍尔比特拉(holbytla),其意思是“造洞者” 。[7] 在原始洛希尔人使用的西部语中霍尔比特拉称作kûd-dûkan,霍比特人则是Kuduk,而Kuduk也是源自kûd-dûkan,这个名字显然是当霍比特人与北方人类一起居住在安都因河谷时所起的。[8][9]
霍比特人也被杜内丹人称作半身人,因为当时杜内丹人平均身高两兰加,而霍比特人身高通常只有一兰加。虽然杜内丹人的后代比前人要稍矮一些,但是半身人这个称呼流传了下来。毫无疑问这个称呼对霍比特人来说稍显冒犯,他们是显然不会用这个词语来称呼自己的.[2] 在辛达语中,他们被称作佩瑞安人或佩瑞安族(perian),即“半身人”。
英语中没有“Hobbit”这个词,也没有类似词根词缀的词语。托尔金创造“Hobbit”这个词语源自德语,在德语中“hob”这个词缀的意思是“small小”(例如hobgoblin妖怪, hobbledehoy小伙子),但是这个词根是从十三世纪开始有的,对于托尔金世界的标准来讲,十三世纪太晚了一点,于是托尔金继续往更老的时代探究语言之间的联系,最后决定Hobbit这个词可以源自古英语中的holbytla.[10]
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托尔金使用Hobbit这个词之前,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了,虽然意思完全不一样。 托尔金关于霍比特人的概念可能是受到爱德华·威客·史密斯在1927年写作的儿童小说《The Marvellous Land of Snergs》和辛克莱·路易斯1922年所著的小说《Babbitt》的启发。托尔金在1955年写给奥登的一封信中,自承《The Marvellous Land of Snergs》“大概是写作霍比特人时下意识参考的数据书”。[11]并且托尔金曾经对一位采访者提到,霍比特人这个词语“可能与辛克莱·刘易斯的《Babbitt》一书有关”。
Hobbit这个词语曾经重复出现在迈克尔·德纳姆的一本小册子《list of spirits》当中(大意为“仙灵列表”,此处的spirits指的是奇幻故事中“仙灵”一般的存在)。但是没有证据表明托尔金是从中得出了Hobbit这个词语——事实上托尔金确实花了好多年试图找出Hobbit这个词语是否是自己创造的。德纳姆的“hobbit spirits”(“霍比特仙灵”,仅出现在这份列表中)与托尔金的霍比特人除了名字拼写(其中的词根 hob- 都有“小”的意思)一样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共同点了:托尔金的霍比特人是长得矮小的人类而非仙灵。尽管如此,仍有人认为引用自德纳姆列表的“Hobbit”并非托尔金的原创。
引用与注释
- ↑ 1.0 1.1 1.2 1.3 1.4 1.5 魔戒I-魔戒同盟,卷I-楔子。
- ↑ 2.0 2.1 http://www.tolkiengateway.net/wiki/Hobbits
- ↑ 未完的传说,第三辑-第三章,远征埃瑞博。
- ↑ Stan Brown,"Why hadn’t Gollum turned into a wraith long ago?",FAQ of the Rings
- ↑ 魔戒I-魔戒同盟,卷I-第一章,盼望已久的宴会。
- ↑ 魔戒III-王者归来,卷V-第一章,米那斯提力斯。
- ↑ Peter Gilliver, Edmund Weiner and Jeremy Marshall, The Ring of Words: Tolkien and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p. 144
- ↑ 魔戒III-王者归来,附录六-第一篇,第三纪元的语言与种族。
- ↑ "Most expensive Tolkien bok in the world", TolkienLibrary.com, dedication to Elaine Griffiths
- ↑ Humphrey Carpenter, J.R.R. Tolkien: A Biography, p.172
- ↑ 托尔金信件集,第163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