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夫威奈
![]() | |
---|---|
艾尔夫威奈 Ælfwine | |
基本信息 | |
发音 | [ˈæ:lfwine] |
别名 | 维德拉斯特 |
身份 |
吟游诗人 水手 |
出生 | 公元869年,生于英格兰 |
居住地 |
英格兰 托尔埃瑞西亚 |
势力信息 | |
种族 | 盎格鲁-撒克逊人 |
语言 |
古英语 威尔士语 昆雅语 辛达语 |
人物关系 | |
父亲 | 埃亚德威奈 |
母亲 | 一位西威尔士人 |
友善 |
特列奥威奈 朋戈洛兹 |
涉及作品 | |
书目 | 《中洲历史》 |
体貌特征 | |
性别 | 男 |
身高 | 高大 |
画廊 | 艾尔夫威奈相关的图片 |
配图:等候的艾尔夫威奈 by Henning Janssen |
艾尔夫威奈(Ælfwine),又称维德拉斯特(意为“远游者”)、水手艾尔夫威奈、英格兰的艾尔夫威奈,是有史记载的唯一一位踏上笔直航道、抵达精灵的家园托尔埃瑞西亚岛的人类。他既是伟大的水手,亦是吟游诗人和翻译家,用精灵语写就的诸多历史文献正是经由他的译笔,得以流传后世。
生平
艾尔夫威奈出生于公元869年的英格兰岛萨默塞特郡,他的父亲名叫埃亚德威奈,得到这个儿子时已经年过不惑;他的母亲是一个西威尔士人。当时的英格兰正处分裂的七国时代,来自丹麦的维京海盗肆虐各地,恰是在艾尔夫威奈诞生的同一年,东盎格利亚王国(英格兰岛东部的一个王国)的国王圣徒爱德蒙被海盗绑在树上残忍地杀害了。[1]
埃亚德威奈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水手,他时常跟幼小的艾尔夫威奈讲述奇异的传说:关于西方的海岸,遥远的岛屿,深邃的海水,以及有美丽种族生活着的富饶土地。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然而好景不长,在艾尔夫威奈九岁的那一年(公元878年),埃亚德威奈驾着座舰“埃雅仁德尔”号出海航行,从此一去不复返,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同年,英格兰再次遭到丹麦海盗的袭击,韦塞克斯王国的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帝兵败流亡,他在阿塞尔内岛上建立了堡垒,继续与敌军周旋抗争。艾尔夫威奈被迫跟着母亲逃难,投靠母亲在西威尔士的亲人,他在那里学会了威尔士语和航海技术。成年之后,艾尔夫威奈回到萨默塞特郡、替阿尔弗雷德大帝效力,他参与了大帝的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戎马岁月。[1]
艾尔夫威奈热衷航海,他曾经数次航抵爱尔兰岛,在各地探访关于大海的传说。正是在爱尔兰,他听闻了梅尔顿和圣布伦登的传说(二者均为爱尔兰神话里的航海家)。有些人还告诉他,很久以前在西方另有一块人类的土地,虽然它早已坠入大海,但海岸地区仍有彼地居民的幸存者的后裔,他们的心中长存着对大海的渴望。听过这个故事之后,艾尔夫威奈忍不住猜想,自己很可能就是那些西方之地的后裔之一。[1]
年复一年,艾尔夫威奈一次又一次地出海向西航行,期间只有他的挚友特列奥威奈陪伴;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一直筹划着一场永不归返的远航冒险,并且早就准备好了充足的干粮和饮水。四十五岁那年,艾尔夫威奈作为著名的吟游诗人被传唤前往波洛克,去为韦塞克斯王国的国王长者爱德华吟诗。一天夜里,海盗袭击了波洛克,艾尔夫威奈和特列奥威奈在战斗中俘获了一艘搁浅的小船:这一刻,他意识到实现梦想的机会终于来临了。第二天夜晚,他带着忠诚的特列奥威奈,以及其他两个勇敢的船员(凯奥拉和杰伦特)扬帆出发,驶入了西方的汪洋。[1]
艾尔夫威奈和船员们在海上漂流了很多天,起初被西南风吹往爱尔兰岛,随后一直向西航行,直到精疲力竭,几乎丧失了神志。但就在那时,他们仿佛闻到了花朵的芬芳气息,而特列奥威奈惊讶地看见船只飞了起来,整个世界都沉落在了他们的下方:通往西方的笔直航道终于被发现了。当艾尔夫威奈从昏迷中醒来时,他已经躺在了“精灵家园”托尔埃瑞西亚的海滩上,他的船员不知所踪,身边有一群精灵正把他的船拖曳上岸。[1]
艾尔夫威奈后来居住在托尔埃瑞西亚的塔芙洛贝尔,他在那里结识了著名的精灵学者朋戈洛兹。朋戈洛兹把自己的学识和作品对他倾囊相授,其中包括《爱努的大乐章》[2]、《拉玛斯》[3]、《精灵宝钻征战史》[4]、《纳恩·伊·希因·胡林》[5]、《阿门洲编年史》[6]和《贝烈瑞安德编年史》[7]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文献。多年以后,当艾尔夫威奈返回英格兰时,他把这些著作由精灵语翻译成了古英语,并添加了许多注解。完全是依靠他的努力,世界第一纪元时的远古传奇才没有彻底失落,并最终被托尔金教授重新发现、出版于世。
艾尔夫威奈的后续生平不详,但他应该留有子嗣。阿尔温·洛德姆很可能就是他的后裔。
语录
“ | 灵魂的热望鼓动我踏波远航, 诱我跨越远古汪洋的惊涛骇浪, 寻访精灵之友的孤悬岛屿, 在那域外彼方。 竖琴不再替我奏响,黄金亦了无牵绊, 爱妻不再使我欣喜,人世我业已厌倦: 现在我的心灵唯独渴求,那喧然轰鸣的涛澜。[1] |
” |
—— 艾尔夫威奈的诗歌
|
“ | 在西方有许多事情,人类未得知晓。他们不知那些异象和奇妙的生灵,不知那片瑰丽之地,不知那精灵之乡,不知那众神之福。而我这被年岁阻绝了追寻之路的人啊,谁人能解我的渴望为何。[8] | ” |
—— 艾尔夫威奈如是说
|
“ | 既然他嫌弃英格兰,那让他去找一片更好的土地好了!要是他想要探访精灵鬼怪,到爱尔兰就能够如愿以偿,愿上帝保佑他![1] | ” |
—— 他人评价艾尔夫威奈
|
“ | 艾尔夫威奈航行过的海洋比你们听说过的还要多,他对威尔士与爱尔兰的土地了如指掌。[1] | ” |
—— 波洛克镇领主奥达的赞誉
|
家谱
埃兰迪尔 第二纪元3119年 - 3441年 | |||||||||
奥斯威奈 生卒年不详 | |||||||||
埃亚德威奈 公元878年失踪 | |||||||||
艾尔夫威奈 生于公元869年 | |||||||||
奥斯温·洛德姆 生于十九世纪末期 | |||||||||
埃德温·洛德姆 生于公元1889年 | |||||||||
阿尔温·阿伦德尔·洛德姆 生于公元1938年 | |||||||||
名称释义
“艾尔夫威奈”(Ælfwine)是一个古英语名称,意为“精灵之友”。它的含义和“埃兰迪尔”相同,而这并非巧合:艾尔夫威奈实际上就是埃兰迪尔遥远的后裔。
来源与注释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X-Sauron Defeated,Part Two: The Notion Club Papers, IV. The Notion Club Papers [Part Two]。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Morgoth's Ring,Part One: Ainulindalë。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Part Two: Valinor and Middle-earth before The Lord of the Rings, V. The Lhammas。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Part Two: Valinor and Middle-earth before The Lord of the Rings, VI. Quenta Silmarillion。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The War of the Jewels,Part Three: The Wanderings of Húrin and Other Writings not forming part of the Quenta Silmarillion, II. Ælfwine and Dírhava。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VI. The Earliest Annals of Valinor。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VII. The Earliest Annals of Beleriand。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Part One: The Fall of Númenor and the Lost Road, III. The Lost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