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的变迁-第七章
| 这篇文章刚刚完成,还需要进一步校对和完善。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需要校对的词条列表。编辑者签名:熬夜编程的蛋花汤。 古英语版年表求救! |
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1](The Earliest Annals of Beleriand),是《中洲历史》第四卷《中洲的变迁》中的第七章节。[2]
章节详情
本章共由三篇J.R.R.托尔金的手稿和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相应的两篇评述组成,包括:两版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1]和附录里的古英语版《贝烈瑞安德编年史》[1]。其中,只有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版本Ⅰ[1]是一份完成稿。在前言中,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大为赞扬了父亲这份手稿书写清晰且流畅。然而,后两篇文稿则略显仓促和潦草,且均在创作过程中戛然而止,并再未续写。
第一篇 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版本Ⅰ
第一篇被称作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版本Ⅰ[1]。正文开始于:魔苟斯窃得精灵宝钻,回到安格班要塞;费艾诺一系偕同他们第三家族的朋友前往北方追击魔苟斯,焚烧了泰勒瑞族的船只;星下之战,费艾诺死于勾斯魔格之手,迈兹洛斯被俘,剩余人马在米斯林湖畔安营扎寨。结束于:西方诸神对魔苟斯发动的愤怒之战,埃雅仁迪尔击败恶龙安卡拉刚;桑戈洛锥姆倒塌,贝烈瑞安德大陆分崩离析,精灵启程返回维林诺;迈兹洛斯与玛格洛尔在从曼威之子Fionwë处偷窃精灵宝钻时死亡,第一纪元就此落下帷幕。这份年表全长250年,大体上同最后出版的故事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进程,但在细节上则大相径庭。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猜测,这份年表大约是在创作本书第三章《诺多史》时,为了巩固历史架构的内在联系并统一年份而创作的,但它在《诺多史》的基础上又有了些许展开。他也在文后附上了对此篇文稿详细的评述。
第二篇 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版本Ⅱ
第二篇被称作最早的《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版本Ⅱ[1]。这份手稿与版本Ⅰ在第51年条目前都大同小异,但在第51年及之后则近乎是一份新作。J.R.R.托尔金扩写了“荣耀之战”达戈·阿格拉瑞布、刚多林的建立以及安格班合围时期诺多众王子在贝烈瑞安德大地上的领地划分,有许多描述甚至保留在了最后出版的《精灵宝钻》中。同时,他也更加详细地叙述了安格班合围时期诸多美好、繁荣的景象和伊露维塔儿女们的英勇事迹:海港城镇的建立、人类的到来、矮人的商路以及芬巩击退格劳龙的故事,以致安格班合围足足比前一版延长了100年。可惜,这份手稿在第220年——费艾诺众子与邪恶人类结盟而后患无穷处——戛然而止,且再未续写。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后文附上了对此篇文稿详细的评述。
第三篇 古英语版《贝烈瑞安德编年史》
第三篇,也是此章节的附录,被称作古英语版《贝烈瑞安德编年史》[1]。这份手稿未收录于《艾尔夫威奈之书》[1]之中,是艾尔夫威奈在托尔埃瑞西亚岛上,用他的母语——古英语创作的唯一一份片段稿。同时,它也是已知《贝烈瑞安德编年史》[1]的最后一个版本。在内容上,这份年表与前两篇保持着高度一致,且有着两份年表共同的特征。据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猜测,其父J.R.R.托尔金大约是在创作第一份年表后、修改第二份年表的时间前创作了这份古英语版。只可惜,这份手稿也是一份未完之作。
扩展阅读
引用和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