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西瑞安德
![]() | |
---|---|
欧西瑞安德 Ossiriand | |
地理 | |
类型 | 地区 |
地理位置 | 贝烈瑞安德东部,盖理安河与蓝色山脉之间的土地 |
住民 |
南多族→绿精灵 少数诺多族和辛达族 |
描述 | 七条河流流经的土地,绿精灵的家园 |
概要 | |
别名 | 七河之地 |
事件 | 伟大旅程 |
涉及书目 | 《精灵宝钻》 |
画廊 | 欧西瑞安德相关的图片 |
配图:by Jenny Dolfen |
欧西瑞安德(Ossiriand),位于贝烈瑞安德东部,是夹在盖理安河与蓝色山脉之间的一片森林茂密(以榆树居多)的青翠原野。
“ | 起自北边的阿斯卡河,终至南边的阿都兰特河,那一片夹在盖理安河与埃瑞德路因山脉之间的遥远绿野被称为“七河之地”欧西瑞安德[1]。 | ” |
历史
在远古时代,欧西瑞安德位于贝烈瑞安德的最东部[2],正处于蓝色山脉的西边山脚下,是一片森林密布,人烟稀少的地区。因为此地有七条河流流淌,所以它被辛达族称为“欧西瑞安德”,意思是“七河之地”[3][4][5][6]。
在双树纪元晚期,泰勒瑞族的分支南多族的部分精灵在首领兰威之子德内梭尔的带领下进入了贝烈瑞安德,辛达族对于他们的到来十分欢迎,因为双方原本是亲族。辛达族之王辛葛准许他们居住在贝烈瑞安德东部的欧西瑞安德[4][7]。贝烈瑞安德的第一场大战爆发后,德内梭尔响应辛葛的召唤前往作战但不幸战死,他的子民未再拥立新王,并从此隐居,不再参与战争,被称为“莱昆迪”,即绿精灵。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离开欧西瑞安德,定居在多瑞亚斯[6][8]。
多年以后,东边的人类部落西迁来到贝烈瑞安德,在欧西瑞安德遇到了不友善的绿精灵,于是人类迁离此处,定居在费艾诺众子的领土上[9]。
在第一纪元接下来的年岁里,绿精灵没再参加对抗魔苟斯的战争。由于有着河流保护,欧西瑞安德在贝烈瑞安德的诸次大战中幸免于难,许多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精灵都前往欧西瑞安德避难。骤火之战后,卡兰希尔和阿姆罗德,阿姆拉斯撤退到阿蒙埃瑞布,得到了绿精灵的协助[10]。
贝伦和露西恩重生后前往欧西瑞安德,住在欧西瑞安德的“绿岛”托尔嘉兰中,从此那片地区被称为多尔费恩–伊–圭纳,“死而复生者之地”[11]。
第一纪元472年,泪雨之战爆发,人类与精灵惨败,迈兹洛斯与弟弟们撤退至欧西瑞安德,与绿精灵为伴[11]。
第一纪元502年,千石窟宫殿之战爆发,多瑞亚斯覆灭。诺格罗德的矮人大军杀死辛葛,洗劫多瑞亚斯并抢走镶着精灵宝钻的项链瑙格拉弥尔及无数财宝,随后他们取道“矮人路”返回诺格罗德。然而在“碎石渡口”萨恩阿斯拉德,他们遭到了欧西瑞安德的绿精灵的伏击:这些绿精灵由贝伦与其子迪奥带领。这即是萨恩阿斯拉德之战,此战中矮人军队溃败,贝伦手刃了诺格罗德的矮人王,并夺回了被矮人劫掠的珠宝[12]。
在愤怒之战后,贝烈瑞安德的大部分土地沉入海底,只有欧西瑞安德的部分土地幸免遇难。存留下来的土地在日后被称为林顿,被路恩湾分成南北两部分。
地理
欧西瑞安德的西部边界是盖理安河,在北方以阿斯卡河为界,东部以蓝色山脉为界,南部以阿都兰特河为界。是一片生长着许多榆树的林地,绿精灵便生活在森林中。
在第一纪元,发源于蓝色山脉西麓的七条河流流经此地,因此得名欧西瑞安德,“七河之地”。欧西瑞安德的七河自北向南分别是:
北边界阿斯卡河对岸的土地是卡兰希尔的领地沙盖理安,通往蓝色山脉的“矮人路”正位于阿斯卡河北岸,紧挨着欧西瑞安德的边界。最南端的阿都兰特河在大约流至半途时一分为二,之后又再合流,被河水包围在中间的岛屿称为“绿岛”托尔嘉兰[1]。
名称释义
欧西瑞安德(Ossiriand)是一个辛达语名字,意思是“七河之地”。其组成为otso(七),sîr(河),-ian(d)(地区)。[13]
其他版本
欧西瑞安德这片地区在早期版本里曾被托尔金称为Ossiriande[14],Assariad[15],Ossiriath[16]。
欧西瑞安德是贝烈瑞安德的诸多废弃名字之一,此名被托尔金记载到“一页用作蕾希安之歌开篇的潦草作品”之中,那时他可能正在寻找能代替Broseliand的名字,其他的名字还包括:Broceliand, Golodhinand, Noldórinan, Geleriand, Bladorinand, Belaurien, Arsiriand, Lassiriand, Ossiriand[14]。
引用与注释
- ↑ 1.0 1.1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四章,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
- ↑ 尽管托尔金声称欧西瑞安德是贝烈瑞安德的一部分,他在一份手稿中写到欧西瑞安德“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地区”(J.R.R. Tolkien, "Tengwesta Qenderinwa and Pre-Fëanorian Alphabets Part 2", in Parma Eldalamberon XVIII (edited by Christopher Gilson, Arden R. Smith, and Patrick H. Wynne), p. 79)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The War of the Jewels,Part Four: Quendi and Eldar。
- ↑ 4.0 4.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The War of the Jewels,Part One: The Grey Annals。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The War of the Jewels,Part Two: The Later Quenta Silmarillion, XI. Of Beleriand its Realms。
- ↑ 6.0 6.1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章,辛达族精灵。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Morgoth's Ring,Part Two: The Annals of Aman。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V-The Lost Road and Other Writings,Part Two: Valinor and Middle-earth before The Lord of the Rings, VI. Quenta Silmarillion。
- ↑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七章,人类来到西边。
- ↑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十八章,贝烈瑞安德的覆毁与芬国昐的陨落。
- ↑ 11.0 11.1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章,第五战役——尼尔耐斯·阿诺迪亚德。
- ↑ 精灵宝钻,精灵宝钻征战史-第二十二章,多瑞亚斯的覆灭。
- ↑ J.R.R. Tolkien, "Words, Phrases and Passages in Various Tongu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in Parma Eldalamberon XVII (edited by Christopher Gilson), p. 81
- ↑ 14.0 14.1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II-The Lays of Beleriand,III. The Lay of Leithian。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III. The Quenta。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V-The Shaping of Middle-earth,II. The Earliest 'Silmarill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