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丝·托尔金
伊迪丝·玛丽·托尔金(Edith Mary Tolkien),原名伊迪丝·布拉特,是著名奇幻小说家J.R.R. 托尔金的妻子。她生于1889年1月21日,卒于1971年11月29日,享年82岁。伊迪丝被普遍认为是托尔金的作品中露西恩·缇努维尔这一角色的原型。
生平
早年生活
1889年1月21日,伊迪丝·布拉特出生于英国的伍尔弗汉普顿市,她是当地鞋匠的女儿弗朗西斯·布拉特的私生女。伊迪丝的生父不为外人所知,在她的出生证上也没有写明:不过据说,弗朗西斯·布拉特的手中留有一张伊迪丝父亲的照片,伊迪丝自己也知道父亲的名字。然而,出于对私生女身份的羞愧,伊迪丝从未将这个名字告诉过自己的孩子。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确认,伊迪丝·布拉特的生父是伯明翰市的票据交易商阿尔弗雷德·弗雷德里克·沃里罗,他曾雇佣弗朗西斯·布拉特作为自己女儿的家庭教师。当阿尔弗雷德·沃里罗在1891年逝世时,他在遗嘱中指定伊迪丝为自己唯一的遗嘱执行人。
伊迪丝·布拉特的童年生活是在伯明翰郊区的汉兹沃兹度过的,她的私生女身份经常成为邻里间议论的话题。伊迪丝十四岁的那一年(1903年),她的母亲逝世,她自己则被送到伊夫舍姆镇的德累斯顿豪斯寄宿学校:这所学校由一对姓沃茨的姐妹经营,两人曾经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市学过音乐。虽然这所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但伊迪丝对学校生活的回忆总体上还是美好的。就是在这段时期,她开始培养起自己在钢琴方面的热爱和才能。
从学校毕业之后,伊迪丝被认为有望成为一名钢琴家,或者至少也能做一名钢琴教师。当她尚未决定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时,她的监护人,律师斯蒂芬·盖特利,替她在伯明翰市的公爵夫人路37号找到了一处寄宿公寓:一幢“阴郁的、爬着蔓藤的房屋,挂着脏兮兮的蕾丝窗帘”。公寓的主人是福克纳夫人,她是一位活跃的罗马天主教徒;她的丈夫,路易斯·福克纳,则是一位酒商。
多年以后,当伊迪丝回忆起自己在公爵夫人路37号的这段生活时,她将其描述为“非常受限”。福克纳夫人管得很宽:每当伊迪丝开始练习钢琴时,福克纳夫人都会走进房间、让她停下;有一次,伊迪丝要去皇家剧院看戏,福克纳夫人竟然让她一定要带上一本书,“在幕间的时候阅读,以免被陌生人搭讪”。
恋爱与婚姻
1908年初,伊迪丝第一次遇见了J.R.R. 托尔金,当时托尔金和弟弟希拉里·托尔金也搬进了公爵夫人路37号的公寓。这一年,伊迪丝19岁,托尔金16岁。汉弗莱·卡彭特(托尔金官方传记的作者)如此记述两个人的交往:
“ | 伊迪丝与罗纳德(即J.R.R. 托尔金)经常去伯明翰的茶室,特别是有一个能让人俯瞰人行道的阳台的那家。他们在那里坐着,向行人的帽子上扔方糖块,糖碗空了后就移到下一个桌子…… 对于有他们这样性格和身世的两人,爱情注定要开花。两人都是缺乏关爱的孤儿,但却能给予对方温暖。1909年的夏天,他们确信自己陷入了爱河。 | ” |
然而,在1909年的年末,托尔金的监护人,弗朗西斯·泽维尔·摩根神父得知了这段恋情。神父认为恋爱会影响托尔金的学业,而且他也不满伊迪丝作为英国国教徒的身份:因此,他禁止托尔金在二十一岁(法定成人年龄)之前,再和伊迪丝有任何联系。J.R.R. 托尔金确实严格地遵守了这条禁令:但是,二十一岁生日刚过,他就立刻给伊迪丝(此时已经搬去了切尔滕纳姆市)寄去了一封求爱和求婚信。对于这封求婚信,伊迪丝答复道:自己已经和其他人订了婚,但这是因为她以为托尔金早已忘了自己。得到回信后,托尔金匆匆赶到了切尔滕纳姆,伊迪丝和他在火车站重聚。当天,伊迪丝就归还了先前的订婚戒指,并且宣布了自己与托尔金的新婚约。
在和托尔金订婚之后,伊迪丝皈依了托尔金信奉的罗马天主教:这大大激怒了她的新教徒房东,伊迪丝立刻就被扫地出门了。1916年3月22日,两人在沃里克市的圣贞女玛丽罗马天主教堂正式成婚,随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蜜月旅行:旅行地点是北萨默塞特郡的克利夫登镇,以及切达峡谷。
当两个人成婚时,第一次世界已经爆发将近两年了。婚后不久,托尔金就进入位于奥特利镇的英国陆军信号学校学习,伊迪丝则随之搬进了临近军营的、位于大海伍德村的一座小屋,她在这里从1916年4月住到1917年2月。由于两人结婚时正值大斋节,所以他们当时并没有按照天主教的习俗举办婚配弥撒;而在大海伍德村的施洗者圣约翰罗马天主教堂,两人补办了这一仪式。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6年6月2日,托尔金收到了开赴福克斯通、准备前往法国的命令。出发前的那天晚上,托尔金夫妇是在伯明翰的犁耙酒店度过的。关于这次离别,托尔金后来写道:
“ | 下级军官被杀光了,每分钟都有十几人横死。在那时离开我的妻子……像是一场死亡。 | ” |
托尔金的服役期对伊迪丝而言极为煎熬,每一次有人敲门时,她都害怕是带来了丈夫的死讯。为了避开英国陆军的信件审查,夫妇两人约定了一种密码,用于托尔金的家信:通过解码,伊迪丝就能够在前线的地图上了解到丈夫的动向。
1916年11月18日,托尔金因负伤而回到英国;1917年11月6日,两人的长子约翰·弗朗西斯·瑞尔·托尔金出生。那段时期,托尔金被派驻在赫尔河畔金斯顿城。有一天,当托尔金夫妇在城市附近鲁斯村的森林里散步时,伊迪丝在一片开满了野芹花的林中空地上为托尔金跳了一支舞。这件事情为托尔金创作“贝伦与露西恩”的故事提供了灵感:贝伦初次遇见露西恩时,后者便是在森林中翩然起舞。多年以后,在伊迪丝逝世之后,托尔金曾回忆道:
“ | 我从不曾叫过伊迪丝为露西恩,但她就是那个后来成为《精灵宝钻》首要部分的故事的源头。……在那段日子里,她秀发乌黑、肌肤光滑,眼睛比你所见过的还要明亮,她能歌——而且善舞。但故事脱离了正轨,我被抛下了,而我无法去铁面无情的曼督斯面前恳求。 | ” |
教授之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托尔金先是在利兹大学任教,后来又就职于牛津大学,伊迪丝自然也跟着他搬到这些城市居住。可是,因为伊迪丝本人并非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所以她和托尔金的大学同事们很难融洽相处,这使得她的生活日益孤单,平素只和孩子和仆人们接触。渐渐地,这种孤独变成了专权和好妒,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伊迪丝对托尔金的密友C.S. 刘易斯颇感怨恨,觉得他是闯入自己家庭的“入侵者”。
汉弗莱·卡彭特写道:
“ | 另一个问题则是伊迪丝对天主教的态度。在成婚之前,托尔金曾劝说伊迪丝离开英国国教、皈依罗马天主教,那时她对此就有些抵触。后来的年月里,她几乎放弃了做弥撒。当两人的婚姻步入第二个十年时,她对天主教的反感越来越强;到了1925年一家人搬回牛津时,她已经开始反对罗纳德带孩子们去教堂。这种反感情绪一部分要归咎于,罗纳德坚持要求家人经常去做忏悔,其态度不仅是强硬,甚至到了古板的地步;而伊迪丝却一直讨厌对牧师忏悔罪过。在这个问题上,托尔金并没有和伊迪丝进行过理智的讨论,至少不像他和C.S. 刘易斯的讨论那样清晰理智:在伊迪丝看来,他展现出的只是一种无法理喻的宗教狂热。 去教堂这一问题令伊迪丝积怨已久,她时而会因此大发脾气;不过在1940年的一次争吵之后,两个人终于真正达成了和解:在争吵中,伊迪丝向托尔金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表示自己会重新开始参加宗教活动。尽管后来,伊迪丝依然不经常去教堂,但至少终其余生,她都没有再表现出对天主教的厌憎;事实上,她甚至乐于参与教堂事务。因此,即使是在身为天主教徒的朋友们看来,她也算得上是活跃的教徒了。 |
” |
晚年生活
根据汉弗莱·卡彭特的记述:
“ | 和托尔金与伊迪丝结识多年的好友们从未怀疑过夫妇之间深厚的感情。这既体现在日常小事中,例如两个人关心彼此的身体健康,几乎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又如他们总是用心地挑选和包装给对方的生日礼物;也体现在大的方面,例如托尔金将退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陪伴伊迪丝在伯恩茅斯镇安度晚年,又如伊迪丝对托尔金身为作家而获得的名望无比自豪。对他们而言,幸福最主要的源泉是对家庭的爱:正是这种爱将他们结合在一起、直到人生的尽头,它也许是维系两个人婚姻的最强大的力量。托尔金夫妇热衷于议论自己的孩子们(后来则是孙辈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 ” |
在1992年举办的一场讲座上,乔治·索亚如此回忆自己和托尔金夫妇在五六十年代时的友谊:
“ | 如果我在下午适当的时间造访托尔金一家,托尔金就会带我去楼下的客厅喝茶,那是伊迪丝·托尔金常待的房间。这里的氛围和托尔金的房间截然不同,几乎没有各类文献和书籍。她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聊天,聊天的内容完全和文学无关,而往往是孩子们(尤其是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的生活、孙辈们的生活、罗纳德喜欢打理的那个花园、工党的种种恶行、食品价格的上涨、牛津的商店越来越差劲、某种商品越来越难买到,诸如此类。……有些谈话则是关于音乐的。有一次,伊迪丝在一台简陋的老式留声机上给我们放了一张她刚买的唱片。她的丈夫对这种家庭生活颇感惬意愉快:这毕竟是他的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热爱居家生活,托尔金就不可能写出《霍比特人》,不可能创造出弗罗多和山姆怀斯·甘姆吉这样两位使《魔戒》更接地气的角色,更不可能将传奇故事和平凡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 ” |
1959年,托尔金从牛津大学退休。他和伊迪丝随后搬到了伯恩茅斯,一个服务于英国中上阶层的海滨度假胜地。作为畅销书作家,托尔金自然轻易地跻身当地的上流社会,但他从未适应这种生活,一直怀念着自己的大学同事。与之相反,伊迪丝则乐于扮演社交圈女主人的角色:实际上,托尔金选择伯恩茅斯的原因正是为了取悦她。她的孙子西蒙·托尔金写道,伊迪丝经常在当地的美丽华大酒店打发时间。
逝世
1971年11月29日,伊迪丝·托尔金与世长辞,享年82岁,她被葬在牛津的伍尔弗科特公墓。在她的墓碑上,托尔金刻下了“露西恩”的名字。二十一个月后的1973年9月2日,托尔金逝世,享年81岁。他与伊迪丝合葬,名字旁边刻着“贝伦”。
子嗣
伊迪丝和托尔金一共生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他们分别是:长子约翰·弗朗西斯·瑞尔·托尔金(1917年11月16日~2003年1月22日)、次子迈克尔·希拉里·瑞尔·托尔金(1920年10月22日~1984年2月27日)、三子克里斯托弗·约翰·瑞尔·托尔金(1924年11月21日~2020年1月16日)和小女儿普里西拉·安妮·瑞尔·托尔金(1929年6月18日至今)。
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