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宝钻(1).jpg
精灵宝钻
The Silmarillion
作者 J.R.R.托尔金
国家 英国
主题 奇幻
出版社 George Allen & Unwin
出版日期 1977年9月15日
页数 386pp

精灵宝钻》(The Silmarillion),由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收集其父J.R.R.托尔金生前遗稿编辑出版。这是托尔金耗时近60年写就的心血之作。本书讲述了《霍比特人》《魔戒》之前的纪元所发生的事,是“中洲”系列的作品之一。

文本的发展

托尔金逝世前

直到1973年托尔金去世时本作仍未被完成,1977年经由其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整理才出版了《精灵宝钻》。故事最早期的草稿建于1925年,那时托尔金完成了“神话的梗概”,其中的人物、主题的概念更是可以追溯到1917年:托尔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了英军,驻扎在法国,但不幸患上战壕热,随后被安置在一所野战医院里。在此期间他汇集了《失落的传说之书》,这是一本解释了英国历史和文化起源的神话集。

战争结束后,托尔金欲将这些故事出版,但是很多出版社都将他拒之门外,因为他的故事风格不像童话,更像是给成人阅读的故事。他又尝试改变风格,在1937年出版了《霍比特人》,没想到大获成功,于是他鼓起勇气给他的出版商提交了尚未完成但内容更丰富的《精灵宝钻》。但是《精灵宝钻》的故事还是太复杂。他的出版商乔治·艾伦与昂温出版社请求托尔金为《霍比特人》写续集,是为《魔戒》,并在后来成为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但是托尔金从未摒弃过《精灵宝钻》的故事,撰写《精灵宝钻》一事在他看来至关重要,他愿耗尽毕生的精力将这个恢弘的乐章展现在世人眼前。几十年里,托尔金一直在编写他的故事,整理他的想法,直到1973年逝世前也未停止校正。

托尔金逝世后

托尔金死后的几年,编辑、整理他草稿的责任落到了他儿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的肩头,他将许多匆匆写就的残文断章甄选编排成为一个连贯的故事,一致按年代编写列表。但从书中的《图林·图伦拔》开始,编辑变得尤为困难,这部分几乎被托尔金给省略掉了。于是他与后来著名的奇幻作家盖伊·凯将这个故事从头写起……终于,1977年,也就是托尔金去世后的第四年,一本配着家谱、地图、索引和精灵语单词表的《精灵宝钻》问世了。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广泛地辨明了他进行编译出版工作时遇到的困难,托尔金的读者们甚至为此争论不休,有些人认为克里斯托弗很难按照他父亲死时的意愿编写故事:一些关键的文本不再是托尔金家族的财产,而且由于他父亲的读者和出版商要求尽可能快地出版,在压力之下他只好匆忙阅读大量的材料。他曾表示如果他有时间看完所有的材料,那么今天的精灵宝钻可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样子。克里斯托弗也在之后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出版的《中洲历史》中揭示了许多不同的想法和此前没有出版的版本,其内容非常丰富,读者能看到许多与前作不相符的新版本,这自然引起了很多读者的不满。很多人认为这个版本的《精灵宝钻》更像是儿子的产物,尽管如此,克里斯托弗却说过:“《精灵宝钻》除了后几章,几乎都是我父亲自己的故事。”

内容

概述

精灵宝钻是一部流亡精灵对抗大敌的战争史,大战全部发生在世界(中洲)的西北部,其中卷入了若干个讲述胜利与悲剧的故事,但大战以山崩地裂的大灾难告终,漫长的第一纪元的世界——远古世界也随之消逝。
—— 托尔金给出版商米尔顿·沃德曼的信(1951)

扉页

《精灵宝钻》扉页上的滕格瓦文字意思如下:故事讲述了第一纪元,黑暗魔君魔苟斯仍盘踞在中洲,高等精灵为夺回三颗精灵宝钻而讨伐他,附加了努门诺尔沦亡史和魔戒与第三纪元的历史,这些故事在此告终。

目录

《精灵宝钻》全书被划分为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

  1. 天地之初,万物之始
  2. 奥力与雅凡娜
  3. 精灵的出现与囚禁米尔寇
  4. 辛葛与美丽安
  5. 埃尔达玛与埃尔达王族
  6. 费艾诺,与米尔寇的获释
  7. 精灵宝钻与诺多族的动乱
  8. 维林诺黑暗降临
  9. 诺多族的出奔
  10. 辛达族精灵
  11. 日月的出现与维林诺的隐藏
  12. 人类
  13. 诺多族回到中洲
  14. 贝烈瑞安德及其诸国
  15. 诺多族在贝烈瑞安德
  16. 迈格林
  17. 人类来到西边
  18. 贝烈瑞安德的覆毁与芬国昐的陨落
  19. 贝伦与露西恩
  20. 第五战役——尼尔耐斯·阿诺迪亚德
  21. 图林·图伦拔
  22. 多瑞亚斯的覆灭
  23. 图奥与刚多林的陷落
  24. 埃雅仁迪尔的远航与愤怒之战

这五大部分作者称是从精灵语翻译成英文的,也因此被一些读者联想到《圣经》的三卷。

这些部分最初是分开的写作,但J.R.R.托尔金明确表示希望它们被一起出版。他还未重写完毕这些不同的传记就去世了,克里斯托弗只得提取了父亲更旧的作品去填满这本书。

《精灵宝钻》题材大多取自北欧神话,包括芬兰的《卡勒瓦拉》、冰岛英雄传奇,以及凯尔特神话。例如,整个架空宇宙的创世主的名字,一如·伊露维塔(众生万物之父)清楚地取材自挪威神话;爱努的大乐章的庄严古体样式取材自旧约圣经;而努门诺尔王国的海岛文明故事取材自亚特兰蒂斯(Atlantis)传说—— 托尔金给这块陆地的名字当中一个是亚特兰提(Atalantë),虽然这是由精灵语派生的。

《精灵宝钻》前言

《精灵宝钻》在作者过世四年后的今天,终于得以出版。它讲述的是有关远古时代的故事,那段时期亦可称为世界的第一纪元。《魔戒》讲述的是第三纪元末那些轰轰烈烈的事迹,《精灵宝钻》中的传奇故事则是源自久远得多的过去,彼时首代黑暗魔君魔苟斯仍盘踞在中洲,高等精灵为夺回三颗精灵宝钻而讨伐他。


然而《精灵宝钻》不但记述了年代远远早于《魔戒》的事件,而从这一切概念精要来看,都是一部远远早于魔戒的作品。事实上,它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存在,不过那时它还不叫《精灵宝钻》。他的神话体系的核心故事,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1917年,大都是在破旧的笔记本上用铅笔匆匆写就。但它从未发表(尽管内容可以从《魔戒》中窥见一斑)而我的父亲在漫长的一生中从未放弃它,即便到了晚年也始终没有停笔。一直以来,《精灵宝钻》仅仅被当做一个庞大故事的架构,经历重大改动相对较少,它很久事前就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传统,成为日后作品的背景。但事实上,它的正文却远远未曾定稿,即便是有关它所描绘的世界的本质,有些关键的概念也并非一成不变。而同样的传奇故事,会以或长或短的形式和迥异的风格来重复讲述。天长日久,这种种改动与变体版本无论是宏观综览还是幽微细处,都变得盘根错节,无处不在,层层叠叠,以至于不大可能整理出一份最终定稿。除此之外,这些古老的传奇故事(此处“古老”不只是指它们源自遥远二代第一纪元,也就是我父亲的人生而言),变成了媒介与宝库,传达并储存着他最深奥的思辨考量。在晚年的作品中,他专注于神学与哲学,神话与诗歌都潜沉其后,因而造成了无法相容的风格基调。
我父亲过世后,设法把作品整理出版的责任落到了我肩头。我清楚地认识到,企图将这些五花八门的材料塞进一本书出版,原样展示《精灵宝钻》那持续演变、历时超过半个世纪的创作结果,其实只会使读者越看越迷惑,还会淹没整个故事的精髓。因此,我决定先甄选编排出一份在我看来最连贯、内容最自洽的文本。本书末尾几章(从“图林·图伦拔”开始)的编辑尤其困难,因为那些故事多年不曾更动,在某些方面与书中其余部分那些更成熟的概念格格不入。
无论是在《精灵宝钻》一书本身当中,还是在《精灵宝钻》与我父亲发表的其他作品之间,读者都不必去追求完全的一致。这种一致即使能勉强达成,代价也是高昂且无所谓的。此外,我父亲将《精灵宝钻》视为一套故事合集,它是摘要性的叙述。采自年深日久流传下来的多姿多彩的素材(包括诗歌、编年体和口头传说)。他这一概念也在本书的真实写作史中得以反映,因为他确实以大量的早期散文与诗歌为基础,而且很大程度上确实是摘要,不只是理论上如此。这或许要归功于不同的部分当中叙述的步调有所差异,细节的完整程度也有所区别;例如,在图林·图伦拔的传奇当中对地点与动机的描述精细详尽,相比之下,有关第一纪元末桑戈洛锥姆崩塌,魔苟斯被推翻的记载却庄重又简略。此外,语气和刻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又有一些晦涩不明之处,以及偶尔还能见到不一致的内容。再举一例,在《维拉本纪》里,我们就必须接受这样的假设:尽管它所包含的内容有相当一部分必定能追溯到埃尔达还生活在维林诺的远古时代,但他后来得到了修改,这样才能解释本篇的时态与视角何以不断改变,导致那些神灵时而存于当下,活跃于世间,时而又遥不可及,成了只存在于回忆中逝去的族类。
虽然本书必须取名为《精灵宝钻》,但书中涵盖的额外内容并不只是“精灵宝钻征战史”(或《精灵宝钻》的相关内容),还有另外四个短篇故事。开篇的“创世录”与“维拉本纪”,确实与精灵宝钻密切相关,但列在最后的“努门诺尔沦亡史”与“魔戒第三纪元”,(必须强调)是与精灵宝钻完全分开,自成一体的。这两篇故事之所以收入书中,是遵照了我父亲的明确意愿;有了这两篇故事,整部历史才得以从开天辟地的“创世录”讲到第三纪元的结束,那时诸位持戒人从米斯泷德的海港起航离去。
本书里名称出现的数量极多,因此我附上了一份完整的索引。不过在第一纪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物(精灵和人类)要少的多,我们把他们全部列入了家谱表。此外,我提供了一份图标,展示不同精灵部族颇为复杂的命名。我还附上了精灵语名称的发音方法,以及构成这些名称的一些主要的词根要素。此外还有一张地图。读者需要注意的是,这张地图东边那道庞大的山脉称为埃瑞德路因或埃瑞德林顿,即“蓝色山脉”,它在魔戒地图上出现在最西边。另外,书中另附有一张小地图,为的是帮助读者明辨诺多族精灵返回中洲后各个精灵王国的地理位置。为了不使本书过于臃肿,我没有加上别的注释或评注。其实,有关这三个纪元,我父亲写下但未出版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故事叙述,也有语言学资料、历史学资料与哲学思想,我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出版其中的一部分。
整理出版书的过程充满疑难,盖伊·凯于1974-1975年与我一同工作,给予了我极大的协助。
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媒体推荐

这本一个人写作超过半世纪的作品,竟成为一群人的创作源头,这是怎么办到的?
—— 《卫报》


原本抱着创作英文神话的雄心,最后却成了伟大的真神话!
—— 《金融时报》


一部非凡绝美的创作……在其最佳时刻展现壮丽风华。
—— 《华盛顿邮报》


一本严酷、悲伤、细密构思而又美丽不已的书,充满着英雄主义与希望。
—— 《多伦多环球邮报》


名字与词源

Silmarillion昆雅语当中 Silmaril精灵宝钻)的复数所有格,意思是 of the Silmarils(有关精灵宝钻的),可以理解一种简称,其全称是 Quenta Silmarillion,意为 tales of the Silmarils(精灵宝钻的故事)。

引用与注释

本词条部分内容来自 WikipediaThe Silmarillion 词条。本维基基于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License 分享其内容。