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门诺尔人
创建缩略图出错:无法将缩略图保存到目标位置 | |
---|---|
努门诺尔人 Númenóreans | |
基本信息 | |
分类 | 人类 |
居住地 | 努门诺尔 |
语言 | 阿督耐克语 |
成员 | 参见努门诺尔人列表 |
体貌特征 | |
寿命 |
平均200岁 王室家族可达400岁 |
画廊 | 努门诺尔人相关的图片 |
配图:埃兰迪尔 |
努门诺尔人(Númenóreans)是生活在努门诺尔的人类。他们是第一纪元伊甸人的后裔,被准许在名为埃兰娜的岛上生活。因违抗维拉,这座岛屿在第二纪元末沉入了大海。
历史
起源
努门诺尔人是伊甸人的后裔,在第一纪元作为精灵之友,一同对抗魔苟斯。在那个时期,人类与精灵的联盟形成。贝伦和露西恩的儿子,迪奥·埃路希尔,娶了宁洛丝,埃尔汶就这样出生了。伊缀尔和图奥的儿子,埃雅仁迪尔,在西瑞安海港遇到了埃尔汶。埃尔汶为他生下一对双胞胎:埃尔隆德和埃尔洛斯。对于这两位半精灵,维拉给了他们一次选择:埃尔洛斯选择成为人类,而埃尔隆德加入了精灵。当最后一战胜利后,维拉赏赐伊甸人一处独立于中洲的土地居住。维拉欧西升起了埃兰娜,也就是后来的努门诺尔。
建立与扩张
岁月流逝,中洲变得落后,光明与智慧消隐。与此同时,杜内丹人却在维拉的佑护下生活,并与精灵友好往来。他们的身量与心智一并获得增长和提升。努门诺尔人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阿督耐克语,但他们中的王公贵族懂得并使用精灵语,那是他们在过去蒙福的岁月中学来的,他们中的学者还习得了蒙福之地的高等精灵语,并以此记载自开天辟地以来的诸多故事和歌谣。努门诺尔人的贵族人人都拥有两个名字,一个来源于母语,一个来源于精灵语。他们在努门诺尔岛以及中洲海岸上建立的城市和美丽地区也大都如此。
在努门诺尔的繁荣时期,精灵时常从西方到来,他们送给努门诺尔人许多珍贵的礼物,其中之一便是玉树宁洛丝。它被种在努门诺尔人的首都阿美尼洛斯城中。宁洛丝在傍晚时分开花时,夜晚的暗影都充满了香气。除此之外,由精灵带来的芳香花朵及各种功效卓著的药草也给努门诺尔人的生存带来了不小的帮助。
在万般技艺当中,努门诺尔人首要发展的是造船和航海。自从世界被缩小之后,再也没有哪些航海家能与他们相比。他们当中的刚强者在年轻时的豪勇岁月中,要达成的首要功绩和冒险就是征服辽阔的大海。虽然绝大多数的努门诺尔人都怀有对维林诺的渴望,但由于维拉的禁令,他们在向西航行到肉眼可见努门诺尔岛的海域上就不敢继续前进。于是他们将船舵调转,转而开辟东方的新大陆。
在人类的黑暗年代中,努门诺尔的贵族再度踏上了中洲的西边海岸。那时还没有任何人敢拦阻他们,因为那个纪元多数侍奉魔影的人类都已变得衰弱又胆怯。努门诺尔人来到他们当中,教导他们良多。他们带来谷物和酒,指导人类耕作、伐木、采石和安排生计。
于是中洲的人类有了比较好过的日子,西边海岸上以往随处可见的杳无人烟的树林越来越少。人类摆脱了邪物的枷锁,忘却了对黑暗的恐惧,他们尊奉那些高大的海国之王。当那些王者们离去,他们呼之为神,盼其归来。然而彼时的努门诺尔人从不在中洲停留太久,也尚未在那里建立任何属于自己的居住地。他们必须行向东方,但他们的心总是归向西方。[1]
盛世与危机
在“造船王”塔尔-奇尔雅坦当政时,努门诺尔王国已经存续数千年,福乐与荣光都接近达到极点。然而对于死亡的恐惧逐渐攫住了努门诺尔人的内心,他们开始不满于维拉的禁令。起先私下抱怨,而后公之于口。不少努门诺尔人为了永享今生的福乐,渴求起精灵与世界同寿的生命。他们在中洲建立起殖民地,从慷慨良善的给予者变成了凶狠残暴的掠夺者。国王塔尔-阿塔那米尔甚至公开出言违抗维拉,他也没有遵循先王们逝世前就让位于继承人的传统,拒绝在精力不济时把王权交给业已成人的儿子。他的继任者塔尔-安卡理蒙延续了其父的愚行。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努门诺尔王室分成了两派——依旧忠于维拉的忠贞派与拥护国王渎神主张的忠王派。[1]
而当努门诺尔第二十位国王阿尔-阿督那霍尔即位时,他彻底摒弃了以昆雅语作为国王称号的传统,改用阿督耐克语。其名字的含义为“西方主宰”,这在忠贞派眼中是对真正的西方主宰曼威的公然挑战。到了阿尔-基密佐尔时期,忠贞派遭到大量迫害,连阿美尼洛斯王庭中生长的白树宁洛丝都开始凋零。为了断绝忠贞派与精灵的联系,他们被强迫迁居到努门诺尔岛东面的罗门娜居住。因而忠贞派们只能在私下里与西方的精灵往来,而这些精灵被忠王派叫做“维拉的间谍”。[1]
被赶去罗门娜的忠贞派受到了安督尼依亲王的暗中帮助。安督尼依亲王一脉是努门诺尔第四位国王塔尔-埃兰迪尔的旁支,也是御前议会的成员,世代都是国王倚重的顾问。不同于国王及其它忠王派,他们始终保持着与维拉以及精灵的友谊。[1]
第二十三位君主阿尔-基密佐尔娶了一位忠贞派的女士——印齐尔贝丝。她的舅舅是忠贞派领袖、安督尼依亲王埃雅仁都尔。国王夫妇有两个儿子,长子印齐拉顿和母亲一样是忠贞派,幼子基密卡德却是十足十的忠王派。显然,高傲而刚愎的基密卡德因着他坚定的仇视维拉的思想而更受父亲青眼。印齐拉顿继位后,恢复了对白树的供奉和与精灵的友谊,并再次使用昆雅语形式的塔尔-帕蓝提尔(“远见者”)作为称号。但他的悔悟已经太迟,无法平息维拉因其父祖的冒渎而生的愤怒,而且他的国民多数也未忏悔。[2]
倾覆与流亡
第二纪元3255年,塔尔-帕蓝提尔去世。他本该继承王位的女儿弥瑞尔却被他的堂弟,基密卡德的儿子法拉宗强娶为妻。法拉宗夺权篡位,自称阿尔-法拉宗,作为王后的塔尔-弥瑞尔被他称作阿尔-辛拉斐尔。[2]
第二纪元3255年,索隆因自称“中洲之王”而引起法拉宗的不满,他发动大军自乌姆巴尔港登陆中洲,其军容之盛以至索隆主动前来向他投降。于是阿尔-法拉宗将索隆作为俘虏带回了努门诺尔。此事事后被认为极大推动了努门诺尔的覆灭。由于对即将到来的末日的预感,德鲁伊甸人率先离开了努门诺尔,航向中洲。[3]
很快,凭借着伪装与谗言,索隆彻底摆脱了俘虏的地位,成为阿尔-法拉宗的亲信。在这位迈雅的诱使下,阿尔-法拉宗兴建了崇拜黑暗之主米尔寇的庙宇。忠贞派被大肆迫害、囚禁甚至被用来献祭。甚至,连曾经被塔尔-帕蓝提尔预言与努门诺尔命运息息相关的白树宁洛丝也被索隆砍伐用于祭祀米尔寇。当听说索隆有此打算之时,安督尼依亲王阿门迪尔悲痛欲绝。而他的孙子伊熙尔杜在聆听祖父的忧虑后,于夜深之时潜入王城,从将死的宁洛丝上摘下一颗果实。他为此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1]
第二纪元3319年,愈加衰老的阿尔-法拉宗变得愈加惧怕死亡。他在索隆的唆使下带领着他筹备多年的舰队向西方进发,最终到达了维林诺。然而就在阿尔-法拉宗踏上这片土地,宣告这片土地归属于他时,大地震颤了。由于担心维林诺本身受到破坏,而又不被允许伤害或强迫人类,众维拉在这一刻放下了他们对阿尔达的治理权。曼威在塔尼魁提尔高山之上呼唤一如,而一如展示了祂的力量。[4] 阿门洲和托尔埃瑞西亚被从世界中分离出去,世界的形状被彻底改变,由平面变成了圆形。而阿尔-法拉宗和他的部下被崩塌的山峦活埋,囚于“被遗忘者之穴”中。从海水中打开的裂隙吞没了努门诺尔,努门诺尔岛就此沉没。最后一位王后,塔尔-帕蓝提尔的继承人塔尔-弥瑞尔试图登上美尼尔塔玛山顶避难,却在途中被海水淹没。[1]
阿门迪尔之子埃兰迪尔带着少数忠贞派逃出了这次浩劫。阿门迪尔在阿尔-法拉宗出征前就预料到了努门诺尔的结局,他让儿子带着亲信迅速离开,逃往中洲,而他自己却带着三个最信任的仆从前往西方,希望可以同他的祖先“明辉”埃雅仁迪尔一样前往西方乞求维拉的原谅。然而,阿门迪尔离开之后,他的结局便再无人知晓。有一点可以明确:维拉的怒火并未因他的虔诚而消减,渎神而狂妄的努门诺尔人的命运,在一代代人荒悖行径的积累下早已注定。[1]
政治
努门诺尔人实行君主制,国王掌握着国家事务的决定权。然而,国王下辖一个决策机构:国王议会。它由国王的继承人和来自努门诺尔六个地区(佛洛斯塔,安督斯塔,哈尔努斯塔,哈尔洛斯塔,欧尔洛斯塔以及米塔尔玛)的领主组成。 在第二纪元后期,努门诺尔人中分出了两个主要的党派。一个是以精灵之友为核心的忠贞派。他们信奉大能者,与精灵交好,严格遵守维拉下达的不允许努门诺尔人西行的禁令。忠贞派一般以历代安督尼依亲王为首。另一个是忠王派。他们出于对自身财富与荣誉的贪恋,不满于自己有限的生命,渴望长生不老,尽享福乐。他们尊奉国王为首领,嫉羡精灵的永恒生命,公然反抗维拉。后期,他们在索隆的唆使下派出舰队企图攻占维林诺,结果却招致了自身的毁灭。
国王
详见:努门诺尔诸王
努门诺尔自建成伊始就由埃尔洛斯家族世代统治。25位国王与女王统治过努门诺尔全境。尽管努门诺尔人的平均寿命是200岁,王室家族却普遍拥有双倍于普通努门诺尔人的寿命。
在关于努门诺尔王位传承的讨论中,继承规则的变更尤为不可忽略。在成为明文规定的继承法之前,传承自伊甸人的继承习俗给予了埃尔洛斯家族男性成员优于女性的权利(弟弟优先于姐姐,叔叔优先于侄女)。第六代国王阿勒达瑞安修改了王位继承法,将自己的王位传给自己的最年长的孩子,也是他唯一的孩子,塔尔-安卡理梅。 自此,努门诺尔的王位传承男女平等(姐姐优先于弟弟,侄女优先于叔叔)。在努门诺尔的沦亡到来前,共有三位执政女王出现。
努门诺尔王族在悠长的一生中向来习惯晚婚,他们会在儿子长大成人、心智成熟时交付统治管理之权,然后辞世。第一个打破这项传统的是阿塔那米尔。阿塔那米尔活到极长的岁数,在失去一切福乐之后仍苟延残喘,直到昏庸怯懦之时仍拒绝离世,拒绝将王位交给正当盛年的儿子。
在美尼尔塔玛西南和东南的山脊之间,地势沉降形成一个浅浅的山谷。此谷得名木墓谷“诺伊里南”,因为在谷端的岩石山中开凿出了石室,努门诺尔历代国王和女王的陵墓便在其中。
努门诺尔君王的称号在名字前加上昆雅语形式的"塔尔"(Tar)以示“高的”,而在阿尔-阿督那霍尔之后,昆雅语形式改为阿督耐克语形式的“阿尔”(Ar)
- 埃尔洛斯·塔尔-明雅图尔:第一代努门诺尔国王。
- 塔尔-瓦尔达米尔:第二代国王。他并未进行统治,而是直接将王权交予儿子塔尔-阿门迪尔。
- 塔尔-阿勒达瑞安:第六代国王。伟大的水手和中土探险者
- 塔尔-安卡理梅:第七代国王,首位执政女王。
- “霸主”塔尔-阿塔那米尔:第十三代国王。他最先公开反对“维拉的禁令”。
- 塔尔-瓦妮美尔德:第十六代国王,第三位执政女王。她死后,她的丈夫赫茹卡尔莫篡夺了王位。
- 塔尔-安督卡尔:原名赫茹卡尔莫:由于他的王位乃是从其亡妻手中篡夺而来,他被从努门诺尔诸王之中除名。
- 阿尔-阿督那霍尔:昆雅语称塔尔-赫茹门努,第二十代国王。他禁止使用精灵语,并只采用阿督耐克语的名号登基。
- 塔尔-帕蓝提尔:或称阿尔-印齐拉顿:第二十四代国王。他痛悔诸王先前的作为,将自己的阿督耐克语名号改为精灵语名号——塔尔-帕蓝提尔。然而维拉的怒火已经不可抚平,他所做的一切后来也被证明于事无补。
- 阿尔-法拉宗:第二十五代国王,努门诺尔的末代国王。他通过强娶塔尔-帕蓝提尔之女塔尔-弥瑞尔获得了王位。晚年他率领“无敌舰队”攻打维林诺,导致了努门诺尔的沦亡。
安督尼依亲王
熙尔玛莉恩是努门诺尔第四位国王塔尔-埃兰迪尔长女,受制于当时男性优先的王位继承惯例,她无法接替父亲成为努门诺尔统治者。她的幼弟伊瑞蒙接过了父亲的权杖。熙尔玛莉恩嫁给了安督尼依的埃拉坦,他们的儿子维蓝迪尔成为了第一位安督尼依亲王。塔尔-埃兰迪尔不仅给了外孙以此名号,也将巴拉希尔之戒赠送给了他的女儿,以作为安督尼依一脉的传家宝。在努门诺尔的黑暗时期,安督尼依亲王以其与埃尔达的亲厚关系和在精灵之友中的领袖地位而闻名。 [1]
文化
宗教信仰
在米塔尔玛的中央附近,矗立着名为美尼尔塔玛的的高山,意思是"穹苍之柱"。此山是尊荣伊露维塔的圣地,低处绿草如茵,坡度平缓,但愈高愈陡,接近峰顶时无从攀援。不过山上修了一条螺旋爬升的小路,始于山脚南侧,止于山顶北侧的边沿。山顶微凹,近乎平坦,可以容纳庞大的人群。国王每年会三次来到山顶主持盛典——立春的“一如祈尔梅”祝福一年伊始,仲夏的“一如莱塔列”赞美一如·伊露维塔,在秋末的“一如含塔列”感谢祂的恩赐。在这三种场合,国王步行上山,他的子民们身着白衣,头戴花环跟随在后,庄重而肃穆。其余时间人们可自由登上峰顶,独自或结伴均可,但据说那里极其寂静,就连对努门诺尔和该国历史一无所知的陌生人,被送到该处时也不敢高声开言。
只要有人接近美尼尔塔玛的峰顶,就会有三只鹰立刻现身,栖落在靠近西面边缘的三块岩石上,但在三次祈祷的时节,他们并不降落,而是留在空中,在人们头顶盘旋。它们被努门诺尔人尊为曼威的见证人,据信它们是曼威从阿门洲派遣而来,守护圣山和努门诺尔全境。[5]
在黑暗降临努门诺尔之前,此地从未有过庙宇。对一如与维拉的虔敬构成了努门诺尔人宗教信仰的全部。但在阿尔-法拉宗当政时期,索隆在努门诺尔的金色王城阿美尼洛斯中央的山丘上建起了巨大的神庙。神庙基座为圆形,直径500呎,墙厚50呎,高500呎。上方是一个巨大的覆银圆顶,在阳光下闪烁生辉,从极远处就可望见。在神庙中央的祭坛上,索隆献祭了白树宁洛斯和忠贞派,以至于神庙的银色圆顶色泽发黑,光芒暗淡。努门诺尔人的沦亡,就此注定。[1]
航海传统
由于努门诺尔岛国的特殊地理环境,努门诺尔人热衷于航海,并一直是优秀的造船师和水手。在每一艘船只离港之前,船员的女性亲属会赠予航海者归航长青枝——从欧幽莱瑞树上剪下,以祈求风向顺遂,航程平安。第一个打破这项传统的是阿勒达瑞安的妻子,埃仁迪丝。由于厌倦了丈夫频繁的出海冒险行为,她拒绝在其出海时赠予他长青枝。 [5] 据努门诺尔的水手说,长青枝若挂在船头,只要有浪花的滋润就不会枯萎。然而在阿勒达瑞安漫长的航程中,埃仁迪丝赠予他的长青枝出人意料的枯萎了,这也是他们之间婚姻出现裂痕的标志。[6]
日常生活
- 努门诺尔人热爱艺术和工艺,善于制作精美的武器和装备。然而他们鲜少参与战争,因此在这座岛上最主要的工业便是打造船只。
- 努门诺尔人在农业方面也非常在行,他们在米塔尔玛的开阔平原饲养马匹。鱼是努门诺尔的主要食物来源。
- 努门诺尔人热爱航海,他们向四面航行,除了被维拉禁止的海域。在王朝前期,他们来到中洲,教授中洲的人类以各种制作工艺。他们的巧思和巧艺是中洲子民无法相比的。
- 努门诺尔人无论男女都喜好骑马,并待它们以尊重。
- 努门诺尔主要的竞技和娱乐包括徒步、骑马和射箭,强壮的男人爱好游泳、潜水和赛艇。
性格特征
灰精灵语中,努门诺尔人被称为杜内丹人。他们身量高大,超过最高大的人类子孙。他们眼中的光彩恰似明亮的星辰。在魔影降临之前,他们十分长寿,也没有任何病痛。因此他们变得睿智又光荣,在各方面都比人类其余各族更像首生儿女,但他们并未因此逃过伊露维塔定给所有人类的死亡命运,他们仍是会死的凡人。
尽管努门诺尔人有较长的寿命,但其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因为他们虽然有儿有女,儿女比先辈更美,但孩子的数目却很少。 [1]
名词解释
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中,努门诺尔人被称作Adûnâim[7]
努门诺尔人也被称作“高等人类”High Men、海国之王Sea-kings, Men of the Sea and Lords of the Sea[8]
引用与注释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精灵宝钻,努门诺尔沦亡史。
- ↑ 2.0 2.1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三章,埃尔洛斯一脉:努门诺尔诸王。
- ↑ 未完的传说,第四辑-第一章,德鲁伊甸人。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Morgoth's Ring,Part Four: Athrabeth Finrod ah Andreth。
- ↑ 5.0 5.1 5.2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一章,努门诺尔岛国概况。
- ↑ 未完的传说,第二辑-第二章,阿勒达瑞安与埃仁迪丝。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IX-Sauron Defeated,Part Three: The Drowning of Anadûnê, I. The third version of The Fall of Númenor。
- ↑ The History of Middle-earth Volume XII-The Peoples of Middle-earth,Part One: The Prologue and Appendices to the Lord of the Rings, V. The History of the Akallabê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