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uthien.jpg
露西恩
Lúthien
基本信息
发音 [ 'luːθjɛn ]
别名 缇努维尔
其他译名 露西安
出生 双树纪元1200年,生于尼尔多瑞斯森林
死亡 第一纪元503年,死于欧西瑞安德托尔嘉兰
个人徽章 Luthien's Device I.png
Luthien's Device II.png
势力信息
种族 精灵
文化 辛达
家族 辛葛家族
语言 辛达语
人物关系
父亲 辛葛
母亲 美丽安
配偶 贝伦
子嗣 迪奥
友善 戴隆
体貌特征
性别
发色 阴影般乌黑
眼睛 如同夜晚般的灰色
服饰 蓝色衣裙,湛蓝犹如夏日的苍穹
绣有金色百合花的斗篷
阴影般的外袍
夙林格威希尔的形貌(伪装)
坐骑 胡安
画廊 露西恩相关的图片
配图:by Ted Nasmith

露西恩Lúthien)是多瑞亚斯之王辛葛迈雅美丽安的独女。她是伊露维塔的儿女中最美丽的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Such lissom limbs no more shall run
on the green earth beneath the sun;
so fair a maid no more shall be
from dawn to dusk, from sun to sea.[1]
—— The Lay of Leithian


生平

出生

米尔寇被囚禁的第一个纪元末尾,露西恩出生于尼尔多瑞斯森林。她出生之时白色的妮芙瑞迪尔花绽放迎接她的到来,如同星辰点缀在大地上。她时常在多瑞亚斯林中的草地上起舞,而吟游诗人戴隆则弹琴为她伴奏。戴隆爱上了露西恩,但露西恩并不爱他,只是将他当作好友。

夺取精灵宝钻

一个夏夜,误入多瑞亚斯的人类贝伦听见了露西恩歌唱。他循声找去,被露西恩的容貌和歌声迷住了,仿佛被下了咒语。该年冬,贝伦再一次遇见露西恩,他唤她“缇努维尔”,露西恩闻此驻足。那一刻露西恩爱上了贝伦,却在破晓之时离贝伦而去。一个夜晚露西恩回到贝伦身边,此后她常来与贝伦一同歌唱起舞。但他们的爱情最终被戴隆告发给辛葛辛葛不愿自己的女儿嫁给一名必死的人类,但他经过思量并没有处死贝伦,而是给了贝伦一个他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要求贝伦去从魔苟斯的王冠上取下一颗精灵宝钻作为露西恩的聘礼。贝伦同精灵王芬罗德前往夺取精灵宝钻,却被索隆怀疑,押至魔苟斯面前。露西恩对此有预感,并从美丽安那里得知贝伦已被俘虏,便想前去救援,但辛葛将露西恩囚禁在一株高大的山毛榉树希利珑上。露西恩用自己的黑发织了一件外袍,通过她施加其上的迷咒逃出了多瑞亚斯。

她在被守护的平原维林诺的猎犬胡安发现,被带到正在狩猎的凯勒巩库茹芬面前。他们将露西恩骗回纳国斯隆德并将她软禁,想迫使辛葛将露西恩嫁给凯勒巩。但露西恩在胡安的帮助下再一次出逃,前往托尔-因-皋惑斯岛营救贝伦。胡安杀死了所有魔苟斯的恶狼,并制服了索隆所变的巨狼。露西恩接管了托尔-因-皋惑斯岛,她用歌声摧毁了索隆的堡垒,并唤醒了昏迷的贝伦

此后露西恩与贝伦布瑞希尔森林中漫游了一段时间。他们遭到了被逐出纳国斯隆德凯勒巩库茹芬的袭击,但胡安又一次舍弃旧主凯勒巩帮助了他们。然而贝伦库茹芬射伤,露西恩用胡安找到的草药治好了贝伦。此后贝伦再次独自前往安格班,然而露西恩与胡安赶上他陪伴他同行。他们凭着妖兽形态的伪装抵达了安格班,露西恩用她的歌声使整个安格班陷入了沉睡。然而当他们取下一颗精灵宝钻逃到安格班大门前时,守卫大门的巨狼卡哈洛斯已经醒来。此时露西恩无力再次制服这匹巨狼,贝伦便高举精灵宝钻来保护她。但卡哈洛斯咬下了贝伦持宝钻的右手,并因宝钻灼烧胃部而发疯。安格班即将苏醒之时,三只巨鹰及时飞来救走了露西恩与贝伦贝伦伤势危重,但他最终醒来;是露西恩的爱唤醒了他。

他们回到明霓国斯后,辛葛见到贝伦的断臂,终于作出让步。然而此时消息传来,发狂的卡哈洛斯进入了多瑞亚斯贝伦参加了猎捕巨狼的行动,同行的还有猎犬胡安,“强弓”贝烈格,“重手”玛布隆辛葛王。胡安在搏斗中重伤而死,贝伦亦伤势危重。夜幕降临时,猎手们抬回了的贝伦,死去的胡安躺在他身边。露西恩在希利珑下等着他们,她抱住贝伦,请他在曼督斯的殿堂中等她。后者望着她的双眼死去了。此后露西恩的灵魂离开躯体,去往大海彼岸。[2]

重生

露西恩在曼督斯面前跪下,唱起极其悲伤美丽的歌,让曼督斯也为之动容。曼督斯曼威寻求帮助,曼威经过深思后给予露西恩两个选择——抛却一切悲伤,去维利玛与维拉一同生活,但贝伦因为是人类不能同去;或是与贝伦一起返回中洲,成为人类再一次生活,但她也将像人类一样死亡,最终永远离开这个世界。露西恩选择了第二种命运。[2]他们在多瑞亚斯重生,但离开那里住在欧西瑞安德的“绿岛”托尔嘉兰中,从此那片地区被称为多尔费恩–伊–圭纳,“死而复生者之地”。[3]

第一纪元502年,辛葛多瑞亚斯被矮人工匠杀害。诺格罗德的矮人大军洗劫了多瑞亚斯,抢走了镶有精灵宝钻的项链瑙格拉弥尔贝伦与儿子迪奥带领绿精灵伏击了矮人,夺回了瑙格拉弥尔项链。贝伦将项链带回欧西瑞安德给露西恩佩戴,直到她与贝伦衰老死去。传说戴着那条项链的露西恩使得他们居住的土地都如维拉之地一般美好,然而正是这极致的美丽缩短了露西恩与贝伦的寿命。[4]

名字与词源

Lúthien 是一个辛达语名字,意为“花的女儿”。其中包含了词汇 lúth(花)和女性名字的词根-ien[5]

在早期作品中,多瑞亚斯方言中的 Luthien诺多语中的 Lhūthien 意为“女巫”,来源于原始昆迪语中的词 luktiēnē(“女巫”;词根为LUK,“魔法,迷咒”)。[6]

缇努维尔( Tinúviel )(来源于原始昆迪语词汇 tindōmiselde )意为“夜莺”,它的字面意思是“晨光的女儿”。[6][7]

灵感来源

露西恩这一角色的原型,很大程度上是托尔金本人的妻子伊迪丝·布拉特;托尔金常将伊迪丝称作“我的露西恩”。[8]据说,大约在1917年,当托尔金与伊迪丝在树林中散步时,伊迪丝在一处空地上为他跳了一支舞。这一事件给了托尔金灵感,他将其融入了贝伦与露西恩初遇的故事之中。[9]

贝伦与露西恩的故事,包含着一种民间传说中常见的情节模式:不赞同一场婚姻的家长让求婚者去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可是求婚者最终却将其完成,并得以成婚。类似的故事有许多,譬如威尔士传说《库尔威奇与奥尔温》(Culhwch and Olwen)。

露西恩向曼督斯歌唱,令其感动,并因此唤回爱人的生命——这亦是神话传说中常见的主题:在希腊神话中有俄耳甫斯(Orpheus)与欧律狄克(Eurydice),在日本神话中有伊邪那岐(Izanagi)和伊邪那美(Izanami),在苏美尔神话中有伊南娜(Inanna),在玛雅神话中有Ix Chel和伊特萨姆纳(Itzamna),在印度神话中有莎维德丽(Savitri),甚至还有内兹帕斯神话中的骗子郊狼(Coyote)。

其他版本

当露西恩这个角色在《失落的传说》中第一次出现时,她的名字仅仅就是“缇努维尔”;[10]贝伦将“缇努维尔”一名赠予她——这个构想,在后来托尔金的创作中方才出现。“露西恩”一名首次出现于《胡林的子女之歌》中;而在《蕾希安之歌》的A版本中,辛葛之女的名字却是Melilot(这个名字的含义不详;在英文里,该词是一种植物的名称)。这两个名字究竟孰先孰后呢?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提出了两种可能——其一:托尔金在创作《胡林的子女之歌》的同时,也在进行《蕾希安之歌》的创作,辛葛之女原先名为Melilot,后来才改为“露西恩”;其二(这是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抱持的观点):辛葛之女最初在《胡林的子女之歌》中被定名为“露西恩”,但是在《蕾希安之歌》的A版本中却被改名为Melilot,随后又被重新改回“露西恩”。[11]

早期版本中,有一个名为Luthany(或Leithien,两者的含义都是“友谊”。)的岛屿,这个岛屿在设定中是大不列颠岛的前身。[12][11]

家谱

 
 
 
 
 
 
 
 
 
 
 
 
 
 
 
 
 
 
 
 
 
 
 
 
 
 
 
 
 
 
 
 
 
 
 
 
 
辛葛
 
美丽安
 
贝奥家族
 
 
 
 
埃尔莫
 
 
 
 
 
 
 
 
 
 
 
 
 
 
 
 
 
 
 
 
 
 
 
 
 
 
 
 
 
 
 
 
 
 
 
 
 
 
 
 
加拉松
 
 
 
 
 
 
 
 
 
 
 
 
 
 
 
 
 
 
 
 
 
 
 
 
 
 
 
 
 
 
 
 
 
露西恩
缇努维尔
 
 
 
贝伦
埃尔哈米恩
 
 
加拉希尔
 
凯勒博恩
 
 
 
 
 
 
 
 
 
 
 
 
 
 
 
 
 
 
 
 
 
 
 
 
 
 
 
迪奥
埃路希尔
 
 
 
 
 
宁洛丝
 
 
 
 
 
 
 
 
 
 
 
 
 
 
 
 
 
 
 
 
 
 
 
 
 
 
 
 
 
 
 
 
 
 
 
 
 
埃雅仁迪尔
 
埃尔汶
 
埃路瑞德
 
埃路林
 
 
 
 
 
 
 
 
 
 
 
 
 
 
 
 
 
 
 
 
埃尔隆德
 
埃尔洛斯
塔尔-明雅图尔
 

引用与注释

  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II-The Lays of BeleriandIII. The Lay of LeithianThe Gest of Beren and Lúthien
  2. 2.0 2.1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九章,贝伦与露西恩。
  3.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章,第五战役——尼尔耐斯·阿诺迪亚德。
  4.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二章,多瑞亚斯的覆灭。
  5. J.R.R. Tolkien, "Words, Phrases and Passages in Various Tongu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in Parma Eldalamberon XVII (edited by Christopher Gilson), p. 15
  6. 6.0 6.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Part Three: The Etymologies
  7. J.R.R. Tolkien, "Quenya Phonology", in Parma Eldalamberon XIX (edited by Christopher Gilson), p. 73
  8. 托尔金信件集第340封信
  9. Peter Gilliver, Jeremy Marshall & Edmund Weiner,The Ring of Words
  10.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I-The Book of Lost Tales Part Two
  11. 11.0 11.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II-The Lays of BeleriandIII. The Lay of Leithian
  12.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I-The Book of Lost Tales Part TwoVI. The History of Eriol or Ælfwine and the End of the T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